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581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PET‑Al‑PA‑PE复合膜由外向内依次设置PET防护层、Al阻隔层、PA阻隔层和PE热封层,所述PA阻隔层的原料包括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氟碳表面活性剂;所述PE热封层的原料包括茂金属聚乙烯和乙丙共聚物;所述PA阻隔层用于与PE热封层的接触面涂覆有茂金属聚乙烯过渡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Al箔层和PE层之间增设PA层以提高其阻隔性,且相应地优化了PE层组成成分、PA层组成成分、以及提供了一种新的PE层与PA层复合方法,以同时保障阻隔性和热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包装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液体药品大部分是储存在玻璃瓶或者塑料瓶中,但是玻璃瓶易碎,而且重量重,而塑料瓶多采用复合硬片吸塑成型,一般是一次性吸塑成型排列在一起的多个,这样在服药时首先需要将连接在一起的塑料瓶分开,再拧开瓶帽才能服用,开瓶也较为麻烦。随着人们对包装要求的提高,慢慢出现了液体药品包装袋,软包装盛装液体药品,对其阻隔性能要求高,因此,一般采用的是多层复合膜,一方面增加热封性,一方面要增加阻隔性,目前常用的是至少三层结构,即外层、阻隔层和热封层,代表性的复合膜有PET-Al-CPP和PET-Al-PE。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对与药液直接接触的内层即热封层PE或CPP进行改进,以提高其阻隔性能。阻隔性能是考察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保护性质质量的重要项目,阻隔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品防潮性能的要求能否满足,直接关系到药品保存质量问题,因此,研究开发新的、性能更好的阻隔性能的膜材料是一项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PET-Al-PE药品包装复合膜的阻隔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由外向内依次设置PET防护层、Al阻隔层、PA阻隔层和PE热封层,>所述PA阻隔层的原料包括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氟碳表面活性剂;所述PE热封层的原料包括茂金属聚乙烯和乙丙共聚物;所述PA阻隔层用于与PE热封层的接触面涂覆有茂金属聚乙烯过渡层。进一步优选,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乙烯的摩尔分数为20%-30%,乙烯醇的摩尔分数为70%-80%。进一步优选,所述氟碳表面活性剂采用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进一步优选,所述PA阻隔层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00份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10份-25份,氟碳表面活性剂1份-5份。进一步优选,所述PE热封层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00份茂金属聚乙烯和5份-30份乙丙共聚物。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包括制备PA-PE复合膜的方法:步骤11:将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氟碳表面活性剂进行共混、熔融、挤出获得PA阻隔层;待PA阻隔层上用于与PE热封层接触的表面干燥至60%-80%时,喷涂茂金属聚乙烯涂料;步骤12:将茂金属聚乙烯和乙丙共聚物进行共混、熔融、挤出获得PE热封层;步骤13:将PA阻隔层与PE热封层通过胶粘剂粘合固定获得PA-PE复合膜。进一步优选,所述PA-PE膜层中,PA层的厚度、茂金属聚乙烯层的厚度和PE热封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0.1-0.3:1-4。进一步优选,所述胶粘剂的原料为聚氨酯粘接剂主剂、聚氨酯胶粘剂固化剂和乙丙共聚物助剂;且满足原料配比满足:聚氨酯粘接剂主剂:聚氨酯胶粘剂固化剂:乙丙共聚物助剂=1:0.2:0.05。进一步优选,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PET与铝箔通过第一胶粘剂复合得到PET-AL复合膜;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PET-Al复合膜通过第二粘接剂与通过制备PA-PE复合膜的方法获得的PA-PE复合膜复合;步骤3:固化。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目前,阻隔性能是考察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保护性质质量的重要项目,阻隔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品防潮性能的要求能否满足,直接关系到药品保存质量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对与药液直接接触的内层即热封层PE或CPP进行改进,以提高其阻隔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在Al箔层和PE层之间增设PA层以提高其阻隔性,且相应地优化了PE层组成成分、PA层组成成分、以及提供了一种新的PE层与PA层复合方法,以提高两者粘接性和PE层的热封性能,减少热封对PA层性能的影响,保障PE层与PA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的同时、提高阻隔性。