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凤云专利>正文

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39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属于粉尘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架,滤气箱,搅拌组件,滤水组件,所述支架包括立杆和平台板,所述平台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立杆顶端,所述滤气箱包括第一壳体、废气管、出气管和支座,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平台板下方,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支座顶部,所述废气管贯穿于所述支座和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出气管连通于所述第一壳体顶部,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辊轴和叶桨,所述电机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滤水组件包括第二壳体、水泵、过滤件和回水管,该装置通过让废气从多个出口排出,持续搅动水,让废气与水得到充分接触,循环过滤水,降低粉尘的浓度,提高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尘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化工生产过程中,周围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工人长时间在含有大量粉尘的环境中工作会影响到工人的身体健康,含有大量粉尘的空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影响空气的质量,所以需要经过处理才可以排放,目前的粉尘处理装置一般采用过水法过滤粉尘,即将废气通过过水处理,水将废气中的粉尘吸收,再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出,但是这类方法随着过滤时间的进行,水中的粉尘浓度变高,过滤效果逐渐变低,而且一些难溶于水的固体粉尘如:塑料颗粒粉尘、石料粉尘等容易堆积在废气的进口处,造成拥堵,不利于废气的流通,废气不能充分与水接触,过滤效果变低。如何专利技术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旨在改善化工粉尘过滤效果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包括支架、滤气箱、搅拌组件和滤水组件。所述支架包括立杆和平台板,所述平台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立杆顶端。所述滤气箱包括第一壳体、废气管、出气管和支座,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平台板下方,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支座顶部,所述废气管贯穿于所述支座和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出气管连通于所述第一壳体顶部。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辊轴和叶桨,所述电机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顶部外侧,所述辊轴为空心管,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辊轴传动连接,所述辊轴顶部封口,所述辊轴顶部转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顶部内侧,所述辊轴底部密封转动安装有连通块,所述连通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底部内侧,所述辊轴与所述废气管通过所述连通块连通,所述叶桨为空心管,所述叶桨一端与所述辊轴侧壁连通,所述叶桨周侧开设有气孔。所述滤水组件包括第二壳体、水泵、过滤件、回水管、固定分隔板、沉淀机构和放水阀门,所述第二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平台板顶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二壳体内部分隔成左空腔和右空腔,所述固定分隔板固定设置在右空腔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沉淀机构设置在固定分隔板的下端,所述放水阀门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右侧壁底部,所述隔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左空腔与所述右空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壳体底部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右空腔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左空腔底部,所述回水管一端设置于所述过滤件底部内,所述回水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顶部连通;所述沉淀机构包括固定在右空腔底部的滑行轨道,所述滑行轨道的上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滑行槽,所述固定分隔板底部设置在滑行槽内,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位于滑行槽的右侧开设有槽口,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位于滑行槽的左侧开设有多组出水孔,所述活动板的外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置有拉把,所述封盖的侧边设置有旋转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立杆底端固定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环形阵列与所述立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座包括支撑板和支撑块,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块顶部,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顶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材质为活性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将所述出水管夹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右空腔内对应所述出水管的位置设置有稳流块,所述稳流块顶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稳流块镂空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和外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从上至下依次为冲刷层、过滤层和吸收层,所述回水管一端设置于吸收层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冲刷层材质为砾石和鹅卵石混合,所述过滤层材质为粗砂,所述吸收层材质为活性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使用时,废气通过废气管进入辊轴,再经过叶桨进入第一壳体内部,第一壳体内部装有适量的水,电机带动叶桨转动带动水搅动,废气从多个出口排出加上搅动的水可以让废气与水得到充分的接触,提高过滤效果,打开水泵将含有粉尘的水抽进右空腔沉淀,沉淀后的水经第一通孔排入左空腔,经过过滤件过滤后重新排入第一壳体,降低第一壳体中水的粉尘浓度,提高过滤效果,该装置通过让废气从多个出口排出,持续搅动水,让废气与水得到充分接触,循环过滤水,降低水中粉尘的浓度,提高过滤效果,需要清理沉淀时,避免沉淀饱和,循环过滤水无法再吸收粉尘,通过放水阀门放水后,转动旋转块,抽动拉把,打开封盖,使活动板在滑行轨道上移动出来,将容纳腔中的沉淀清理掉,再安装回去,清理方便快捷,避免过多的沉淀累积下来影响循环水的除尘效果。