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绍芹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护定位装置的输液港扎针防刺伤固定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32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定位装置的输液港扎针防刺伤固定器,包括框架、防刺伤控距装置、横架、螺纹板、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一螺母、脚架、固定螺丝、吸盘、第一带架、第一绑带、第二绑带、防滑垫、子魔术贴、母魔术贴和第二带架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吸盘可以固定装置通过调节脚架来使得装置置于最佳角度和位置能更加准确的进行扎刺防止刺偏或者刺斜,通过设置了导热片可以在输液时给药液加温时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得到提升;还设置了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可以自由控制输液时药液的流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定位装置的输液港扎针防刺伤固定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定位装置的输液港扎针防刺伤固定器。
技术介绍
输液港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的一种医疗器械。通常在输液港的使用时医护人员都将注射针直接插入病患的输液港输液装置内来达到注射药液的工作,经常会出现注射针刺偏或者刺斜的问题,影响药物输入的使用,严重的用力过猛可能会刺穿输液港装置本体造成器具的破坏影响使用,更严重的将会刺入患者肌肤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使得在进行输液港输液工作时需要较强的经验,限制了大部分医护人员的使用,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技术来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定位装置的输液港扎针防刺伤固定器,解决了输液港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射针刺偏或者刺斜的问题,影响药物输入的使用,严重的用力过猛可能会刺穿输液港装置本体造成器具的破坏影响使用,更严重的将会刺入患者肌肤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使得在进行输液港输液工作时需要较强的经验,限制了大部分医护人员的使用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定位装置的输液港扎针防刺伤固定器,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框架、防刺伤控距装置、横架、螺纹板、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一螺母、脚架、固定螺丝、吸盘、第一带架、第一绑带、第二绑带、防滑垫、子魔术贴、母魔术贴和第二带架;所述框架内侧连接有防刺伤控距装置;所述框架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板;所述螺纹板有四个,呈对角结构分布;所述螺纹板外侧均设有横架;所述横架与螺纹板之间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横架外侧端均铰接有脚架;所述脚架与横架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顶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脚架下端均铰接有吸盘;所述吸盘与脚架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所述防刺伤控距装置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带架;所述第一带架上铰接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顶端下表面设有子魔术贴;所述防刺伤控距装置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架;所述第二带架上铰接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上表面设有母魔术贴;所述防刺伤控距装置底连接有防滑垫。作为优选,所述防刺伤控距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上套、插针口、连接带、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固定装置、中层管、电源、电线、导热片、竖隔板、滑块、硅胶隔层、丝杆、过液管、旋钮、锥形齿轮、联动块、螺纹孔、无损伤针、下套、限位板、限位块、第三螺栓和第二螺母;所述上套下端固定连通有中层管,所述中层管下端固定连通有下套;所述中层管固定连接在框架内侧;所述下套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带架,所述下套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带架,所述下套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上套上表面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左侧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固定连接在上套上表面上,所述连接带上端连接有输液管流量调节器;所述上套腔室内设有插针口;所述中层管腔室内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上端连接有导热片;所述中层管腔室内右侧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上端铰接在上套下表面上,所述丝杆下端铰接在中层管腔室内底部;所述丝杆右侧设有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活动连接在中层管右侧表面上;所述丝杆上滑动连接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硅胶隔层,所述硅胶隔层下端固定连通有过液管;所述硅胶隔层与过液管左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均滑动连接在竖隔板,所述竖隔板固定连接在中层管腔室内;所述导热片包裹连接在过液管上端,所述过液管下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无损伤针;所述下套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右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限位板左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第三螺栓均滑动连接在下套内,所述第三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盖、夹紧片、滑架和第四螺栓;所述盖固定连接在上套上表面上;所述盖腔室内滑动连接有滑架;所述滑架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分布;所述滑架内侧端均固定连接有夹紧片;所述盖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分布;所述第四螺栓的底部均与滑架上表面相接触。作为优选,所述横架和脚架均为塑料管架,所述防滑垫为乳胶垫。