电脑的显示器的调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67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脑显示器的调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调整装置包括:一选择器,根据二个控制信号,产生逻辑信号;一与选择器连接的电阻器组,一交直流变换器,其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器组及一显示器;选择器包括至少二个触发器;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亮度设定值,产生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b.根据控制信号,使选择器产生一逻辑信号;c.根据逻辑信号,由电阻器提供一电阻予交直流变换器;d.交直流变换器对显示器做调整控制。(*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脑显示器,特别是一种电脑显示器的调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一般具有液晶显示器的个人电脑或笔记型电脑,由于显示器是与主机结合为一体,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对整体外观设计多有所限制。例如,面板面积有限,不象平台式个人电脑可设置足够数量的调整钮,用以分别调整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省调整钮的显示器调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显示器的控制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措施本专利技术的电脑显示器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选择器,其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和一第二控制信号,产生一逻辑信号输出;一与选择器连接的电阻器组,根据所述逻辑信号输出可变动地提供一输入电阻;一交直流变换器,其输入端与电阻器组连接,其输出端与显示器连接,根据电阻器组的输入电阻对显示器做调整控制。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器包括串接成一回路的至少二个触发器。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二个与所述触发器相连接的开关,每一开关的开关状态由触发器中之一的输出端所控制。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器组包括相并联的至少二个电阻器,每一电阻器耦接于所述交直流变换器与所述开关中相对应之一者之间。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分别经由一通用输入/输出界面的二接脚传输到所述选择器。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经由一延迟电路后输送到所述选择器。本专利技术的电脑显示器调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根据一亮度设定值,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与一第二控制信号;(b)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使一选择器产生一逻辑信号;(c)根据所述逻辑信号,由一电阻器可变动地提供一输入电阻予所述交直流变换器;(d)根据输入电阻,所述交直流变换器对显示器做调整控制。所述的显示器调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分别经由一通用输入/输出介面之二接脚进行传输。所述的显示器调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控制包括对所述显示器的亮度与对比度中至少一者的调整。所述的显示器调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设定值储存于电脑的CMOS元件内。所述的显示器调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一使用者介面更动所述亮度设定值。结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方法详细说明如下附图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显示器调整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图2本专利技术显示器调整装置的控制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电脑显示器调整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器调整装置包括一选择器10,其设有一第一控制信号IN1和一第二控制信号IN2输入端,可变动地提供不同输入阻值予一交直流变换器15。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对亮度或对比度中一者的调整,为方便说明起见,下文仅以亮度调整为例,同理,对于对比度的调整控制亦可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选择器10包括至少二个触发器,这些触发器串接成一封闭回路(close loop)。图1中,仅举四个触发器11-14为例进行说明,每一触发器11-14具有一数据输入端D、一数据输出端Q、一时脉信号输入端CLK、一预设端PR、以及一清除端CL等等。如图1所示,触发器11具有数据输入端D1、数据输出端Q1、时脉输入端CLK1、预设端PR1以及清除端CL1;触发器12具有数据输入端D2、数据输出端Q2、时脉输入端CLK2、预设端PR2以及清除端CL2;触发器13具有数据输入端D3、数据输出端Q3、时脉输入端CLK3、预设端PR3以及清除端CL3;而触发器14具有数据输入端D4、数据输出端Q4、时脉输入端CLK4、预设端PR4以及清除端CL4。触发器11-14是互以串联方式连接呈回路,亦即是以触发器11的数据输出端Q1连接至触发器12的数据输入端D2,以触发器12的数据输出端Q2连接至触发器13的数据输入端D3,以触发器13的数据输出端Q3连接至触发器14的数据输入端D4,以及触发器14的数据输出端Q4连接至触发器11的数据输入端D1。此外,第一控制信号IN1同时加至触发器11-14的时脉输入端CLK1-CLK4。一电源供应电压VDD连接至触发器11的清除端CL1,以及触发器12-14的预设端PR2-PR4。第二控制信号IN2经过电阻器R5和电容器C1延迟后,连接至触发器11的预设端PR1以及触发器12-14的清除端CL2-CL4。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调整装置,是以选择器10对一电阻器组17做选择,可变动地提供输入电阻值给交直流变换器15。例如,电阻器组17可包括耦接于交直流变换器15与接地电位GND间、互为并联的数个电阻器,此等电阻器具有不同的电阻值。若触发器数为四,则电阻器亦为四个,图1即是以四个电阻器R1-R4为例,而电阻器R1、R2、R3、R4均具有不同的电阻值。另外,在每一电阻器R1、R2、R3或R4的并联路经上,分别设置一晶体管开关M1、M2、M3、M4,而以触发器11-14的数据输出端Q1-Q4分别连接晶体管开关M1-M4的栅极,藉以控制所对应晶体管开关M1-M4的开闭状态。此外,电阻器R6和R7串接于电源供应电压VDD与接地电位GND之间,做为交直流变换器15输入端18处直流偏压之用。以下将详述图1的显示调整装置的操作状态。当电脑电源开启(power-on)后,电源电压VDD上升至5V或3.3V的电压准位,而第一控制信号IN1与第二控制信号IN2均预设为逻辑高电位。当需调整亮度时,第二控制信号IN2产生由高准位至低准位之一脉冲,因该电压加至触发器11的预设端PR1以及触发器12-14的清除端CL2-CL4,即将触发器11的数据输出端Q1预设为逻辑高电位,而将触发器12-14的数据输出端Q2-Q4均清除为逻辑低准位,即为呈(Q1,Q2,Q3,Q4)=(1,0,0,0)的逻辑状态。而后,第二控制信号IN2上升至逻辑高电位,将(Q1,Q2,Q3,Q4)=(1,0,0,0)的状态锁定(1atched)。而触发器11的数据输出端Q1所输出的逻辑高电位,传输到晶体管开关M1的栅极,将晶体管开关M1开启导通,触发器12-14的数据输出端Q2-Q4输出的逻辑低准位,分别传输到晶体管开关M2-M4的栅极,将晶体管开关M2-M4关断。于是,电阻器组17仅以电阻器R1连接至交直流变换器15。若触发器11-14为下降边缘(falling-edge)状态,当需更动亮度时,可仅使第一控制信号IN1产生一由高准位至低准位的脉冲(pulse)。此时,触发器11-14如同一位移暂存器(shiftregister),将触发器11的数据输出端Q1的逻辑高准位右移至触发器12的数据输出端Q2处,亦即呈(Q1,Q2,Q3,Q4)=(0,1,0,0)的逻辑状态。据此,触发器12的数据输出端Q2的逻辑高准位,会将晶体管开关M2开启导通,触发器11、13、14的数据输出端Q1、Q3、Q4的逻辑低准位,会将晶体管开关M1、M3、M4关断。于是,电阻器组17则以电阻器R2连接至交直流变换器15。同理,若电阻器组17欲从电阻器R3连接至交直流变换器15,则可使第一控制信号IN1产生两个由高准位至低准位的脉冲;若电阻器组17欲以电阻器R4连接至交直流变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显示器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选择器,其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和一第二控制信号,产生一逻辑信号输出;一与选择器连接的电阻器组,根据所述逻辑信号输出中变动地提供一输入电阻;一交直流变换器,其输入端与电阻器组连接,其输出 端与显示器连接,根据电阻器组的输入电阻对显示器做调整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