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61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端面上均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压装机构、动力机构以及后处理机构;本技术方案中的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实现快速的检查管接头内管路卡口的直径是否合格并且在管接头完成装夹后保持管接头的稳定,保证后续管接头的后处理的精度,有效的保证了后处理的质量,并且通过机械的方式避免了传统手工用刀片刮除毛边的工艺,避免了人工去毛边存在的质量不稳定的现象,避免了密封圈槽内毛边影响后续装配的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极大的增加了车辆液压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安全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的增加,而汽车内部制动系统等系统之间的动力传动均使用液压系统之间均通过油管以及油管接头连接,车辆液压系统中的管接头多为注塑而成,但是在注塑过程中常常因为注塑模具的磨损等情况导致管接头分模线处出现毛边,而在管接头放置O形密封圈出的密封圈槽中存在的毛边会影响O形密封圈的密封性能,从而之间影响车辆液压系统的安全稳定,现阶段管接头密封圈槽处多为人工通过刀片刮除毛刺,人工刮除的方式造成产品质量及其的不稳定,难以量化管控,并且费时费力,极易造成产品大量的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实现快速的检查管接头内管路卡口的直径是否合格并且在管接头完成装夹后保持管接头的稳定,保证后续管接头的后处理的精度,有效的保证了后处理的质量,并且通过机械的方式避免了传统手工用刀片刮除毛边的工艺,避免了人工去毛边存在的质量不稳定的现象,避免了密封圈槽内毛边影响后续装配的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极大的增加了车辆液压系统的安全性。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端面上均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用于压装管接头的压装机构、为后处理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处理管接头密封槽毛边的后处理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用于检测以及固定管接头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底座内设有与所述压装机构相配合的装夹机构,所述管接头顶部为锥面便于插入车辆液压系统中的接口内,所述管接头锥面与圆柱面之间设有用于装配O形密封圈的密封圈槽,所述管接头内底壁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用于装配车辆液压系统中液压管路的管路卡口,所述管路卡口内顶壁上贯通设有用于连通油路的油路通孔。进一步,所述检测杆上部直径为所述管路卡口规定尺寸的最小值,所述检测杆下部直径为所述管路卡口规定尺寸的最大值。进一步,所述限位杆顶部、所述检测杆顶部以及所述检测杆上下两部分直径不同出的过渡均通过圆角过渡。进一步,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左侧的所述固定块顶部端面上设有的通过电机控制的摆动轴,所述摆动轴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内贯通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的小通孔,所述摆动杆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成圆环状且与所述小通孔以及所述限位杆相配合。进一步,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开口向上的成环形的推板腔,所述推板腔内滑动设有推板,所述推板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推板腔内底壁固定连接的推板电磁弹簧。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两个所述固定块互相靠近所述限位杆中心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限位杆中心的转动块转动腔,左侧的所述固定块的所述转动块转动腔左侧内壁上设有开口向右的齿轮腔,所述齿轮腔内底壁上固定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顶部端面上动力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固定设有传动齿轮。进一步,所述后处理机构包括两个所述转动块转动腔之间转动设有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上下贯通设有贯穿通孔,所述管接头贯穿所述贯穿通孔,所述转动块远离所述贯穿通孔中心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环形齿圈,所述贯穿通孔左右内壁上均设有开口朝向所述贯穿通孔中心的工作块滑槽,所述工作块滑槽内滑动设有工作块,所述工作块远离所述贯穿通孔中心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设有与所述工作块滑槽内壁固定连接的工作块电磁弹簧。进一步,所述工作块靠近所述限位杆中心一侧的端面上装夹有能拆卸更换的摩擦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通过一体式的检测杆的设计便于快速的检查管接头内管路卡口的直径是否合格并且在管接头完成装夹后保持管接头的稳定,保证后续管接头的后处理的精度,同时一体化的设计减少了装置制造的成本,通过上下装夹的方式配合检测杆,保证了管接头在后处理时的稳定,有效的保证了后处理的质量,利用旋转工作块的结构对密封圈槽完成毛边的后处理,避免了密封圈槽内毛边影响后续装配的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极大的增加了车辆液压系统的安全性,并且通过机械的方式避免了传统手工用刀片刮除毛边的工艺,避免了人工去毛边存在的质量不稳定的现象,保证的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转动块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管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对管接头加工处理