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装置及带偏心凸台滑油泵的装配、分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57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导装置及带偏心凸台滑油泵的装配、分解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滑油泵安装技术领域。引导装置包括定位板、引导座和引导组件,所述引导座设在定位板上,所述引导组件位于引导座的内侧,并与引导座活动连接。引导装置用于安装滑油泵泵体及滑油泵壳体,可以实现一次性装配成功,且不会碰伤零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产品的装配质量。该引导装置用于分解滑油泵壳体及滑油泵泵体时,同样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护零件不被碰伤。不改变滑油泵原有结构,即可实现滑油泵快速装配和分解,有效控制了滑油泵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导装置及带偏心凸台滑油泵的装配、分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导装置及带偏心凸台滑油泵的装配、分解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滑油泵安装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的附件系统由滑油泵、油滤、油气分离器等零部件组成,由于航空发动机追求推重比,要求其结构紧凑、质量轻。滑油泵主要分为壳体和泵体两大部分,泵体整体为圆柱形,底部有偏心凸台,用于安装传动花键轴;壳体为铸镁件,底部有偏心孔。完成泵体组装后,在将泵体装配到壳体内的过程中,时常出现泵体上的偏心凸台与壳体上的偏心孔位置未对正的情况,由于泵体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较小(一般在0.03~0.07mm),且泵体上套装有密封胶圈,导致不能旋转泵体使其上的偏心凸台与壳体底部的偏心孔对正,需要将泵体拨出重新装配。这样重复试装,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大了劳动强度,而且在拨出泵体的过程中容易碰伤泵体或壳体。公开号为CN201407472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滑油泵转接安装装置,滑油泵本体通过一个偏心的环形转接安装座安装在壳体上,壳体的止中直径比滑油泵传动齿轮齿顶圆直径稍大,便可以实现了将滑油泵本体与滑油泵传动齿轮一起进行整体拆装。在安装时先将滑油泵传动齿轮安装在滑油泵本体上,然后再与环形安装座进行装配后,安装在壳体上;分解时,将滑油泵本体、滑油泵传动齿轮、偏心环形安装座一同从壳体分解下来,这样大大降低了滑油泵装配、分解难度,有利于滑油泵的修理和日常维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滑油泵本体通过环形转接安装座安装在壳体上,改变了滑油泵的原有结构,需要重新对滑油泵本体进行设计计算和加工,导致滑油泵的制造成本明显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导装置及带偏心凸台滑油泵的装配、分解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引导装置,包括定位板、引导座和引导组件,所述引导座设在定位板上,所述引导组件位于引导座的内侧,并与引导座活动连接。所述引导座包括圆筒,圆筒垂直设在定位板上,定位板上在与圆筒相对应的位置同轴设有通孔A,圆筒上远离定位板的一端设有封板,封板上设有通孔B,通孔B与圆筒同轴设置。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导向杆,导向杆上同轴设有盲孔,盲孔的底部通过弹簧与引导座连接。所述导向杆上远离盲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外径与导向杆的外径相等,固定头的纵截面形状呈T形,固定头采用橡胶制成。一种带偏心凸台滑油泵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引导装置中的导向杆与滑油泵壳体上的偏心孔对正,并使固定头和导向杆的一端穿过偏心孔,使用螺栓将定位板锁紧固定在滑油泵壳体的底部,步骤二、将滑油泵泵体上的偏心凸台与固定头对正,并使固定头插入偏心凸台上的孔内,缓慢、平稳地将滑油泵泵体装入滑油泵壳体内,步骤三、完成滑油泵的装配工作,然后拆除引导装置。所述步骤一中将定位板固定在滑油泵壳体的底部后,固定头在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伸出到滑油泵壳体外。所述步骤一中将定位板固定在滑油泵壳体的底部后,定位板的外轮廓与滑油泵壳体横截面形状的外轮廓重合,且导向杆与滑油泵壳体上的偏心孔同轴。所述步骤二中滑油泵壳体与滑油泵泵体间隙配合。一种带偏心凸台滑油泵的分解方法,所述分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引导装置中的固定头与滑油泵泵体上的偏心凸台对正,并使固定头插入偏心凸台上的孔内,推移引导座使定位板与滑油泵壳体的底部相贴,通过螺栓将定位板锁紧固定在滑油泵壳体底部,(2)将胶木棒的一端依次穿过通孔B和弹簧,直至其抵靠在导向杆上,(3)使用寸劲敲击胶木棒,使滑油泵泵体平稳地退出滑油泵壳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引导装置用于安装滑油泵泵体及滑油泵壳体,可以实现一次性装配成功,且不会碰伤零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产品的装配质量。