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大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64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6
本申请涉及一种摩托车大灯总成,涉及照明设备,用于解决摩托车灯角度难以调节的问题,其包括灯壳、灯泡,所述灯泡通过灯载板安装于灯壳内,所述灯载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套接柱,所述套接柱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灯壳相固定,且在灯载板与灯壳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灯载板转动的定位调节机构。本申请将灯载板与灯壳通过连接柱进行连接后,使得灯载板能够在灯壳内通过定位调节机构进行转动,进而使灯载板具备能够调整灯光照射角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大灯总成
本申请涉及照明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大灯总成。
技术介绍
为提高夜间行驶的安全性,电动车、摩托车以及汽车前方都会安装灯具,用以在夜间对路面进行照明。其中,安装在车辆头部,且由灯壳、雾灯、转向灯、大灯、线路等部件集中在一起组成的整个行车照明系统,称为大灯总成。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目前,对于汽车大灯而言,其大多在车内中控台设置有电子调节旋钮,能够调节大灯的照射角度以及亮度,然而对于电动车及摩托车,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大灯照射角度调节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方便对灯光角度进行调节,本申请提供一种摩托车大灯总成。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大灯总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大灯总成,包括灯壳、灯泡,所述灯泡通过灯载板安装于灯壳内,所述灯载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套接柱,所述套接柱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灯壳相固定,且在灯载板与灯壳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灯载板转动的定位调节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泡固定于灯载板上,而灯载板通过两侧的连接柱以及定位调节机构与灯壳相连后,两侧的连接柱以及定位调节机构会在灯载板与灯壳之间形成至少三处连接,此时,在不操作定位调节机构的情况下,灯载板与灯壳之间相对固定;而当操作定位调节机构时,由于连接柱与灯载板上的套接柱是转动连接的,因此定位调节机构能够驱使灯载板围绕套接柱的中心轴线产生偏转,在灯载板转动的过程中,灯泡的朝向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达到调节灯泡灯光角度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定位调节机构包括一体设置于灯载板上的插接板、安装于插接板上的插接块、转动安装于灯壳上的调节钉,所述插接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钉穿过灯壳的一端与插接块上的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调节钉转动安装于灯壳上,故而调节钉只能在灯壳上原地转动,又由于调节钉与灯载板上的插接块形成螺纹配合,因此当转动调节钉时,插接块会在螺纹的推动下沿调节钉的轴向进行移动,引起插接块与灯壳内壁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进而达到驱使灯载板偏转来改变灯泡照射角度的目的。优选的,所述插接板上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块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使插接块上形成夹片,所述夹片位于插接槽内的表面上一体设置有夹紧圆凸,所述插接块插设于插接口内且夹紧圆凸抵紧于插接板的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片对插接板的挤压能够提高插接块与插接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由于灯载板需要偏转,因此不能直接让夹片与插接板相接触,不然夹片会阻碍灯载板的角度调节,而采用在夹片上设置夹紧圆凸与插接板接触的方式,既能够保证夹片对插接板的紧固,同时,夹紧圆凸能够在夹片与灯载板之间隔出供灯载板转动时的活动空间,并且夹紧圆凸呈圆弧过渡的表面还能够减小自身与插接板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灯载板能够更顺畅地进行转动以调节灯光照射方向。优选的,所述调节钉包括钉体、卡接于钉体上且与灯壳内侧壁相抵接的定位片、固定于钉体上且位于灯壳背对定位片一侧的调节盖,所述定位片上开设有穿钉孔以及多个围绕穿钉孔分布的裁断口,所述裁断口使定位片上形成多块围绕穿钉孔分布的形变部,所述钉体位于灯壳内的一端上一体设置有定位卡凸,定位片位于定位卡凸和灯壳的内壁之间,所述调节盖的侧壁上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使调节盖上形成调节锥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卡凸用于阻挡定位片在钉体上滑动,而定位片上的形变部则在定位片套接到钉体上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定位片越过定位卡凸,同时,安装后定位片和调节盖分别位于灯壳的两侧,能够对钉体形成定位,限制钉体产生轴向运动,进而使得钉体转动时能够驱使灯载板偏转。优选的,所述灯壳上一体设置有轴肩,所述调节盖位于轴肩包围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轴肩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与调节盖上的齿槽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肩能够加长灯壳对钉体的包围长度,加强钉体的安装强度,同时调节口能够方便用户将十字螺丝刀等工具插入与调节锥齿形成啮合,以方便转动钉体,并且轴肩位于调节口周围的部分能够对插入的工具形成定位,使得工具不容易插歪。