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易穿戴耳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易穿戴耳环,包括耳环本体,耳环本体包括有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第二圆环套设在第一圆环内,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上均开设有花纹;第一圆环开设有缺口;缺口的两端开设有挂钩组,挂钩组分别为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之间套设有一套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通过在耳环上开设一个缺口,使得耳环方便使用者穿戴,设计一套简单有效且美观的闭合机构,能够进一步减轻耳环的自重,防止耳环过重戴的过久对耳多在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易穿戴耳环
本技术涉及新型易穿戴耳环
,尤其是一种新型易穿戴耳环。
技术介绍
耳环又称耳坠,是古时候女子的饰物之一,常戴在耳朵的饰品。而在古代,耳环又称为珥、珰。在材料上,耳环都是金属为主,也有些可能是石头、木、或其他相似的硬物料。而现今,也有用塑料作为材料的耳环。虽说现代装扮开放,不管男女都可以佩戴耳环,但习惯于并喜欢佩戴耳环的现今还是女性比较多;传统的耳环,目前还不方便穿戴,即使有部分所谓的易穿戴耳环,为了方便穿戴利用一些机构将其结构复杂化,甚至是在穿戴过程中极易损伤耳朵,影响美观程度的同时又为耳环本身增加了重量,使得佩戴者的耳朵需要承受更多重量,长此以往下去对耳朵是极其不利的;如何让耳环变得易穿戴的同时又不会过多的增加其自重,是当下需要结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易穿戴耳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传统耳环不易穿戴以及部分易穿戴耳环的结构过于复杂增加自重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易穿戴耳环,包括耳环本体,耳环本体包括有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第二圆环套设在第一圆环内,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上均开设有花纹;第一圆环开设有缺口;缺口的两端开设有挂钩组,挂钩组分别为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之间套设有一套环。进一步的,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的材质为亚克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的耳环往往采用金属等材质,其密度较大,自重也就大,对佩戴者来说是极为不利的,部分佩戴者还会对金属过敏,亚克力材质其密度较低,故自重较为金属来说轻得多,同时亚克力有极佳透明度,无色透明有机玻璃板材,透光率达92%以上,优良的耐候性,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很强,即使长时间在日光照射、风吹雨淋也不会使其性能发生改变。进一步的,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均向第一圆环的圆心一侧向内弯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的耳环为了使佩戴者方便佩戴,往往开设有较为尖锐的端头,方便插入耳洞,这样虽然快捷,但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佩戴者出现摔倒等情况,其端头极有可能对佩戴者造成损伤,故设计一个向圆心内部弯曲的挂钩,在实现其挂钩作用的同时又是一个圆润的端头方便佩戴者插入耳洞,同时也能进一步避免意外导致端头对佩戴者造成损伤。进一步的,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的勾尖均开设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能够使得佩戴者拥有较佳的佩戴体验,故设置一个倒角,方便其插入与取出耳洞时能够减少痛感或更加顺滑的取出。进一步的,第一圆环上的挂钩组开设的方向为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挂钩组的方向朝外侧可以使得套环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且朝向外侧可以进一步避免套环和挂钩组与耳朵发生接触,提升佩戴者的佩戴体验。进一步的,套环为编织弹性套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弹性套环质量轻且寿命长,能够在保障耳环不掉落的情况下避免其质量过大影响佩戴体验,且能够轻易的从挂钩上取下,方便佩戴者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技术,对传统的耳环进行改进,通过在耳环上开设一个缺口,使得耳环方便使用者穿戴。2、该技术,对传统的耳环进行改进,设计一套简单有效且美观的闭合机构,能够进一步减轻耳环的自重,防止耳环过重戴的过久对耳多在成损伤。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耳环本体;101、第一圆环;102、第二圆环;2、缺口;3、挂钩组;301、第一挂钩;302、第二挂钩;303、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考图1-图2,一种新型易穿戴耳环,包括耳环本体1,耳环本体1包括有第一圆环101和第二圆环102,第二圆环102套设在第一圆环101内,第一圆环101与第二圆环102上均开设有花纹;第一圆环101开设有缺口2;缺口2的两端开设有挂钩组3,挂钩组3分别为第一挂钩301和第二挂钩302,第一挂钩301与第二挂钩302之间套设有一套环303。参考图1和图2,第一圆环101与第二圆环102的材质为亚克力,传统的耳环往往采用金属等材质,其密度较大,自重也就大,对佩戴者来说是极为不利的,部分佩戴者还会对金属过敏,亚克力材质其密度较低,故自重较为金属来说轻得多,同时亚克力有极佳透明度,无色透明有机玻璃板材,透光率达92%以上,优良的耐候性,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很强,即使长时间在日光照射、风吹雨淋也不会使其性能发生改变。参考图1和图2,第一挂钩301与第二挂钩302均向第一圆环101的圆心一侧向内弯曲,传统的耳环为了使佩戴者方便佩戴,往往开设有较为尖锐的端头,方便插入耳洞,这样虽然快捷,但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佩戴者出现摔倒等情况,其端头极有可能对佩戴者造成损伤,故设计一个向圆心内部弯曲的挂钩,在实现其挂钩作用的同时又是一个圆润的端头方便佩戴者插入耳洞,同时也能进一步避免意外导致端头对佩戴者造成损伤。参考图1和图2,第一挂钩301与第二挂钩302的勾尖均开设有倒角,为了进一步能够使得佩戴者拥有较佳的佩戴体验,故设置一个倒角,方便其插入与取出耳洞时能够减少痛感或更加顺滑的取出。参考图1和图2,第一圆环101上的挂钩组3开设的方向为外侧,将挂钩组3的方向朝外侧可以使得套环303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且朝向外侧可以进一步避免套环303和挂钩组3与耳朵发生接触,提升佩戴者的佩戴体验。参考图1和图2,套环303为编织弹性套环303,编织弹性套环303质量轻且寿命长,能够在保障耳环不掉落的情况下避免其质量过大影响佩戴体验,且能够轻易的从挂钩上取下,方便佩戴者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易穿戴耳环,包括耳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环本体(1)包括有第一圆环(101)和第二圆环(102),所述第二圆环(102)套设在所述第一圆环(101)内,所述第一圆环(101)与所述第二圆环(102)上均开设有花纹;所述第一圆环(101)开设有缺口(2);所述缺口(2)的两端开设有挂钩组(3),所述挂钩组(3)分别为第一挂钩(301)和第二挂钩(302),所述第一挂钩(301)与第二挂钩(302)之间套设有一套环(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易穿戴耳环,包括耳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环本体(1)包括有第一圆环(101)和第二圆环(102),所述第二圆环(102)套设在所述第一圆环(101)内,所述第一圆环(101)与所述第二圆环(102)上均开设有花纹;所述第一圆环(101)开设有缺口(2);所述缺口(2)的两端开设有挂钩组(3),所述挂钩组(3)分别为第一挂钩(301)和第二挂钩(302),所述第一挂钩(301)与第二挂钩(302)之间套设有一套环(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易穿戴耳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101)与所述第二圆环(10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晟绚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