该引导装置用于分解滑油泵壳体及滑油泵泵体时,同样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护零件不被碰伤。不改变滑油泵原有结构,即可实现滑油泵快速装配和分解,有效控制了滑油泵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使用引导装置装配滑油泵泵体和滑油泵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使用引导装置分解滑油泵泵体和滑油泵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滑油泵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滑油泵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引导座,2-导向杆,3-弹簧,4-螺钉,5-固定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引导装置,包括定位板、引导座1和引导组件,所述引导座1设在定位板上,所述引导组件位于引导座1的内侧,并与引导座1活动连接。所述引导座1包括圆筒,圆筒垂直焊接在定位板上,定位板上在与圆筒相对应的位置同轴加工有通孔A,圆筒上远离定位板的一端焊接有封板,封板上加工有通孔B,通孔B与圆筒同轴设置。在使用时,通孔A的直径与圆筒的内径一致,通孔B的直径小于弹簧3的内径。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导向杆2,导向杆2上同轴加工有盲孔,盲孔的底部通过弹簧3与引导座1连接。所述导向杆2上远离盲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头5。在使用时,固定头5通过螺钉4锁紧固定在导向杆2的端部。所述固定头5的外径与导向杆2的外径相等,固定头5的纵截面形状呈T形,固定头5采用橡胶制成。通过固定头5对滑油泵泵体上的偏心凸台进行定位,同时能够避免固定头5碰伤滑油泵壳体和滑油泵泵体。一种带偏心凸台滑油泵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引导装置中的导向杆2与滑油泵壳体上的偏心孔对正,并使固定头5和导向杆2的一端穿过偏心孔,使用螺栓将定位板锁紧固定在滑油泵壳体的底部,步骤二、将滑油泵泵体上的偏心凸台与固定头5对正,并使固定头5插入偏心凸台上的孔内,缓慢、平稳地将滑油泵泵体装入滑油泵壳体内,步骤三、完成滑油泵的装配工作,然后拆除引导装置。实现一次性成功装配滑油泵泵体,避免重复安装,避免滑油泵泵体和滑油泵壳体被碰伤。所述步骤一中将定位板固定在滑油泵壳体的底部后,固定头5在弹簧3的弹簧力作用下伸出到滑油泵壳体外。所述步骤一中将定位板固定在滑油泵壳体的底部后,定位板的外轮廓与滑油泵壳体横截面形状的外轮廓重合,且导向杆2与滑油泵壳体上的偏心孔同轴。所述步骤二中滑油泵壳体与滑油泵泵体间隙配合。一种带偏心凸台滑油泵的分解方法,所述分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引导装置中的固定头5与滑油泵泵体上的偏心凸台对正,并使固定头5插入偏心凸台上的孔内,推移引导座1使定位板与滑油泵壳体的底部相贴,通过螺栓将定位板锁紧固定在滑油泵壳体底部,(2)将胶木棒的一端依次穿过通孔B和弹簧3,直至其抵靠在导向杆2上,(3)使用寸劲敲击胶木棒,使滑油泵泵体平稳地退出滑油泵壳体。没有使用引导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引导座(1)和引导组件,所述引导座(1)设在定位板上,所述引导组件位于引导座(1)的内侧,并与引导座(1)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引导座(1)和引导组件,所述引导座(1)设在定位板上,所述引导组件位于引导座(1)的内侧,并与引导座(1)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座(1)包括圆筒,圆筒垂直设在定位板上,定位板上在与圆筒相对应的位置同轴设有通孔A,圆筒上远离定位板的一端设有封板,封板上设有通孔B,通孔B与圆筒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导向杆(2),导向杆(2)上同轴设有盲孔,盲孔的底部通过弹簧(3)与引导座(1)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2)上远离盲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头(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5)的外径与导向杆(2)的外径相等,固定头(5)的纵截面形状呈T形,固定头(5)采用橡胶制成。


6.一种带偏心凸台滑油泵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引导装置中的导向杆(2)与滑油泵壳体上的偏心孔对正,并使固定头(5)和导向杆(2)的一端穿过偏心孔,使用螺栓将定位板锁紧固定在滑油泵壳体的底部;
步骤二、将滑油泵泵体上的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梅何绍川严洪波汤晓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