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00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原水箱、凝结水回用水箱和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上端的连接口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收集的凝结水通过管道依次输送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内进行处理,经过第一罐体时第一罐体内的石英砂可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质颗粒、微生物、氯和嗅味,最终达到降低水浊度、净化水质效果,然后再经过第二罐体时会对经过第一罐体处理后的水进行再次过滤处理,将水中的铁离子除去,从而增加处理水的处理效果,进而使处理后的可以正常使用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是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蒸汽作为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能源与几乎所有的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量的工业用水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被使用来产生蒸汽,蒸汽的热力又被用来实现工业生产工艺过程,而蒸汽释放出部分热能后生成的凝结水往往被扔掉,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箱、凝结水回用水箱和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上端的连接口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下端连接口均通过法兰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上端还均设有排气口,且所述排气口通过法兰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上的第一连接管的下端均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反洗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原水进水口,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方均设有T型金属管,所述T型金属管的下端与排水管连接,所述T型金属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为过滤后出水口和废水出口,所述排水管的右端设有正排水出水口;所述原水箱与第一罐体之间设有一台反洗泵和两台原水增压泵,所述反洗泵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上排水管的过滤后出水口连接,且所述反洗泵与排水管一侧过滤后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上靠近过滤后出水口的一侧均设有第二水阀,两个所述排水管的废水出口均连接有排污管道,且所述排污管道上均设有第四水阀,两个所述原水增压泵均通过管道与第一罐体上第二连接管的原水进水口连接,所述原水增压泵与第一罐体上第二连接管的原水进水口连接的管道上靠近原水进水口的一侧设有第一水阀,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反洗进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排污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反洗进水口与排污管道连接的管道上均设有第三水阀,所述第一罐体上排水管上的正排水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罐体上的原水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罐体上正排水出水口与第二罐体上原水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水阀,且所述第二罐体上原水进水口与第一罐体正排水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上同样设有第一水阀,所述第一罐体上的正排水出水口与第二罐体上的原水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压差变送器,所述第二罐体的正排水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凝结水回用水箱连接,且所述第二罐体与凝结水回用水箱之间的管道上同样设有压差变送器和第五水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上端均对称设有吊耳。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上的排气管上均设有排气阀,且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排水渠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的左端设有取样口,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上的取样口上均设有取样阀。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凝结水回用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水增压泵启动,第一罐体(石英砂过滤器)和第二罐体(锰砂过滤器)的第一水阀和第五水阀打开,此时为正常运行状态。第一罐体(石英砂过滤器)和第二罐体(锰砂过滤器)上其他水阀(第二水阀、第三水阀、第四水阀)全部关闭。S2:原水增压泵启动,石英砂过滤器和锰砂过滤器的第一水阀和第四水阀打开,为正洗状态。石英砂过滤器和锰砂过滤器进行正向清洗维护;石英砂过滤器和锰砂过滤器上其他水阀(第二水阀、第三水阀、第五水阀)全部关闭。S3:反洗泵启动,石英砂过滤器和锰砂过滤器第二水阀和第三水阀打开,为反洗状态。石英砂过滤器和锰砂过滤器进行反向清洗维护;同时石英砂过滤器和锰砂过滤器中排气阀短时间开启(开启100秒)即可关闭;石英砂过滤器和锰砂过滤器上其他水阀(第一水阀、第四水阀、第五水阀)全部关闭。S4:原水箱的低液位器与原水增压泵、反洗泵均联动,当原水箱内液位低时原水增压泵、反洗泵关闭;凝结水回用水箱高液位器与原水增压泵联动,当凝结水回用水箱的液位高时,原水增压泵关闭。S5:石英砂过滤器和锰砂过滤器的压差变送器在PLC中的设定限制为:0.1MPa;压差值超过0.1MPa时先关闭原水增压泵;然后即刻启动反洗泵进行石英砂过滤器和锰砂过滤器的反洗维护(反洗15分钟)。除了差压设限反洗之外,PLC程序中还应该加入一个周期定期清洗,设定周期为5天石英砂过滤器和锰砂过滤器进行自动反洗一次,每次反洗的设定时间均为15分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将收集的凝结水通过管道依次输送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内进行处理,经过第一罐体时第一罐体内的石英砂可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质颗粒、微生物、氯和嗅味,最终达到降低水浊度、净化水质效果,然后再经过第二罐体时会对经过第一罐体处理后的水进行再次过滤处理,将水中的铁离子除去,从而增加处理水的处理效果,进而使处理后的可以正常使用避免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中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中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中罐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罐体;2、支撑腿;3、吊耳;4、检测人孔;5、视镜;6、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