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发生形变的捕鱼捕虾地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29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不易发生形变的捕鱼捕虾地笼,包括结构对称的第一地笼单元和第二地笼单元;第一地笼单元包括网布,网布的左段内由外及内依序缝接有若干个直径递增的支撑圈,每个支撑圈上均设有一个伸向网布左方的第二倒须,网布的左段、支撑圈及第二倒须形成了囊网;网布的右段内分布有若干个支撑框,每个支撑框上均设有一个伸向网布左方的第一倒须,网布的右段、支撑框及第一倒须形成了捕捞段,捕捞段的网布上设有多个进鱼口,支撑框上悬挂有饵料盒;支撑框为方形结构且边角处设有加固件;捕捞段内还设有四根拉绳。本申请设置了加固件,不仅有助于保持捕鱼捕虾地笼结构的稳固性,还方便了支撑框及拉绳等的安装与固定,节省了时间与精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发生形变的捕鱼捕虾地笼
本技术属于水产品捕捞
,特别是指一种不易发生形变的捕鱼捕虾地笼。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中经常使用到地笼,传统捕鱼捕虾所用的地笼结构庞大,无法折叠,导致收网及收纳不便。为了解决这些缺陷,现有技术设计了一种采用四边形支撑件进行支撑的捕鱼捕虾地笼,其包括渔网和若干个固定于渔网内且彼此间隔排列的四边形支撑件,收网及收纳时可以将各个支撑件归置在一起即可。然而,由于四边形结构的不稳定性,若所捕获的鱼虾较多,在收网时极易使得该支撑件发生形变,影响下次使用。而且,各个支撑件均需与渔网缝制在一起,各个支撑件之间还要设置拉绳,由于现有的支撑件结构限制,其与渔网缝制时及与拉绳固定时均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及精力,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不易发生形变的捕鱼捕虾地笼。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易发生形变的捕鱼捕虾地笼,包括结构对称的第一地笼单元和第二地笼单元;第一地笼单元包括网布,网布的左段内由外及内依序缝接有若干个直径递增的支撑圈,每个支撑圈上均设有一个伸向网布左方的第二倒须,网布的左段、支撑圈及第二倒须形成了囊网;网布的右段内分布有若干个支撑框,每个支撑框上均设有一个伸向网布左方的第一倒须,网布的右段、支撑框及第一倒须形成了捕捞段,捕捞段的网布上设有多个进鱼口和出鱼口,支撑框上悬挂有饵料盒;支撑框为方形结构且边角处设有加固件,加固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扣接件,扣接件包括扣接片和套筒,扣接片呈L型结构,套筒设置于L型结构的内角处且与扣接片一体成型,一个扣接片的底面设有扣合凸起,另一个扣接片的底面设有扣合凹槽,套筒的上表面不高于扣接片的上表面、套筒的下表面不低于扣接片的下表面,扣接片的下表面与边角处的上表面无缝贴合,两个扣接片相对扣设于边角处后紧箍边角处;捕捞段内还设有四根拉绳,每根拉绳穿过各个支撑框相对的套筒后与囊网汇集;第一地笼单元内的各个支撑框通过各自四个边角的套筒与网布连接;第一地笼单元与第二地笼单元上相邻的两个支撑框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加固件可拆卸连接的配重单元。进一步的,配重单元包括弹性的安装框和穿设于安装框上的配重件,安装框上与配重件相对的一边部分缺失形成相对距离可调整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进一步的,第一地笼单元和第二地笼单元总长10-20m,网布上的网眼为边长2-6mm的菱形,囊网长2-3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在方形支撑框的边角处设置有加固件,不仅有助于保持捕鱼捕虾地笼结构的稳固性,还方便了支撑框及拉绳等的安装与固定,节省了时间与精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掉网布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支撑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配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地笼单元;11、囊网;12、捕捞段;13、支撑框;131、第一倒须;14、支撑圈;141、第二倒须;15、拉绳;16、加固件;161、扣接片;162、套筒;2、第二地笼单元;3、配重单元;31、安装框;32、配重件;311、第一自由端;312、第二自由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共同所示:一种不易发生形变的捕鱼捕虾地笼,包括结构对称的第一地笼单元1和第二地笼单元2;第一地笼单元1包括网布,网布的左段内由外及内依序缝接有若干个直径递增的支撑圈14,每个支撑圈14上均设有一个伸向网布左方的第二倒须141,网布的左段、支撑圈14及第二倒须141形成了囊网11;网布的右段内分布有若干个支撑框13,每个支撑框13上均设有一个伸向网布左方的第一倒须131,网布的右段、支撑框13及第一倒须131形成了捕捞段12,捕捞段12的网布上设有多个进鱼口(优选口径由外及内逐渐变小的锥形结构)和出鱼口(优选拉链结构,即在网布上设置拉链,需要取鱼时打开拉链即可。),支撑框13上