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分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642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雨污分流系统,包括地基体和设置于地基体内部的分流排放组件以及连接在分流排放组件上方的雨水收集组件,所述地基体的顶面上分布有多组雨水收集组件且雨水收集组件下端穿透地基体与分流排放组件互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雨污分流系统,有效对外套管进行保护和防腐,提高整个分流管的使用寿命,提高雨水排放质量有效去除表面杂质,避免堵塞网孔,提高过滤效率,有效对残余的污水进行处理,避免影响雨水排放质量,在保证雨污分流的情况下,很好将雨水和污水进行处理,减少处理成本,提高管内疏通效率,防止内部堵塞,防止滑脱,避免污水输送总管产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污分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污分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雨污分流系统。
技术介绍
排水工程是城市市政工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城市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屏障,从建国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市政排水建设多以合流制为主,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随着城市文明发展、环境保护的不断推进,合流制的排水体制逐渐显露其弊端,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世界排名第四,但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雨污合流及直接排放更加剧了我国淡水资源的短缺,雨污分流改造是城市发展、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由于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地下管网也变深变多,移动光缆、军用管线、燃气管道,还有大量的雨水管及街坊管,仅仅靠路面标志很难定位,还有一些老城区,由于地下管线埋设较早,当初原始档案不齐全,前期摸排工作无法展开。生活污水主要源于人们日常生活、饮食起居所产生废水,其通过下水管道或排污管道排出;在城镇雨水排水设计中,大多将此生活污水排放到用于将雨水排入河道的雨水排水通道内,此方式虽然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上带来的便利,但是从环境保护层面上确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雨水排水通道为了快速排走雨水,因此,雨水排水通道往往为开放式设计,且过水面积大,通常是贯穿整个城镇;在雨季,将生活污水混入雨水排水通道内,增加其的排水压力,若不能及时排水,易造成污水满溢,对周边的道路、其他建筑及住户等等造成不便;现有的污水混合雨水后一并径流入河道,而未经处理的污水,对于河流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随着国家对污染治理的逐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污染源被列入治理的范围。目前部分城市道路、工矿企业雨水管网中虽然设置有雨污分流装置,但不能进行精准地雨污分流;城市雨水管网中虽然有″切换导流″系统,但无法准确判断雨水量,如果长时间的小雨,后期会使本可以直接排入″江河湖泊″的清水误入污水管网,给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带来压力,增加不必要的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雨污分流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雨污分流系统,包括地基体和设置于地基体内部的分流排放组件以及连接在分流排放组件上方的雨水收集组件,所述地基体的顶面上分布有多组雨水收集组件且雨水收集组件下端穿透地基体与分流排放组件互通,分流排放组件内开设有容纳污水分流组件和雨水进行导流的槽口,所述污水分流组件的上方设置有污水收集管和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和污水处理厂底端穿透地基体和分流排放组件与污水分流组件互通。进一步地,分流排放组件包括分流管、过滤组件、集污输送装置和收集排放组件,分流管尾端设置有过滤组件,分流管尾端过滤组件一侧的下方通过设置集污输送装置与污水分流组件连接,分流管尾端连接有用于雨水收集以及进行排放的收集排放组件;所述分流管包括外套管、保护层、密封层和防腐层,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上包覆有一层密封层,所述外套管的外端面包覆有一层保护层,且保护层的外侧端面由防腐层进行包覆;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板、过滤网、转杆、清扫杆、锥形齿轮和清扫电机,安装板内设置有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网,过滤网通过安装板密封固定在外套管内壁上,转杆一端贯穿过滤网与清扫杆连接,清扫杆一端面上设置有与过滤网侧端面贴合的毛刷,清扫杆另一端通过两组锥形齿轮啮合与清扫电机的输出杆对接;所述集污输送装置包括排送口、控制阀、排送管、抽水泵和输送管,排送口开设在过滤组件侧端的分流管下方,排送口的下方连接排送管,且排送管上安装安装有控制阀,排送管尾端通过抽水泵与输送管连接,输送管一端与容纳污水分流组件互通,且输送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收集排放组件包括排放口、导流管、收集箱和排放管,分流管的尾端开设有用于与导流管连接的排放口,导流管一端与收集箱互通,收集箱的侧端连接有用于与河流互通的排放管。进一步地,雨水收集组件包括窨井槽、路侧收集槽和屋顶收集管,窨井槽、路侧收集槽和屋顶收集管均设置多组,且底端均通过管道与分流排放组件连接,窨井槽和路侧收集槽设置在地基体的顶面上,屋顶收集管设置在建筑的四角处。