700、反洗进水口;701、原水进水口;8、压力表接口;9、排气管;10、排水管;100、过滤后出水口;101、废水出口;11、取样口;12、正排水出水口;200、第二罐体;201、反洗泵;202、原水增压泵;300、原水箱;301、凝结水回用水箱;600、压力显示表;601、第一水阀;602、第三水阀;110、第二水阀;111、第四水阀;112、第五水阀;113、取样阀;114、压差变送器;900、排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原水箱300、凝结水回用水箱301和处理装置,所述原水箱300和凝结水回用水箱301的内部均设有低液位器和高液位器,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分别为石英砂滤器和锰砂滤器,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下端均设有若干支撑腿2,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上端均对称设有吊耳3,通过吊耳3方便对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吊起安装,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一端均对称设有检测人孔4,所述第一罐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箱(300)、凝结水回用水箱(301)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上端的连接口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下端连接口均通过法兰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上端还均设有排气口,且所述排气口通过法兰连接有排气管(9),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上的第一连接管(6)的下端均设有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一端设有反洗进水口(700),另一端设有原水进水口(701),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下方均设有T型金属管,所述T型金属管的下端与排水管(10)连接,所述T型金属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为过滤后出水口(100)和废水出口(101),所述排水管(10)的右端设有正排水出水口(12);/n所述原水箱(300)与第一罐体(1)之间设有一台反洗泵(201)和两台原水增压泵(202),所述反洗泵(201)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上排水管(10)的过滤后出水口(100)连接,且所述反洗泵(201)与排水管(10)一侧过滤后出水口(100)连接的管道上靠近过滤后出水口(100)的一侧均设有第二水阀(110),两个所述排水管(10)的废水出口(101)均连接有排污管道,且所述排污管道上均设有第四水阀(111),两个所述原水增压泵(202)均通过管道与第一罐体(1)上第二连接管(7)的原水进水口(701)连接,所述原水增压泵(202)与第一罐体(1)上第二连接管(7)的原水进水口(701)连接的管道上靠近原水进水口(701)的一侧设有第一水阀(601),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反洗进水口(700)分别通过管道与排污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反洗进水口(700)与排污管道连接的管道上均设有第三水阀(602),所述第一罐体(1)上排水管(10)上的正排水出水口(12)通过管道与第二罐体(200)上的原水进水口(701)连接,所述第一罐体(1)上正排水出水口(12)与第二罐体(200)上原水进水口(70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水阀(112),且所述第二罐体(200)上原水进水口(701)与第一罐体(1)正排水出水口(12)连接的管道上同样设有第一水阀(601),所述第一罐体(1)上的正排水出水口(12)与第二罐体(200)上的原水进水口(701)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压差变送器(114),所述第二罐体(200)的正排水出水口(12)通过管道与凝结水回用水箱(301)连接,且所述第二罐体(200)与凝结水回用水箱(301)之间的管道上同样设有压差变送器(114)和第五水阀(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凝结水回用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箱(300)、凝结水回用水箱(301)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上端的连接口均通过法兰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下端连接口均通过法兰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上端还均设有排气口,且所述排气口通过法兰连接有排气管(9),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上的第一连接管(6)的下端均设有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一端设有反洗进水口(700),另一端设有原水进水口(701),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下方均设有T型金属管,所述T型金属管的下端与排水管(10)连接,所述T型金属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为过滤后出水口(100)和废水出口(101),所述排水管(10)的右端设有正排水出水口(12);
所述原水箱(300)与第一罐体(1)之间设有一台反洗泵(201)和两台原水增压泵(202),所述反洗泵(201)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上排水管(10)的过滤后出水口(100)连接,且所述反洗泵(201)与排水管(10)一侧过滤后出水口(100)连接的管道上靠近过滤后出水口(100)的一侧均设有第二水阀(110),两个所述排水管(10)的废水出口(101)均连接有排污管道,且所述排污管道上均设有第四水阀(111),两个所述原水增压泵(202)均通过管道与第一罐体(1)上第二连接管(7)的原水进水口(701)连接,所述原水增压泵(202)与第一罐体(1)上第二连接管(7)的原水进水口(701)连接的管道上靠近原水进水口(701)的一侧设有第一水阀(601),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反洗进水口(700)分别通过管道与排污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00)的反洗进水口(700)与排污管道连接的管道上均设有第三水阀(602),所述第一罐体(1)上排水管(10)上的正排水出水口(12)通过管道与第二罐体(200)上的原水进水口(701)连接,所述第一罐体(1)上正排水出水口(12)与第二罐体(200)上原水进水口(70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水阀(112),且所述第二罐体(200)上原水进水口(701)与第一罐体(1)正排水出水口(12)连接的管道上同样设有第一水阀(601),所述第一罐体(1)上的正排水出水口(12)与第二罐体(200)上的原水进水口(701)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压差变送器(114),所述第二罐体(200)的正排水出水口(12)通过管道与凝结水回用水箱(301)连接,且所述第二罐体(200)与凝结水回用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寸永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杰菲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