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58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壳体铸造过程半固态金属流动性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压铸管、进液管和稳压管,压铸管呈竖直安装布置,压铸管的中间段连接呈水平的进液管,进液管内设置通过压铸机构驱动的进液活塞,稳压管的上端与压铸管的下端联通,稳压管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稳压活塞;还包括储液炉,储液炉内设置坩埚,坩埚的外周设置加热装置,坩埚通过压力管与稳压管联通,坩埚内还设置用于向稳压管输送液态金属的泵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流道当中的余量液态合金进行加热,维持流道当中的温度,维持半固态压铸过程中铝合金液的流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在提倡的环保、节能、绿色生态地球的趋势,电动汽车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越来越壮大,应用越来越广泛。新能源汽车技术当中,对于新能源电动机的研发较少,新能源汽车电机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性能,就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满足长时间连续工作,以及长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使用寿命,以及车辆数十万公里的连续行驶要求;为了达到更高的电动机性能要求,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往往采用更加坚实的壳体,往往采用较厚的铝合金材料铸造而成,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的性能,能够减小电机壳体的壁厚,并在壳体内部预布置冷却管路,达到电机运行过程中散热的要求。目前新能源电机部件在铸造过程中,通常采用目前通用的铸造设备进行生产,无法满足汽车动力电机的使用要求,铸造的铝水当中可能存在杂质,生产所得的铝合金壳体当中存在起泡、砂眼等缺陷;尤其是对于电机的壳体而言,其起到对电机的主要保护和支撑,一旦该缺陷存在壳体的较薄或负载较高的位置,将直接影响车辆整体的行驶安全性。为了提升新能源电机的整体机械性能,其主要支撑部件通常采用半固态的压铸方式进行铸造,能够减少其凝固收缩,提高壳体的力学性能;但是半固态压铸过程中,对于压铸过程的温度控制更为重要,传统的压铸过程中,铝合金液加热到流道当中进行压铸,在每次压铸过程中,在压铸流道内会存留一部分原料金属余液,加工间隔,在该部分余液会在产生热量的散发,其与新的金属原料融合后,导致整体的温度下降,导致半固态金属液的流动性进一步下降,影响壳体的压铸过程。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能够对流道当中的余量液态合金进行加热,维持流道当中的温度,维持半固态压铸过程中铝合金液的流动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包括压铸管、进液管和稳压管,压铸管呈竖直安装布置,所述压铸管的中间段连接呈水平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内设置通过压铸机构驱动的进液活塞,所述稳压管的上端与压铸管的下端联通,所述稳压管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稳压活塞;还包括储液炉,所述储液炉内设置坩埚,坩埚的外周设置加热装置,所述坩埚通过压力管与稳压管联通,所述坩埚内还设置用于向稳压管输送液态金属的泵送机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送机构包括坩埚的内部的压力筒,所述压力筒呈上端敞开的圆柱状结构,下端位置连接一压力管,压力管向上延伸与稳压管的上端位置,所述压力筒靠近上端的侧壁上设置进口,所述压力筒内设置通过动力机构推动增压塞。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压管内稳压活塞的上端面为活塞斜面二,所述活塞斜面二朝稳压管与压力管相连筒的一侧倾斜,稳压活塞的位于最上端位置时,稳压活塞上活塞斜面二的最下端位于压力管的接口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力管上设置用于开闭的浮锁机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锁机构包括套筒、升降杆以及伸缩杆,所述套筒与压力管交叉联通,所述升降杆插入套筒当中,升降杆杆径与套筒的内径相滑动适配,用于封堵压力管;所述升降杆上开设导液孔,当升降杆的导液孔移动至压力管接头的位置,能够将压力管接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的下端安装伸缩杆,伸缩杆的伸缩端伸入套筒与升降杆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压活塞通过推动机构推动升降,所述推动机构包括通过液压杆驱动升降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与增压塞之间连接实现同步升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炉的上部安装两个导杆一,所述导杆一上升降滑动连接增压板,所述增压板通过增压杆与增压塞固定连接;增压板和推动板之间通过滑杆二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二通过滑套二滑动导向。