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含江专利>正文

一种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33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面料加工:将经纱、纬纱以经线和纬线上下交错设置的平纹组织结构编织得到面料;所述经纱为锦纶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纬纱为木棉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的混纺纱线;S2、面料整理:将S1的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渍、焙烘;水洗、干燥,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暖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弹性性能及抗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纤维是制作面料的基本原料,它的性质决定了面料的服用性能,例如透气排汗性、保暖性、抗菌性及舒适美观等。对于冬季用面料来说,保暖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传统纺织用棉、丝、毛、麻纤维中,棉、毛纤维的保暖性最佳。然而,木棉纤维面料较厚重,易回潮团聚、弹性恢复性差;毛纤维面料加工复杂、易滋生细菌、日常打理繁琐且价格较高。因此,开发新型保暖纤维与传统棉、毛纤维混纺织造面料,能够在保证面料良好保暖性的同时,改善棉、毛纤维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面料加工:将经纱、纬纱以经线和纬线上下交错设置的平纹组织结构编织得到面料;所述经纱为锦纶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纬纱为木棉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的混纺纱线;S2、面料整理:将S1的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渍、焙烘;水洗、干燥,即得。优选的,一种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面料加工:将经纱、纬纱以经线和纬线上下交错设置的平纹组织结构编织得到面料;所述经纱为锦纶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按质量比4:(2-3)的混纺纱线;所述纬纱为木棉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按质量比5:(3-4)的混纺纱线;所述经纱的经密度为500-600根/10cm,所述纬纱的纬密度为400-500根/10cm;S2、面料整理:将S1的面料置于45-55℃整理液中浸渍0.5-1.5h,浴比为1g:(10-20)mL;一浸一轧,轧余率为90-100%,在90-100℃下焙烘10-20min;水洗、干燥,即得。优选的,所述整理液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纳米氧化锌、1,3-双(3-缩水甘油氧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3-环氧丙氧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琥珀辛酯磺酸钠、齐墩果酸羟乙酯加入到水中混合均匀,即得。优选的,所述整理液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5-10重量份纳米氧化锌、1-2重量份1,3-双(3-缩水甘油氧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0.5-1重量份3-环氧丙氧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5-8重量份琥珀辛酯磺酸钠、3-5重量份齐墩果酸羟乙酯加入到80-100重量份水中混合均匀,在60-65℃搅拌60-100min,搅拌速率50-150rpm,即得。优选的,所述改性甘蔗纤维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将甘蔗渣放入NaOH溶液中沸煮,所述甘蔗渣和NaOH溶液的质量比1:(5-10),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为0.5-1.0mol/L,沸煮1-2h后捞出并烘干,得到预处理的甘蔗渣;2)将预处理的甘蔗渣置于酸处理液中浸泡2-5h并搅拌,所述预处理的甘蔗渣与酸处理液的质量比是1:(3-6),所述酸处理液由处理酸和水按质量比为1:(10-20)混合而成,浸泡温度为85-95℃,搅拌速率为50-100rpm,得到酸处理的甘蔗渣;3)将酸处理的甘蔗渣置于水中超声清洗,所述酸处理的甘蔗渣和水的质量比为1:(10-20),超声功率为500-800w,超声频率为25-35kHz,清洗时间为1-3h,清洗完后捞出并烘干,得到超声处理的甘蔗纤维;4)将超声处理的甘蔗纤维与纳米二氧化硅、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4-丁二醇乙烯醚、棉籽油、蓖麻油、硫酸铵、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按质量比(0.5-2):(0.5-2):(0.1-0.5):(1-5):(3-7):(3-7):(0.1-0.8):(0.5-1)混合并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45-55℃,搅拌速率为100-200rpm,搅拌时间为2-5h,得到改性处理的甘蔗纤维;5)将改性处理的甘蔗纤维置于水中用超声清洗,所述改性处理的甘蔗纤维和水的质量比为1:(10-25),超声功率为650-850w,超声频率为30-40kHz,清洗时间为1-3h,清洗后捞出并烘干,即得。优选的,所述处理酸是1-蒽醌磺酸和/或3,5-二氨基-4-甲基苯磺酸;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处理酸是1-蒽醌磺酸与3,5-二氨基-4-甲基苯磺酸按质量比1:(1-2)的混合物。