2.出气管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材质为活性炭,过滤板设置有多块,活性炭有着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的吸收气体中残留的粉尘,多层过滤板平行设置让气体中的粉尘得到充分吸收。3.右空腔内对应所述出水管的位置设置有稳流块,稳流块顶部与第二壳体顶部内侧固定连接,稳流块镂空设置,出水管中的水冲向稳流块时,部分水从镂空中间穿过,部分水被挡下,分散了水流的冲击力,保持右空腔中水的稳定,增强其沉淀效果。4.叶桨周侧开设有气孔,多个气孔均匀分布于叶桨周侧,让废气从多个出口排出,气孔随着叶桨搅动,再搅动水的同时,也让废气的排出口一直处于变动状态,不会造成出现粉尘堆积于废气出口的情况,让废气与水得到充分的接触,提高过滤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滤气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叶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滤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沉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第二壳体的后视图。图中:100-支架;110-立杆;111-支腿;120-平台板;200-滤气箱;210-第一壳体;220-废气管;230-出气管;231-过滤板;240-支座;241-支撑板;2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100),所述支架(100)包括立杆(110)和平台板(120),所述平台板(120)固定安装于所述立杆(110)顶端;/n滤气箱(200),所述滤气箱(200)包括第一壳体(210)、废气管(220)、出气管(230)和支座(240),所述支座(240)设置于所述平台板(120)下方,所述第一壳体(210)固定安装于所述支座(240)顶部,所述废气管(220)贯穿于所述支座(240)和所述第一壳体(210),所述出气管(230)连通于所述第一壳体(210)顶部;/n滤水组件(400),所述滤水组件(400)包括第二壳体(410)、水泵(420)、过滤件(430)、回水管(440)、固定分隔板(460)、沉淀机构(470)和放水阀门(480),所述第二壳体(410)固定安装于所述平台板(120)顶部,所述第二壳体(410)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411),所述隔板(411)将第二壳体(410)内部分隔成左空腔(412)和右空腔(413),所述固定板(460)固定设置在右空腔(413)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沉淀机构(470)设置在固定分隔板(460)的下端,所述放水阀门(480)设置在第二壳体(410)的右侧壁底部,所述隔板(411)开设有第一通孔(4111),所述左空腔(412)与所述右空腔(413)通过所述第一通孔(4111)连通,所述水泵(420)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421),所述进水管(421)与所述第一壳体(210)底部连通,所述水泵(420)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422),所述出水管(422)与所述右空腔(413)连通,所述过滤件(430)设置于所述左空腔(412)底部,所述回水管(440)一端设置于所述过滤件(430)底部内,所述回水管(440)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210)顶部连通;/n所述沉淀机构(470)包括固定在右空腔(413)底部的滑行轨道(474),所述滑行轨道(474)的上端设置有滑块(472),所述滑块(472)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板(471),所述活动板(47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473),所述活动板(471)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滑行槽(476),所述固定分隔板(460)底部设置在滑行槽(476)内,所述活动板(471)的上表面位于滑行槽(476)的右侧开设有槽口(475),所述活动板(471)的上表面位于滑行槽(476)的左侧开设有多组出水孔(477),所述活动板(471)的外端设置有封盖(478),所述封盖(478)上设置有拉把(479),所述封盖(478)的侧边设置有旋转块(47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0),所述支架(100)包括立杆(110)和平台板(120),所述平台板(120)固定安装于所述立杆(110)顶端;
滤气箱(200),所述滤气箱(200)包括第一壳体(210)、废气管(220)、出气管(230)和支座(240),所述支座(240)设置于所述平台板(120)下方,所述第一壳体(210)固定安装于所述支座(240)顶部,所述废气管(220)贯穿于所述支座(240)和所述第一壳体(210),所述出气管(230)连通于所述第一壳体(210)顶部;
滤水组件(400),所述滤水组件(400)包括第二壳体(410)、水泵(420)、过滤件(430)、回水管(440)、固定分隔板(460)、沉淀机构(470)和放水阀门(480),所述第二壳体(410)固定安装于所述平台板(120)顶部,所述第二壳体(410)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411),所述隔板(411)将第二壳体(410)内部分隔成左空腔(412)和右空腔(413),所述固定板(460)固定设置在右空腔(413)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沉淀机构(470)设置在固定分隔板(460)的下端,所述放水阀门(480)设置在第二壳体(410)的右侧壁底部,所述隔板(411)开设有第一通孔(4111),所述左空腔(412)与所述右空腔(413)通过所述第一通孔(4111)连通,所述水泵(420)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421),所述进水管(421)与所述第一壳体(210)底部连通,所述水泵(420)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422),所述出水管(422)与所述右空腔(413)连通,所述过滤件(430)设置于所述左空腔(412)底部,所述回水管(440)一端设置于所述过滤件(430)底部内,所述回水管(440)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210)顶部连通;
所述沉淀机构(470)包括固定在右空腔(413)底部的滑行轨道(474),所述滑行轨道(474)的上端设置有滑块(472),所述滑块(472)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板(471),所述活动板(47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473),所述活动板(471)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滑行槽(476),所述固定分隔板(460)底部设置在滑行槽(476)内,所述活动板(471)的上表面位于滑行槽(476)的右侧开设有槽口(475),所述活动板(471)的上表面位于滑行槽(476)的左侧开设有多组出水孔(477),所述活动板(471)的外端设置有封盖(478),所述封盖(478)上设置有拉把(479),所述封盖(478)的侧边设置有旋转块(47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230)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231),所述过滤板(231)材质为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组件(300),所述搅拌组件(300)包括电机(310),辊轴(320)和叶桨(330),所述电机(310)底部安装有固定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凤云
申请(专利权)人:唐凤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