悬挂有饵料盒(现有技术均可);支撑框13为方形结构且边角处设有加固件16,加固件1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扣接件,扣接件包括扣接片161和套筒162,扣接片161呈L型结构,套筒162设置于L型结构的内角处且与扣接片161一体成型,一个扣接片161的底面设有扣合凸起,另一个扣接片161的底面设有扣合凹槽(现有的可以实现可拆卸安装的扣合凸起和扣合凹槽均可),套筒162的上表面不高于扣接片161的上表面、套筒162的下表面不低于扣接片161的下表面,扣接片161的下表面与边角处的上表面无缝贴合,两个扣接片161相对扣设于边角处后紧箍边角处;捕捞段12内还设有四根拉绳15,每根拉绳15穿过各个支撑框13相对的套筒162后与囊网11汇集并伸向网布外;第一地笼单元1内的各个支撑框13通过各自四个边角的套筒162与网布连接,具体可以采用尼龙绳将套筒162与网布捆绑在一起,而无需将支撑框13与网布全部缝合,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第一倒须131的出口即小口也通过连接绳与临近的套筒162进行固定;第一地笼单元1与第二地笼单元2上相邻的两个支撑框13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采用尼龙绳将相邻的两个支撑框13的相对的套筒162通过连接绳连接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还包括与加固件16可拆卸连接的配重单元3。如图5所示,配重单元3包括弹性的安装框31和穿设于安装框31上的配重件32,安装框31上与配重件32相对的一边部分缺失形成相对距离可调整的第一自由端311和第二自由端312;视需要选择配重单元3的数量,掰开第一自由端311和第二自由端312并分别插入套筒162的两端即可实现配重单元3的安装与拆卸。当然,也方便安装类似结构的浮子。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第一地笼单元1和第二地笼单元2总长10-20m,网布上的网眼为边长2-6mm的菱形,囊网11长2-3m。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发生形变的捕鱼捕虾地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对称的第一地笼单元(1)和第二地笼单元(2);/n第一地笼单元(1)包括网布,所述网布的左段内由外及内依序缝接有若干个直径递增的支撑圈(14),每个支撑圈(14)上均设有一个伸向所述网布左方的第二倒须(141),所述网布的左段、支撑圈(14)及第二倒须(141)形成了囊网(11);所述网布的右段内分布有若干个支撑框(13),每个支撑框(13)上均设有一个伸向所述网布左方的第一倒须(131),所述网布的右段、支撑框(13)及第一倒须(131)形成了捕捞段(12),捕捞段(12)的网布上设有多个进鱼口和出鱼口,支撑框(13)上悬挂有饵料盒;支撑框(13)为方形结构且边角处设有加固件(16),加固件(1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扣接件,所述扣接件包括扣接片(161)和套筒(162),扣接片(161)呈L型结构,套筒(162)设置于所述L型结构的内角处且与扣接片(161)一体成型,一个扣接片(161)的底面设有扣合凸起,另一个扣接片(161)的底面设有扣合凹槽,套筒(162)的上表面不高于扣接片(161)的上表面、套筒(162)的下表面不低于扣接片(161)的下表面,扣接片(161)的下表面与所述边角处的上表面无缝贴合,两个扣接片(161)相对扣设于所述边角处后紧箍所述边角处;/n捕捞段(12)内还设有四根拉绳(15),每根拉绳(15)穿过各个支撑框(13)相对的套筒(162)后与囊网(11)汇集;第一地笼单元(1)内的各个支撑框(13)通过各自四个边角的套筒(162)与网布连接;第一地笼单元(1)与第二地笼单元(2)上相邻的两个支撑框(13)之间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发生形变的捕鱼捕虾地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对称的第一地笼单元(1)和第二地笼单元(2);
第一地笼单元(1)包括网布,所述网布的左段内由外及内依序缝接有若干个直径递增的支撑圈(14),每个支撑圈(14)上均设有一个伸向所述网布左方的第二倒须(141),所述网布的左段、支撑圈(14)及第二倒须(141)形成了囊网(11);所述网布的右段内分布有若干个支撑框(13),每个支撑框(13)上均设有一个伸向所述网布左方的第一倒须(131),所述网布的右段、支撑框(13)及第一倒须(131)形成了捕捞段(12),捕捞段(12)的网布上设有多个进鱼口和出鱼口,支撑框(13)上悬挂有饵料盒;支撑框(13)为方形结构且边角处设有加固件(16),加固件(1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扣接件,所述扣接件包括扣接片(161)和套筒(162),扣接片(161)呈L型结构,套筒(162)设置于所述L型结构的内角处且与扣接片(161)一体成型,一个扣接片(161)的底面设有扣合凸起,另一个扣接片(161)的底面设有扣合凹槽,套筒(162)的上表面不高于扣接片(161)的上表面、套筒(162)的下表面不低于扣接片(161)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德贤王婷吴宁郝郁刘国山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