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国圣专利>正文

一种普外医疗用手术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74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一种普外医疗用手术固定支架,包括C形基座,C形基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支撑板,纵向支撑板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C形基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横向支撑板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横向支撑板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筒,第三螺纹杆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端部固定连接弹性垫片,固定板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术拉钩,无需医护人员手持,即可将患者手术部位扩张的状态进行固定处理,进而便于医护人员腾出双手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医疗用手术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普外医疗用手术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在普外科临床手术过程中,为了使手术切口充分暴露在视野中,经常需要将手术切口进行扩张。目前,大多数采用的办法是使用手术拉钩协助扩张手术切口。但现有的手术拉钩无法方便的进行固定,需要医务人员把握进行固定,增加了手术的工作量,且手术拉钩的灵活性不够,不能适应不同的手术环境需求。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普外医疗用手术固定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医疗用手术固定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手术拉钩无法方便的进行固定,需要医务人员把握进行固定,增加了手术的工作量,且手术拉钩的灵活性不够,不能适应不同的手术环境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外医疗用手术固定支架,包括C形基座,所述C形基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C形基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筒,所述第一滑筒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第一滑槽内且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筒侧壁固定连接横向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撑板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横向支撑板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筒,所述第二滑筒侧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端部位于第二滑槽内且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弧形板侧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弧形板圆弧面滑动连接有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第三螺纹杆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端部固定连接弹性垫片,所述固定板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术拉钩。优选的,所述C形基座顶部开设有第一限制槽,所述横向支撑板开设有第二限制槽,所述第一螺纹杆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制环,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有第二限制环,所述第一限制环位于第一限制槽内且与之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限制环位于第二限制槽内且与之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C形基座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端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与弧形板的厚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头。优选的,所述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侧表面刻画有刻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该普外医疗用手术固定支架,无需医护人员手持,即可将患者手术部位扩张的状态进行固定处理,进而便于医护人员腾出双手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此外,该装置将患者手术部位扩张后固定的区域充分的暴露于外界,以便医护人员清晰的观察患者手术部位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主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主视角半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俯视角半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C形基座,2-纵向支撑板,3-第一滑槽,4-第一螺纹杆,5-第一滑筒,6-滑块,7-横向支撑板,8-第二滑槽,9-第二螺纹杆,10-第二滑筒,11-弧形板,12-第三滑槽,13-弹性垫片,14-第三螺纹杆,15-固定板,16-弹簧,17-手术拉钩,18-第一限制槽,19-第二限制槽,20-第一限制环,21-第二限制环,22-固定螺栓,23-橡胶垫片,24-螺纹头,25-刻度,26-螺纹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普外医疗用手术固定支架,包括C形基座1,C形基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支撑板2,纵向支撑板2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C形基座1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第一螺纹杆4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筒5,第一滑筒5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6,滑块6位于第一滑槽3内且与第一滑槽3滑动配合,第一滑筒5侧壁固定连接横向支撑板7,横向支撑板7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8,横向支撑板7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9,第二螺纹杆9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筒10,第二滑筒10侧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1,弧形板11端部位于第二滑槽8内且与第二滑槽8滑动配合,弧形板11侧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12,弧形板11圆弧面滑动连接有弹性垫片13,弹性垫片13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14,第三螺纹杆14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6,第三螺纹杆14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6,弹簧16端部固定连接弹性垫片13,固定板15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术拉钩17。其中,C形基座1顶部开设有第一限制槽18,横向支撑板7开设有第二限制槽19,第一螺纹杆4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制环20,第二螺纹杆9固定连接有第二限制环19,第一限制环20位于第一限制槽18内且与之滑动配合,第二限制环19位于第二限制槽19内且与之滑动配合,C形基座1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2,固定螺栓22端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23,第二滑槽8的宽度与弧形板11的厚度相同,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9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头24,横向支撑板7和纵向支撑板2侧表面刻画有刻度25。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根据患者的手术开口的位置,扭转固定螺栓22,使C形基座1的顶面到橡胶垫片23的距离为手术台床的厚度将C形基座1卡在手术后,拧紧固定螺栓22,将固定支架固定在手术台上,根据患者的胖瘦调节第一螺纹杆4,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一滑筒5沿纵向支撑板2的第一滑槽3内滑动,使得横向支撑板7位于手术开口位置的上方,主刀医师开刀后,根据开口的大小调节第二螺纹杆9,第二螺纹杆9转动带动弧形板11移动,由于第二螺纹杆9的第二限制环19将其限制在横向支撑板7,所以转动第二螺纹杆9使得第二套筒固定连接的弧形板11沿第二滑槽8滑动,根据刻度25调整合适位置后,将手术拉钩17挂到人体组织上,滑动弹性垫片13,调整组织的开口方向,进一步的拧动第三螺纹杆14连接的螺纹套26,组织的开口张大,由于拧紧的过程中弹簧16被压缩,弹簧16的张力作用到弧形板11上使得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医疗用手术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基座(1),所述C形基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支撑板(2),所述纵向支撑板(2)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C形基座(1)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筒(5),所述第一滑筒(5)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位于第一滑槽(3)内且与第一滑槽(3)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筒(5)侧壁固定连接横向支撑板(7),所述横向支撑板(7)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横向支撑板(7)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9),所述第二螺纹杆(9)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筒(10),所述第二滑筒(10)侧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端部位于第二滑槽(8)内且与第二滑槽(8)滑动配合,所述弧形板(11)侧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12),所述弧形板(11)圆弧面滑动连接有弹性垫片(13),所述弹性垫片(13)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14),所述第三螺纹杆(14)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6),所述第三螺纹杆(14)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端部固定连接弹性垫片(13),所述固定板(15)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术拉钩(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医疗用手术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基座(1),所述C形基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支撑板(2),所述纵向支撑板(2)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C形基座(1)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筒(5),所述第一滑筒(5)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位于第一滑槽(3)内且与第一滑槽(3)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筒(5)侧壁固定连接横向支撑板(7),所述横向支撑板(7)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横向支撑板(7)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9),所述第二螺纹杆(9)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筒(10),所述第二滑筒(10)侧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端部位于第二滑槽(8)内且与第二滑槽(8)滑动配合,所述弧形板(11)侧表面开设有第三滑槽(12),所述弧形板(11)圆弧面滑动连接有弹性垫片(13),所述弹性垫片(13)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14),所述第三螺纹杆(14)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6),所述第三螺纹杆(14)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端部固定连接弹性垫片(13),所述固定板(15)侧表面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圣
申请(专利权)人:周国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