进一步地,污水分流组件包括污水输送总管、清理装置、下送管、上抽管和定位支撑组件,污水输送总管上方设置多组下送管,污水输送总管通过多组下送管分别与污水收集管对接,污水输送总管通过一端通过上抽管与污水处理厂连接,污水输送总管的内部设置有清理装置,污水输送总管的下方通过定位支撑组件设置在分流管内。进一步地,清理装置包括清理电机、清理杆和清扫刷,清理电机设置在污水输送总管的侧端,清理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清理杆,清理杆的下方安装有与污水输送总管内壁贴合的清扫刷。进一步地,定位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承托弧形板和伸缩气缸,支撑柱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伸缩气缸的安装槽,伸缩气缸上方的输出杆与承托弧形板连接,承托弧形板上方安装污水输送总管,定位支撑组件设置多组,多组定位支撑组件用于将污水输送总管固定在分流管。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雨污分流系统,路侧外套管的外端面包覆有一层保护层,且保护层的外侧端面由防腐层进行包覆,通过在外套管的外侧层层进行包覆,有效对外套管进行保护和防腐,提高整个分流管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雨污分流系统,转杆一端贯穿过滤网与清扫杆连接,清扫杆一端面上设置有与过滤网侧端面贴合的毛刷,清扫杆另一端通过两组锥形齿轮啮合与清扫电机的输出杆对接,过滤网对回流的雨水进行过滤,提高雨水排放质量,清扫电机通过锥形齿轮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在转动的的同时,带动清扫杆转动,从而对过滤网进行清扫,有效去除表面杂质,避免堵塞网孔,提高过滤效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雨污分流系统,排送管尾端通过抽水泵与输送管连接,输送管一端与容纳污水分流组件互通,且输送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排送口将过滤网过滤后的杂质残余沉淀的污水由抽水泵抽输送到污水输送总管内,有效对残余的污水进行处理,避免影响雨水排放质量。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雨污分流系统,污水输送总管通过一端通过上抽管与污水处理厂连接,污水输送总管的内部设置有清理装置,污水输送总管的下方通过定位支撑组件设置在分流管内,下送管将城市的污水有效进行收集,通过将污水输送总管设置在分流管内,在保证雨污分流的情况下,很好将雨水和污水进行处理,减少处理成本。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雨污分流系统,清理杆的下方安装有与污水输送总管内壁贴合的清扫刷,清理电机带动清理杆转动,在清理杆转动的同时清扫刷对污水输送总管内壁进行刮擦,有效去除管壁污垢,提高管内疏通效率,防止内部堵塞。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雨污分流系统,承托弧形板上方安装污水输送总管,定位支撑组件设置多组,多组定位支撑组件用于将污水输送总管固定在分流管,承托弧形板对污水输送总管进行定位,防止滑脱,避免污水输送总管产生变形,且可调节污水输送总管高度,防止连接处松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体(1)和设置于地基体(1)内部的分流排放组件(3)以及连接在分流排放组件(3)上方的雨水收集组件(2),所述地基体(1)的顶面上分布有多组雨水收集组件(2)且雨水收集组件(2)下端穿透地基体(1)与分流排放组件(3)互通,分流排放组件(3)内开设有容纳污水分流组件(4)和雨水进行导流的槽口,所述污水分流组件(4)的上方设置有污水收集管(5)和污水处理厂(6),污水收集管(5)和污水处理厂(6)底端穿透地基体(1)和分流排放组件(3)与污水分流组件(4)互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体(1)和设置于地基体(1)内部的分流排放组件(3)以及连接在分流排放组件(3)上方的雨水收集组件(2),所述地基体(1)的顶面上分布有多组雨水收集组件(2)且雨水收集组件(2)下端穿透地基体(1)与分流排放组件(3)互通,分流排放组件(3)内开设有容纳污水分流组件(4)和雨水进行导流的槽口,所述污水分流组件(4)的上方设置有污水收集管(5)和污水处理厂(6),污水收集管(5)和污水处理厂(6)底端穿透地基体(1)和分流排放组件(3)与污水分流组件(4)互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排放组件(3)包括分流管(31)、过滤组件(32)、集污输送装置(33)和收集排放组件(34),分流管(31)尾端设置有过滤组件(32),分流管(31)尾端过滤组件(32)一侧的下方通过设置集污输送装置(33)与污水分流组件(4)连接,分流管(31)尾端连接有用于雨水收集以及进行排放的收集排放组件(34);所述分流管(31)包括外套管(311)、保护层(312)、密封层(313)和防腐层(314),所述外套管(311)的内壁上包覆有一层密封层(313),所述外套管(311)的外端面包覆有一层保护层(312),且保护层(312)的外侧端面由防腐层(314)进行包覆;所述过滤组件(32)包括安装板(321)、过滤网(322)、转杆(323)、清扫杆(324)、锥形齿轮(325)和清扫电机(326),安装板(321)内设置有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网(322),过滤网(322)通过安装板(321)密封固定在外套管(311)内壁上,转杆(323)一端贯穿过滤网(322)与清扫杆(324)连接,清扫杆(324)一端面上设置有与过滤网(322)侧端面贴合的毛刷,清扫杆(324)另一端通过两组锥形齿轮(325)啮合与清扫电机(326)的输出杆对接;所述集污输送装置(33)包括排送口(331)、控制阀(332)、排送管(333)、抽水泵(334)和输送管(335),排送口(331)开设在过滤组件(32)侧端的分流管(31)下方,排送口(331)的下方连接排送管(333),且排送管(333)上安装安装有控制阀(332),排送管(333)尾端通过抽水泵(334)与输送管(335)连接,输送管(335)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华顾梦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蕊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