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型双层随行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59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轻便型双层随行杯。轻便型双层随行杯具有外层杯体、内层杯体及杯盖;外层杯体,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内层杯体,能套设于外层杯体内,内侧壁面经搪瓷化处理后结合有一珐琅层;杯盖包括有盖体、快掀盖及封环,盖体能置入于环状阶梯部处,且顶面凹设倾斜面,其较低端处设有流出孔,快掀盖枢设于倾斜面顶面一侧,自由端对应于流出孔,能供控制流出孔流通与否用,封环嵌设于盖体底端,外端缘能抵顶环状阶梯部相应壁面;内层杯体套入外层杯体内后,内层杯体的外壁面与外层杯体内壁面,相互间并未贴合而形成间隔部,且间隔部内设有填充剂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便型双层随行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安全承装各种饮料的杯体结构,尤指一种轻便型双层随行杯。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紧凑忙碌,在饮食方面,考虑到装填与饮用的便利性、携带的方便性,并且因为环保意识抬头,许多人已开始使用随行杯。但是,一般的随行杯或者是能保温的随行杯,材质多为不锈钢所制,无法对抗食物多种化学性如酸碱或盐份等,在使用上限制很多,而且在刷洗清洁的过程中,不锈钢表层会出现刮痕,更不易清洁,容易滋生细菌。又,一般的盖体,携带外出饮用时,当另一手不便时,饮用上较为不便。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解决前述问题的轻便型双层随行杯,便成为本技术欲改进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耐酸碱成分的饮品,且盛装后还不会残留味道的轻便型双层随行杯。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为一种轻便型双层随行杯,所述轻便型双层随行杯,其具有一外层杯体、一内层杯体及一杯盖;所述外层杯体,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纳空间,杯身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所述内层杯体,其为金属杯体,且内部形成一承装空间,杯身亦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能套设于所述外层杯体内,内侧壁面经搪瓷化处理后结合有一珐琅层,而杯口处往外扩大形成一环状阶梯部、杯口端缘则还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唇部、杯底处设有一呈凸字型的扣合件,另所述环唇部底端还形成有一卡槽,所述卡槽能与所述外层杯体杯口端缘卡合;所述杯盖,其包括有一盖体、一快掀盖及一封环,所述盖体底端能置入于所述环状阶梯部处、以供封闭所述内层杯体的杯口,且顶面凹设有一倾斜面,而所述倾斜面的较低端处,设有一贯通的流出孔,所述快掀盖枢设于所述倾斜面顶面上,自由端对应于所述流出孔,并能通过枢转控制所述流出孔于开启、封闭两状态间作转换,所述封环嵌设于所述盖体底端,外端缘能抵顶所述环状阶梯部相应壁面;所述内层杯体,其套入所述外层杯体内后,所述内层杯体的外壁面与所述外层杯体内壁面,相互间并未贴合而形成一间隔部,且所述间隔部内设有填充剂体。更具体的是,所述内层杯体,其与所述珐琅层间,还设有下列之一:粗糙面、底漆。更具体的是,所述外层杯体,其杯底处还凹设有一补强穴;所述外层杯体,其对应于所述补强穴处,还设有一防滑垫。更具体的是,所述外层杯体,其是为非金属杯体;所述内层杯体,其是为不锈钢杯体;所述填充剂体,其还是为聚氨酯。更具体的是,所述外层杯体,其杯口端缘与所述卡槽卡合处,还相应凸设有一阶梯槽部及一卡设于所述阶梯槽部与所述卡槽间的防漏环;所述防漏环,其还是为硅胶制环体;所述外层杯体,其内侧表面还设有一由下至上、依序锯齿状的勾合部。更具体的是,所述盖体,其对应于所述封环处,还相应凹设有一环状嵌槽,而顶端邻近于所述流出孔的外缘处,还凸设有一定位凸条,另对应于所述快掀盖枢转处,还开设有一通气孔;所述快掀盖,其自由端处还呈鹅颈状,末端内侧相应于所述定位凸条,还凸设有一能供定位所述快掀盖用的卡条。更具体的是,所述快掀盖,其鹅颈端外表面外侧处,还凸设有一省力片体,而自由端对应于所述流出孔处,还嵌设有一能供封闭所述流出孔、所述通气孔用的弹性封块。更具体的是,所述倾斜面,其对应于所述快掀盖处,还相应凹设有一容槽部,而相应于所述快掀盖枢接端处,还凸设有一缓冲块部;所述快掀盖,其鹅颈端外表面内侧处,还凸设有一定位片体;所述盖体,其顶端远离于所述流出孔的外缘处,还凸设有一能与所述定位片体配合的第一定位块。更具体的是,所述快掀盖,其与所述弹性封块嵌接处,还由枢接端处往自由端方向,依序设有一呈V字形的第二嵌接槽及一第二定位块;所述弹性封块,其对应于所述流出孔处,还凸设有一第一封块,而对应于所述通气孔处,还凸设有一第二封块,另相应于所述第二嵌接槽处,还凸设有一嵌接块,且对应于所述第二定位块处,还凹设有一第一嵌接槽。更具体的是,所述外层杯体,其杯身表面上,还设有一造型止滑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效果如下所示:第一点:本技术中,通过外层杯体及内层杯体的应用配合,配合填充剂体,具备有一定的保温、隔热能力,通过珐琅层的应用,能达到安全无毒、耐酸碱的效果,而且在承装各种饮料后,味道不会残留,并且在刷洗时,更抗磨损耐用,让表面不易被刮伤,避免细菌滋生。第二点:本技术中,通过环唇部的应用,能让外层杯体与内层杯体套合更稳固,更不容易进水,并有效地保护外层杯体的杯口端缘,而勾合部和扣合件的应用,能配合填充剂体,让外层杯体与内层杯体更加稳固地结合。第三点:本技术中,通过卡槽的应用,以供内层杯体能配合不同造型的外层杯体,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应用选择,另外通过阶梯槽部与防漏环的应用,配合卡槽,降低液体渗透的机率。