作为优选,所述插针口与硅胶隔层和过液管在同一轴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吸盘可以固定装置通过调节脚架来使得装置置于最佳角度和位置能更加准确的进行扎刺防止刺偏或者刺斜;设置的输液管流量调节器,通过调节旋钮,推动旋钮使得锥形齿轮与丝杆相啮合之后旋转旋钮,旋钮转动带动锥形齿轮,锥形齿轮带动丝杆,丝杆带动联动块,联动块带动硅胶隔层以及过液管下降使得无损伤针刺入输液港内使得刺入时的力道平均不会出现用力过猛的问题,还设置的限位板可以更加防止刺穿输液港以及伤到患者身体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导热片可以在输液时给药液加温时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得到提升;还设置了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可以自由控制输液时药液的流速方便了医护人员的使用,本装置大大降低了输液港输液扎针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使得输液港扎针工作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防刺伤控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1-框架;2-防刺伤控距装置;3-横架;4-螺纹板;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7-第一螺母;8-脚架;9-固定螺丝;10-吸盘;11-第一带架;12-第一绑带;13-第二绑带;14-防滑垫;15-子魔术贴;16-母魔术贴;17-第二带架;20-上套;21-插针口;22-连接带;23-输液管流量调节器;24-固定装置;25-中层管;26-电源;27-电线;28-导热片;29-竖隔板;30-滑块;31-硅胶隔层;32-丝杆;33-过液管;34-旋钮;35-锥形齿轮;36-联动块;37-螺纹孔;38-无损伤针;39-下套;40-限位板;41-限位块;42-第三螺栓;43-第二螺母;240-盖;241-夹紧片;242-滑架;243-第四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定位装置的输液港扎针防刺伤固定器,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框架1、防刺伤控距装置2、横架3、螺纹板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第一螺母7、脚架8、固定螺丝9、吸盘10、第一带架11、第一绑带12、第二绑带13、防滑垫14、子魔术贴15、母魔术贴16和第二带架17;所述框架1内侧连接有防刺伤控距装置2;所述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板4;所述螺纹板4有四个,呈对角结构分布;所述螺纹板4外侧均设有横架3;所述横架3与螺纹板4之间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所述横架3外侧端均铰接有脚架8;所述脚架8与横架3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螺栓6;所述第二螺栓6顶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7;所述脚架8下端均铰接有吸盘10;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护定位装置的输液港扎针防刺伤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防刺伤控距装置(2)、横架(3)、螺纹板(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第一螺母(7)、脚架(8)、固定螺丝(9)、吸盘(10)、第一带架(11)、第一绑带(12)、第二绑带(13)、防滑垫(14)、子魔术贴(15)、母魔术贴(16)和第二带架(17);/n所述框架(1)内侧连接有防刺伤控距装置(2);/n所述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板(4);/n所述螺纹板(4)有四个,呈对角结构分布;/n所述螺纹板(4)外侧均设有横架(3);/n所述横架(3)与螺纹板(4)之间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n所述横架(3)外侧端均铰接有脚架(8);/n所述脚架(8)与横架(3)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螺栓(6);/n所述第二螺栓(6)顶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7);/n所述脚架(8)下端均铰接有吸盘(10);/n所述吸盘(10)与脚架(8)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9);/n所述防刺伤控距装置(2)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带架(11);/n所述第一带架(11)上铰接有第一绑带(12);/n所述第一绑带(12)顶端下表面设有子魔术贴(15);/n所述防刺伤控距装置(2)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架(17);/n所述第二带架(17)上铰接有第二绑带(13);/n所述第二绑带(13)上表面设有母魔术贴(16);/n所述防刺伤控距装置(2)底连接有防滑垫(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定位装置的输液港扎针防刺伤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防刺伤控距装置(2)、横架(3)、螺纹板(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第一螺母(7)、脚架(8)、固定螺丝(9)、吸盘(10)、第一带架(11)、第一绑带(12)、第二绑带(13)、防滑垫(14)、子魔术贴(15)、母魔术贴(16)和第二带架(17);
所述框架(1)内侧连接有防刺伤控距装置(2);
所述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板(4);
所述螺纹板(4)有四个,呈对角结构分布;
所述螺纹板(4)外侧均设有横架(3);
所述横架(3)与螺纹板(4)之间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
所述横架(3)外侧端均铰接有脚架(8);
所述脚架(8)与横架(3)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螺栓(6);
所述第二螺栓(6)顶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7);
所述脚架(8)下端均铰接有吸盘(10);
所述吸盘(10)与脚架(8)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9);
所述防刺伤控距装置(2)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带架(11);
所述第一带架(11)上铰接有第一绑带(12);
所述第一绑带(12)顶端下表面设有子魔术贴(15);
所述防刺伤控距装置(2)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架(17);
所述第二带架(17)上铰接有第二绑带(13);
所述第二绑带(13)上表面设有母魔术贴(16);
所述防刺伤控距装置(2)底连接有防滑垫(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定位装置的输液港扎针防刺伤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刺伤控距装置(2)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上套(20)、插针口(21)、连接带(22)、输液管流量调节器(23)、固定装置(24)、中层管(25)、电源(26)、电线(27)、导热片(28)、竖隔板(29)、滑块(30)、硅胶隔层(31)、丝杆(32)、过液管(33)、旋钮(34)、锥形齿轮(35)、联动块(36)、螺纹孔(37)、无损伤针(38)、下套(39)、限位板(40)、限位块(41)、第三螺栓(42)和第二螺母(43);
所述上套(20)下端固定连通有中层管(25),所述中层管(25)下端固定连通有下套(39);
所述中层管(25)固定连接在框架(1)内侧;
所述下套(39)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带架(11),所述下套(39)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带架(17),所述下套(39)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4);
所述上套(20)上表面连接有固定装置(24),所述固定装置(24)左侧设有连接带(22),所述连接带(22)固定连接在上套(2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绍芹王军梁邦国
申请(专利权)人:杜绍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