PET是指聚酯材料,英文名为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俗称涤纶树脂;Al是指铝箔材料;PA是指就是聚酰胺,俗称尼龙,英文名称Polyamide;PE是指聚乙烯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由外向内依次设置PET防护层、Al阻隔层、PA阻隔层和PE热封层:所述PA阻隔层的原料包括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氟碳表面活性剂。其中,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乙烯的摩尔分数为22%-25%,乙烯醇的摩尔分数为75%-78%;氟碳表面活性剂采用全氟烷基醚醇胺盐型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原料按重量份计,为100份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18份,氟碳表面活性剂4份。所述PE热封层的原料包括茂金属聚乙烯和乙丙共聚物;原料按重量份计,为100份茂金属聚乙烯和15份乙丙共聚物。所述PA阻隔层用于与PE热封层的接触面涂覆有茂金属聚乙烯过渡层。该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获得:步骤1:将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氟碳表面活性剂进行共混、熔融、挤出获得PA阻隔层;待PA阻隔层上用于与PE热封层接触的表面干燥至60%-80%时,喷涂茂金属聚乙烯涂料;步骤2:将茂金属聚乙烯和乙丙共聚物进行共混、熔融、挤出获得PE热封层;步骤3:将PA阻隔层与PE热封层通过胶粘剂粘合固定获得PA-PE复合膜。PA-PE膜层中,PA层的厚度、茂金属聚乙烯层的厚度和PE热封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0.2:3。胶粘剂的原料为聚氨酯粘接剂主剂、聚氨酯胶粘剂固化剂和乙丙共聚物助剂;且满足原料配比满足:聚氨酯粘接剂主剂:聚氨酯胶粘剂固化剂:乙丙共聚物助剂=1:0.2:0.05;用乙酸乙酯调节粘合剂粘度于13S,上胶量控制在2.5g/m2。步骤4:将PET与铝箔通过第一胶粘剂复合得到PET-AL复合膜;第一粘接剂采用78%的聚氨酯粘接剂主剂GM8160和22%的聚氨酯胶粘剂固化剂GM8160B,采用乙酸乙酯调节粘度15PaS、上胶量控制为5.0g/m2。步骤5:将步骤1得到的PET-Al复合膜通过第二粘接剂与步骤3制备的PA-PE复合膜复合;第二粘接剂采用78%的聚氨酯粘接剂主剂GM8160和22%的聚氨酯胶粘剂固化剂GM8160B,采用乙酸乙酯调节粘度14PaS、上胶量控制为4.5g/m2。步骤6:固化。将复合膜在温度45±3℃的条件下固化96h。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PE热封层的原料按重量份计为10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由外向内依次设置PET防护层、Al阻隔层、PA阻隔层和PE热封层,其特征在于,/n所述PA阻隔层的原料包括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氟碳表面活性剂;/n所述PE热封层的原料包括茂金属聚乙烯和乙丙共聚物;/n所述PA阻隔层用于与PE热封层的接触面涂覆有茂金属聚乙烯过渡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由外向内依次设置PET防护层、Al阻隔层、PA阻隔层和PE热封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PA阻隔层的原料包括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氟碳表面活性剂;
所述PE热封层的原料包括茂金属聚乙烯和乙丙共聚物;
所述PA阻隔层用于与PE热封层的接触面涂覆有茂金属聚乙烯过渡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乙烯的摩尔分数为20%-30%,乙烯醇的摩尔分数为7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碳表面活性剂采用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A阻隔层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00份聚酰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10份-25份,氟碳表面活性剂1份-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热封层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100份茂金属聚乙烯和5份-30份乙丙共聚物。


6.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阻隔性PET-Al-PA-PE复合膜,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李倩孙碧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