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检测管接头管路卡口直径过大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检测管接头管路卡口直径过小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7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结合附图1-7所述的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左右端面上均固定设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内设有用于压装管接头的压装机构、为后处理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处理管接头密封槽毛边的后处理机构,所述底座10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用于检测以及固定管接头33的检测杆14,所述检测杆14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限位杆15,所述底座10内设有与所述压装机构相配合的装夹机构,所述管接头33顶部为锥面便于插入车辆液压系统中的接口内,所述管接头33锥面与圆柱面之间设有用于装配O形密封圈的密封圈槽34,所述管接头33内底壁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用于装配车辆液压系统中液压管路的管路卡口36,所述管路卡口36内顶壁上贯通设有用于连通油路的油路通孔35;通过一体式的检测杆的设计便于快速的检查管接头内管路卡口的直径是否合格并且在管接头完成装夹后保持管接头的稳定,保证后续管接头的后处理的精度,同时一体化的设计减少了装置制造的成本,通过上下装夹的方式配合检测杆,保证了管接头在后处理时的稳定,有效的保证了后处理的质量,利用旋转工作块的结构对密封圈槽完成毛边的后处理,避免了密封圈槽内毛边影响后续装配的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极大的增加了车辆液压系统的安全性,并且通过机械的方式避免了传统手工用刀片刮除毛边的工艺,避免了人工去毛边存在的质量不稳定的现象,保证的产品的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杆14上部直径为所述管路卡口36规定尺寸的最小值,所述检测杆14下部直径为所述管路卡口36规定尺寸的最大值;通过一体式的检测杆的设计便于快速的检查管接头内管路卡口的直径是否合格,快速的检测管接头的关键尺寸。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15顶部、所述检测杆14顶部以及所述检测杆14上下两部分直径不同出的过渡均通过圆角过渡;避免锐角对管接头管路卡口内壁的损伤。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左侧的所述固定块16顶部端面上设有的通过电机控制的摆动轴21,所述摆动轴21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摆动杆22,所述摆动杆22内贯通设有与所述限位杆15相配合的小通孔24,所述摆动杆22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成圆环状且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右端面上均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用于压装管接头的压装机构、为后处理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处理管接头密封槽毛边的后处理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用于检测以及固定管接头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底座内设有与所述压装机构相配合的装夹机构,所述管接头顶部为锥面便于插入车辆液压系统中的接口内,所述管接头锥面与圆柱面之间设有用于装配O形密封圈的密封圈槽,所述管接头内底壁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用于装配车辆液压系统中液压管路的管路卡口,所述管路卡口内顶壁上贯通设有用于连通油路的油路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右端面上均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用于压装管接头的压装机构、为后处理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以及用于处理管接头密封槽毛边的后处理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用于检测以及固定管接头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顶部端面上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底座内设有与所述压装机构相配合的装夹机构,所述管接头顶部为锥面便于插入车辆液压系统中的接口内,所述管接头锥面与圆柱面之间设有用于装配O形密封圈的密封圈槽,所述管接头内底壁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用于装配车辆液压系统中液压管路的管路卡口,所述管路卡口内顶壁上贯通设有用于连通油路的油路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上部直径为所述管路卡口规定尺寸的最小值,所述检测杆下部直径为所述管路卡口规定尺寸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顶部、所述检测杆顶部以及所述检测杆上下两部分直径不同出的过渡均通过圆角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液压系统管路接头密封槽瑕疵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左侧的所述固定块顶部端面上设有的通过电机控制的摆动轴,所述摆动轴右侧端面上固定设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内贯通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的小通孔,所述摆动杆底部端面上固定设有成圆环状且与所述小通孔以及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子收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