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引管遮光罩,包括本体,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LED透光孔和镜筒孔,本体的侧板上开设有LED卡槽,LED卡槽设置在于LED透光孔相邻的侧板上;本体的内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卡,连接卡之间形成旋转限位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了前述吸引管遮光罩的吸引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制LED芯片的光束的散发方向,防止了LED芯片的侧面光束射光学头罩上造成反光,避免了光学头罩反光射入镜筒内,进而避免了成像区域出现亮斑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引管遮光罩及吸引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引管遮光罩及吸引管。
技术介绍
现有吸引管照明主要依靠LED芯片,LED芯片一般由蓝光LED晶片表面涂覆一层黄色荧光粉制作而成,由于吸引管本身较小,要求LED芯片的尺寸比普通LED芯片的尺寸更小。那么通过前述方式制作出来的LED芯片,其照射出来的光本身就具有蓝光、黄光及其他杂散光。同时,部分LED侧面的光会经过头罩反射进镜筒,主要是侧面钢的反射;另外,加上镜筒与LED芯片距离较近,反射光容易进入到镜筒内,从而形成亮斑。针对这一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法是,人工在LED侧面手工涂覆一层黑色胶,以遮挡LED侧面光,确保成像区域不再出现亮斑;虽然该方法可以解决亮斑问题,但是由于LED芯片本身较小,侧面人工涂料难度较大,且如果涂覆有误差,遮挡了需要发光的面,就会影响正常的光照,造成成像质量不好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避免成像区域内出现亮斑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成像区域内出现亮斑的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引管遮光罩,包括本体,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LED透光孔和镜筒孔,本体的侧板上开设有LED卡槽,LED卡槽设置在于LED透光孔相邻的侧板上;本体的内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卡,连接卡之间形成旋转限位卡槽。为了便于将吸引管遮光罩连接在吸引管上,连接卡上设有凹槽。为了便于将吸引管遮光罩连接在镜筒上,连接卡的内表面涂覆有粘胶层。<br>为了不影响吸引管视场角,镜筒孔的厚度小于等于0.4mm。一种吸引管,包括镜筒和LED芯片,镜筒和LED芯片之间配设有上述的吸引管遮光罩。较佳的,镜筒设置在镜座上,镜座内设有镜筒卡座和成像元件卡座,镜筒卡座内安装镜筒,成像元件卡座内安装有成像元件,镜座外设有安装凸台。进一步,还包括柔性FPC,柔性FPC上设置有镜筒,且柔性FPC从镜筒的侧面绕过,柔性FPC的末端覆盖在镜筒的上表面,柔性FPC的末端上开设有镜筒卡座让位槽;镜筒卡座的外表面设有镜座卡,镜筒卡座让位槽的周边与镜座卡配合。较佳的,LED芯片设置在柔性FPC的末端上,且LED芯片贴设在镜筒卡座的周边。进一步,柔性FPC穿过塞子,并在塞子的上部空间中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包括倾斜弯折部和横向弯折部,镜座和成像元件均设置在和横向弯折部上。较佳的,塞子包括头罩装配部和管身连接部,头罩装配部和管身连接部之间通过倾斜支撑部过渡连接,倾斜弯折部与倾斜支撑部相适配,头罩装配部上配设光学头罩。本技术通过吸引管遮光罩包住镜筒,同时遮光罩内设有LED卡槽,可将LED芯片卡设在遮光罩内,配合LED透光孔,可防止LED芯片侧面的光通过遮光罩,使得LED芯片的光只能从正上方的LED透光孔面向吸引管光学头罩的前端射出,统一了光束的照射方向,有效防止了LED侧面光通过光学头罩反射进镜筒内,避免了吸引管成像图像上有亮斑的情况;通过遮光罩来防止亮斑现象,相对于现有的人工涂覆黑色胶而言,防亮斑效果更加稳定,不会存在人工涂覆不均匀,造成的亮斑问题;且由于LED芯片较小,人工涂覆黑色胶,工艺难度较大,而采用遮光罩,装配工艺难度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吸引管遮光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图1中吸引管遮光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图1中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没有安装吸引管遮光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E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LED透光孔;3-镜筒孔;4-LED卡槽;5-连接卡;6-