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铸管的外周设置保温加热装置一,进液管的外周设置保温加热装置二,稳压管的外部设置电磁搅拌装置,所述进液管与压铸管的连接处形成向压铸管方向倾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储液炉循能够循环对压铸流道当中暂存的余量技术进行加热,使其中的铝液维持的相对恒定的温度,在加热的同时能够对铝液进行电瓷搅拌,减少铝合金液当中晶枝的凝结,维持铝液当中的流动性;通过稳压活塞与增压管的配合,通过重力重力的作用,稳压管、压铸管以及进液管当中的铝合金水均能够回流至坩埚当中,将压铸流道当中的铝水排空,而后在重新注入熔融的高温金属液,不仅确保压铸过程中原料金属液的充足,又能够维持流道内金属也的相对恒定稳定,从而确保的压铸过程中金属的流动性,提高压铸生产后电机壳体具有良好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壳体铸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流道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液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推杆和转向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机构与压铸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储液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座机构与模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架;101、工作台;102、压铸台;103、压力机构;104、合模锁机构;2、模座机构;201、安装座;202、进液口;203、锥形面一;204、出液口;205、支撑阶;206、过滤网;207、锥形面二;208、支撑套;209、限位孔;210、限位滑杆;211、限位块;212、挡环;213、限位弹簧;3、压铸管;301、保温加热装置一;302、锥形面三;4、进液管;401、进液活塞;402、保温加热装置二;403、活塞斜面一;404、缺口;405、压铸推杆;406、转向套;407、螺旋槽;408、导向凸起一;409、推动套;410、导向凸起二;411、导向滑槽二;412、导向滑槽一;5、稳压管;501、稳压活塞;502、电磁搅拌装置一;503、活塞斜面二;504、螺套;505、导向筋;506、螺杆;6、压铸机构;601、接头一;602、接头二;7、储液炉;701、坩埚;702、压力筒;703、压力管;704、增压塞;705、增压杆;706、进口;707、增压板;708、导杆一;709、滑套一;710、加热装置;711、保温加热装置三;712、滑套二;713、滑杆二;8、浮锁机构;801、套筒;802、升降杆;803、推动斜面;804、导液孔;805、支撑弹簧;806、支撑塞;807、伸缩杆;9、推动机构;901、液压杆;902、推动板;903、支撑座;904、深沟球轴承;905、固定块;906、推力轴承;907、从动齿轮;908、主动齿轮;909、伺服电机;10、压铸模具;1001、浇口;1002、锥形面四。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铸管(3)、进液管(4)和稳压管(5),压铸管(3)呈竖直安装布置,所述压铸管(3)的中间段连接呈水平的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内设置通过压铸机构(6)驱动的进液活塞(401),所述稳压管(5)的上端与压铸管(3)的下端联通,所述稳压管(5)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稳压活塞(501);还包括储液炉(7),所述储液炉(7)内设置坩埚(701),坩埚(701)的外周设置加热装置(710),所述坩埚(701)通过压力管(703)与稳压管(5)联通,所述坩埚(701)内还设置用于向稳压管(5)输送液态金属的泵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铸管(3)、进液管(4)和稳压管(5),压铸管(3)呈竖直安装布置,所述压铸管(3)的中间段连接呈水平的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内设置通过压铸机构(6)驱动的进液活塞(401),所述稳压管(5)的上端与压铸管(3)的下端联通,所述稳压管(5)的内部设置有可升降调节的稳压活塞(501);还包括储液炉(7),所述储液炉(7)内设置坩埚(701),坩埚(701)的外周设置加热装置(710),所述坩埚(701)通过压力管(703)与稳压管(5)联通,所述坩埚(701)内还设置用于向稳压管(5)输送液态金属的泵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机构包括坩埚(701)的内部的压力筒(702),所述压力筒(702)呈上端敞开的圆柱状结构,下端位置连接一压力管(703),压力管(703)向上延伸与稳压管(5)的上端位置,所述压力筒(702)靠近上端的侧壁上设置进口(706),所述压力筒(702)内设置通过动力机构推动增压塞(7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管(5)内稳压活塞(501)的上端面为活塞斜面二(503),所述活塞斜面二(503)朝稳压管(5)与压力管(703)相连筒的一侧倾斜,稳压活塞(501)的位于最上端位置时,稳压活塞(501)上活塞斜面二(503)的最下端位于压力管(703)的接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管(703)上设置用于开闭的浮锁机构(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驱动部件的压铸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