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包括用于套接在套接柱上的套接段、通过螺钉转动安装于套接段上的转动段,所述转动段远离套接段的一端设置有固连机构,转动段通过固连机构与灯壳内壁相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柱分段能够方便其与灯壳之间的连接,而固连机构则能够方便转动段与灯壳之间的连接,从而加快灯载板与灯壳之间的连接速度。优选的,所述固连机构包括固定于灯壳内壁上的对接柱、开设于转动段侧壁上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柱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对接卡钩,所述对接槽包括相互连通的横部与竖部,所述对接槽的竖部与转动段背对套接段一端的端面相连通,且在对接槽的竖部内设置有封堵横部和竖部之间通口的挡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灯壳与灯载板进行连接时,首先将调节挡位组件后移,使对接槽的横部与竖部之间的通口露出,然后将对接柱上的对接卡钩对准竖部,并通过横部与竖部之间的通口进入横部内,最后使挡位组件前移,挡在竖部与横部之间,进而使对接柱与转动段形成连接。优选的,所述挡位组件包括开设于对接槽的竖部的内侧壁上的导向槽、滑移设置于对接槽的竖部内且与导向槽形成插接配合的挡位块,所述转动段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挡位块在竖部内运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能够对挡位块形成引导,并且限制挡位块从竖部内脱落,而驱动组件则用于驱使挡位块移动,进而使得挡位块能够阻挡或露出横部与竖部之间的通口。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开设于转动段侧壁上的转动槽、开设于转动槽内且将转动槽和竖部连通的连通孔、固定于挡位块上且穿过连通孔进入转动槽内的螺纹柱、螺纹套接于螺纹柱上且位于转动槽内的驱动片,所述驱动片的侧壁凸出于转动槽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挡位块的位置时,转动驱动片,由于驱动片与挡位块上的螺纹柱螺纹配合,且驱动片只能在转动槽内原地旋转,因此在驱动片转动的过程中,螺纹柱会沿着连通孔做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挡位块在竖部内前进或后退。优选的,所述转动段的侧壁上开设有关于转动段中心对称的卡扳槽,所述转动槽位于卡扳槽内,且所述驱动片上固定有摩擦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扳槽用于供工具卡入,例如小型扳手,工具卡入卡扳槽的过程中,会与驱动片上的摩擦套产生挤压,进而带动驱动片旋转,以拉动挡位块后移,而在取下工具的过程中,工具会带动驱动片反转,进而带动挡位块前移,这种设计使得工具在与套接柱配合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带动驱动片将挡位块从横部与竖部之间的通口处移开,而在取下工具使,又能够带动挡位块挡在横部与竖部之间的通口处,进而达到方便连接的目的。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灯载板与灯壳通过连接柱进行连接后,使得灯载板能够在灯壳内通过定位调节机构进行转动,进而使灯载板具备能够调整灯光照射角度的效果;2.插接配合形式的对接柱和转动段,能够方便对灯载板和灯壳之间的连接,同时在需要时又能够方便进行拆除,进而达到提高灯具安装便携性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大灯总成,包括灯壳(1)、灯泡(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泡(2)通过灯载板(3)安装于灯壳(1)内,所述灯载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套接柱(31),所述套接柱(31)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与灯壳(1)相固定,且在灯载板(3)与灯壳(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灯载板(3)转动的定位调节机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大灯总成,包括灯壳(1)、灯泡(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泡(2)通过灯载板(3)安装于灯壳(1)内,所述灯载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套接柱(31),所述套接柱(31)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与灯壳(1)相固定,且在灯载板(3)与灯壳(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灯载板(3)转动的定位调节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机构(8)包括一体设置于灯载板(3)上的插接板(81)、安装于插接板(81)上的插接块(82)、转动安装于灯壳(1)上的调节钉(83),所述插接块(82)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钉(83)穿过灯壳(1)的一端与插接块(82)上的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81)上开设有插接口(811),所述插接块(82)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接槽(821),插接槽(821)使插接块(82)上形成夹片(822),所述夹片(822)位于插接槽(821)内的表面上一体设置有夹紧圆凸(823),所述插接块(82)插设于插接口(811)内且夹紧圆凸(823)抵紧于插接板(81)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钉(83)包括钉体(831)、卡接于钉体(831)上且与灯壳(1)内侧壁相抵接的定位片(834)、固定于钉体(831)上且位于灯壳(1)背对定位片(834)一侧的调节盖(832),所述定位片(834)上开设有穿钉孔以及多个围绕穿钉孔分布的裁断口,所述裁断口使定位片(834)上形成多块围绕穿钉孔分布的形变部(835),所述钉体(831)位于灯壳(1)内的一端上一体设置有定位卡凸(836),定位片(834)位于定位卡凸(836)和灯壳(1)的内壁之间,所述调节盖(832)的侧壁上开设有齿槽(833),所述齿槽(833)使调节盖(832)上形成调节锥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上一体设置有轴肩(11),所述调节盖(832)位于轴肩(11)包围形成的容置腔(12)内,所述轴肩(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雅佳达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