采用1-蒽醌磺酸、3,5-二氨基-4-甲基苯磺酸处理甘蔗纤维可增强纤维的结晶度和孔洞率,从而增强了面料内部保留空气的能力,增大了热阻值并增强了抗拉伸效果;采用纳米二氧化硅、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4-丁二醇乙烯醚、棉籽油、蓖麻油、硫酸铵、N,N-亚甲基双丙烯酰联合处理甘蔗纤维后,甘蔗纤维的耐磨性能和抗拉伸性能增强。因为纳米二氧化硅具有优良的隔热性、比热容以及高强度和高耐磨性,纳米二氧化硅附着在纤维空隙中可以进一步增强纤维的热阻和强度;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4-丁二醇乙烯醚、棉籽油、蓖麻油与纤维可进一步增强纳米二氧化硅和甘蔗纤维的结合强度和持效性;硫酸铵可以改善纳米二氧化硅在纤维中的分散性;N,N-亚甲基双丙烯酰中的亚甲基与纤维中的疏水基融合增强了抗拉伸性能。作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促进剂的1-蒽醌磺酸、3,5-二氨基-4-甲基苯磺酸具有优良的脱除木质素的能力。在脱除木质素的过程中存在着O2、H2O2、O2-、HO·等活性物质,其中HO·具有较高氧化电势,在脱除木质素的同时会降解碳水化合物,当木质素结构单元被亲电试剂侵蚀时首先形成酚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又被亲电试剂侵蚀导致木质素芳环结构开裂形成亲水性化合物从纤维原料中脱除,加入1-蒽醌磺酸可增加O2-因此减少HO·,得到孔洞率更高的纤维,从而提高制成面料的保暖效果和抗拉伸效果。3,5-二氨基-4-甲基苯磺酸中一端的甲基表现为疏水性,另一端的磺基表现为亲水性,而与上述甲基同侧的两个氨基也表面为疏水性,在溶液中水分子对3,5-二氨基-4-甲基苯磺酸形成排斥力并将其推向木质纤维素结构中,使得木质纤维素组分与有机酸分子有更好的接触,增大水解效率。1-蒽醌磺酸、3,5-二氨基-4-甲基苯磺酸协同运用可在减少溶液中HO·的同时利用水分子产生的排斥力进一步增大水解效率,使得纤维孔洞率增大从而增强制得面料的保暖效果和抗拉伸效果。一种保暖面料,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锦纶纤维、木棉纤维及改性甘蔗纤维混纺织造的面料,再经整理液处理后得到的保暖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弹性性能及抗菌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本申请中部分原料的介绍:锦纶纤维,购于海宁宏高化纤有限公司,线密度:2.22dtex,纤维长度:51mm,锦纶6。木棉纤维,购于江门中大纺织品有限公司,线密度:1.2dtex,纤维长度:25mm,马克隆值:A级。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购于宁波壹贰叁科化塑胶技术有限公司,型号:010CW。甘蔗渣,购于武鸣县鑫来顺农产品废弃物经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面料加工:将经纱、纬纱以经线和纬线上下交错设置的平纹组织结构编织得到面料;所述经纱为锦纶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纬纱为木棉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的混纺纱线;/nS2、面料整理:将S1的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渍、焙烘;水洗、干燥,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面料加工:将经纱、纬纱以经线和纬线上下交错设置的平纹组织结构编织得到面料;所述经纱为锦纶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纬纱为木棉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的混纺纱线;
S2、面料整理:将S1的面料置于整理液中浸渍、焙烘;水洗、干燥,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面料加工:将经纱、纬纱以经线和纬线上下交错设置的平纹组织结构编织得到面料;所述经纱为锦纶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按质量比4:(2-3)的混纺纱线;所述纬纱为木棉纤维与改性甘蔗纤维按质量比5:(3-4)的混纺纱线;所述经纱的经密度为500-600根/10cm,所述纬纱的纬密度为400-500根/10cm;
S2、面料整理:将S1的面料置于45-55℃整理液中浸渍0.5-1.5h,浴比为1g:(10-20)mL;一浸一轧,轧余率为90-100%,在90-100℃下焙烘10-20min;水洗、干燥,即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液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纳米氧化锌、1,3-双(3-缩水甘油氧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3-环氧丙氧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琥珀辛酯磺酸钠、齐墩果酸羟乙酯加入到水中混合均匀,即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液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5-10重量份纳米氧化锌、1-2重量份1,3-双(3-缩水甘油氧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0.5-1重量份3-环氧丙氧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5-8重量份琥珀辛酯磺酸钠、3-5重量份齐墩果酸羟乙酯加入到80-100重量份水中混合均匀,在60-65℃搅拌60-10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含江
申请(专利权)人:杨含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