第四点:通过杯盖的应用,利用盖体、快掀盖及封环的配合,让杯盖能快速配合外层杯体与内层杯体,不用担心内容物会发生泄漏,让消费者能安心携带,利用快掀盖的设计,能方便使用者饮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内层杯体以第一形态实施时的A部分剖面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内层杯体以第二形态实施时的A部分剖面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层杯体315通气孔11容纳空间316第一定位块12补强穴32快掀盖13阶梯槽部321卡条14防漏环322省力片体15勾合部323弹性封块16造型止滑部3231第一封块2内层杯体3232第二封块21承装空间3233嵌接块22环状阶梯部3234第一嵌接槽23环唇部324定位片体231卡槽325第二嵌接槽24扣合件326第二定位块3杯盖33封环31盖体4防滑垫311倾斜面100轻便型双层随行杯3111容槽部10珐琅层3112缓冲块部20填充剂体312流出孔D间隔部313环状嵌槽2a粗糙面314定位凸条2b底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图中揭示出,为一种轻便型双层随行杯,所述轻便型双层随行杯100,其具有一外层杯体1、一内层杯体2及一杯盖3;所述外层杯体1,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纳空间11,杯身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所述内层杯体2,其为金属杯体,且内部形成一承装空间21,杯身亦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能套设于所述外层杯体1内,内侧壁面经搪瓷化处理后结合有一珐琅层10,而杯口处往外扩大形成一环状阶梯部22、杯口端缘则还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唇部23、杯底处设有一呈凸字型的扣合件24,另所述环唇部23底端还形成有一卡槽23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便型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n轻便型双层随行杯(100),其具有一外层杯体(1)、一内层杯体(2)及一杯盖(3);/n所述外层杯体(1),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纳空间(11),杯身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n所述内层杯体(2),其为金属杯体,且内部形成一承装空间(21),杯身亦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能套设于所述外层杯体(1)内,内侧壁面经搪瓷化处理后结合有一珐琅层(10),而杯口处往外扩大形成一环状阶梯部(22)、杯口端缘则还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唇部(23)、杯底处设有一呈凸字型的扣合件(24),另所述环唇部(23)底端还形成有一卡槽(231),所述卡槽(231)能与所述外层杯体(1)杯口端缘卡合;/n所述杯盖(3),其包括有一盖体(31)、一快掀盖(32)及一封环(33),所述盖体(31)底端能置入于所述环状阶梯部(22)处、以供封闭所述内层杯体(2)的杯口,且顶面凹设有一倾斜面(311),而所述倾斜面(311)的较低端处,设有一贯通的流出孔(312),所述快掀盖(32)枢设于所述倾斜面(311)顶面上,自由端对应于所述流出孔(312),并能通过枢转控制所述流出孔(312)于开启、封闭两状态间作转换,所述封环(33)嵌设于所述盖体(31)底端,外端缘能抵顶所述环状阶梯部(22)相应壁面;/n所述内层杯体(2),其套入所述外层杯体(1)内后,所述内层杯体(2)的外壁面与所述外层杯体(1)内壁面,相互间并未贴合而形成一间隔部(D),且所述间隔部(D)内设有填充剂体(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便型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
轻便型双层随行杯(100),其具有一外层杯体(1)、一内层杯体(2)及一杯盖(3);
所述外层杯体(1),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纳空间(11),杯身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
所述内层杯体(2),其为金属杯体,且内部形成一承装空间(21),杯身亦呈上宽下窄呈渐缩状,能套设于所述外层杯体(1)内,内侧壁面经搪瓷化处理后结合有一珐琅层(10),而杯口处往外扩大形成一环状阶梯部(22)、杯口端缘则还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唇部(23)、杯底处设有一呈凸字型的扣合件(24),另所述环唇部(23)底端还形成有一卡槽(231),所述卡槽(231)能与所述外层杯体(1)杯口端缘卡合;
所述杯盖(3),其包括有一盖体(31)、一快掀盖(32)及一封环(33),所述盖体(31)底端能置入于所述环状阶梯部(22)处、以供封闭所述内层杯体(2)的杯口,且顶面凹设有一倾斜面(311),而所述倾斜面(311)的较低端处,设有一贯通的流出孔(312),所述快掀盖(32)枢设于所述倾斜面(311)顶面上,自由端对应于所述流出孔(312),并能通过枢转控制所述流出孔(312)于开启、封闭两状态间作转换,所述封环(33)嵌设于所述盖体(31)底端,外端缘能抵顶所述环状阶梯部(22)相应壁面;
所述内层杯体(2),其套入所述外层杯体(1)内后,所述内层杯体(2)的外壁面与所述外层杯体(1)内壁面,相互间并未贴合而形成一间隔部(D),且所述间隔部(D)内设有填充剂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型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杯体(2),其与所述珐琅层(10)间设有下列之一:粗糙面(2a)、底漆(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便型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杯体(1),其杯底处凹设有一补强穴(12);
所述外层杯体(1),其对应于所述补强穴(12)处,还设有一防滑垫(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便型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杯体(1),其为非金属杯体;
所述内层杯体(2),其为不锈钢杯体;
所述填充剂体(20),其为聚氨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便型双层随行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杯体(1),其杯口端缘与所述卡槽(231)卡合处,还相应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锋
申请(专利权)人:保丽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