旋转限位卡槽;50-镜筒;60-LED芯片;70-镜座;71-镜筒卡座;72-成像元件卡座;73-安装凸台;80-成像元件;90-柔性FPC;91-镜筒卡座让位槽;92-倾斜弯折部;93-横向弯折部;10-塞子;10a-头罩装配部;10b-管身连接部;10c-倾斜支撑部;11-光学头罩;12-镜座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吸引管遮光罩,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LED透光孔2和镜筒孔3,本体1的侧板上开设有LED卡槽4,LED卡槽4设置在于LED透光孔2相邻的侧板上;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卡5,通过连接卡包住镜筒,连接卡5之间形成旋转限位卡槽6;旋转限位卡槽6与镜筒上的镜座卡12相配合,使镜座卡12卡设在遮光罩的旋转限位卡槽内,有利于固定吸引管遮光罩在吸引管上的位置。连接卡5上设有凹槽,对应的可在吸引管的镜筒上设置对应的卡接件,利用连接卡的变形,将卡接件插入凹槽中,可拆卸式的将吸引管遮光罩连接在吸引管的镜筒上。另外一种连接方式,连接卡5的内表面涂覆有粘胶层,连接时将遮光罩扣合在镜筒上即可;也可以不设置粘胶层,直接在镜筒的四周涂抹一些胶水,再将遮光罩推入镜筒上,通过胶水粘接,使遮光罩固定。镜筒孔3的厚度小于等于0.4mm,以防止吸引管遮光板影响吸引管的视场角。本技术通过遮光罩,可以限制LED芯片发出光的散发方向,将LED芯片的发光面直接限定在面向光学头罩的方向,这样就可以避免LED芯片侧面光束向外散发,从而有效避免了侧面光束照射在光学头罩上,进而避免了光学头罩反射光射入镜筒内,从而解决了现有吸引管成像中有亮斑的情况。实施例2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吸引管,包括镜筒50和LED芯片60,镜筒50和LED芯片60之间配设有前述的吸引管遮光罩;镜筒50设置在镜座70上,镜座70内设有镜筒卡座71和成像元件卡座72,镜筒卡座71内安装镜筒50,成像元件卡座72内安装有成像元件80,镜座70外设有安装凸台73,便于安装柔性FPC9和LED芯片。吸引管还包括柔性FPC9、塞子10和光学头罩10等部件,具体的,柔性FPC90上设置有镜筒50,且柔性FPC90从镜筒50的侧面绕过,使得柔性FPC90末端覆盖在镜筒50的上表面,即覆盖在所述安装凸台73上,柔性FPC90的末端上开设有镜筒卡座让位槽91;对应的,镜筒卡座71的外表面设有镜座卡12,镜筒卡座让位槽91的周边与镜座卡12配合,进而固定柔性FPC的末端,防止其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引管遮光罩,其特征是: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LED透光孔(2)和镜筒孔(3);所述本体(1)的侧板上开设有LED卡槽(4);所述LED卡槽(4)设置在于LED透光孔(2)相邻的侧板上;/n所述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卡(5),所述连接卡(5)之间形成旋转限位卡槽(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引管遮光罩,其特征是: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LED透光孔(2)和镜筒孔(3);所述本体(1)的侧板上开设有LED卡槽(4);所述LED卡槽(4)设置在于LED透光孔(2)相邻的侧板上;
所述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多个连接卡(5),所述连接卡(5)之间形成旋转限位卡槽(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管遮光罩,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卡(5)上设有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管遮光罩,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卡(5)的内表面涂覆有粘胶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管遮光罩,其特征是:所述镜筒孔(3)的厚度小于等于0.4mm。
5.一种吸引管,其特征是:包括镜筒(50)和LED芯片(60);所述镜筒(50)和LED芯片(60)之间配设有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吸引管遮光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引管,其特征是:所述镜筒(50)设置在镜座(70)上;所述镜座(70)内设有镜筒卡座(71)和成像元件卡座(72),所述镜筒卡座(71)内安装所述镜筒(50);所述成像元件卡座(72)内安装有成像元件(80);所述镜座(70)外设有安装凸台(73)。
7.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维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