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29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包括具有瓶口的瓶体以及套设在所述瓶口上的瓶盖,所述瓶口处设置有用于阻隔柑橘木虱通过的透气阻隔网,所述瓶盖上设置有用于亮腹釉小蜂通过的释放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地将亮腹釉小蜂和柑橘木虱分离,并阻止未被寄生的柑橘木虱逃逸,大大简化了前期天敌饲养过程中,将天敌与寄主分离的繁琐过程,提高了天敌施放效率,促进了柑橘木虱生物防治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防治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柑橘木虱Diaphorinacitri属半翅目扁木虱科(Liviidae),是柑橘、柠檬、黄皮、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柑橘木虱刺吸危害,成虫分散在叶和嫩芽上吸食,若虫群集在新梢、嫩芽和新叶上危害,造成嫩梢、嫩芽黄化、萎缩、干枯,新叶扭曲畸形易脱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若虫在取食过程中分泌的白色蜜露附着于植物叶片表面影响植物光和作用,同时引发煤污病。相比直接取食危害,柑橘木虱作为柑橘黄龙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对柑橘产业造成的损失更为巨大。黄龙病感染植株后,由于果树的生理状态和生长环境的差异,处于潜伏期,不易察觉,当病害发生时则导致植株果实着色异常、果小、畸形,叶片变小、均匀或斑驳黄化,根表皮易脱落、腐烂,直至大片橘树死亡。目前生产上主要通过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如:毒死蜱、吡虫啉、甲氰菊酯、乐果等,防治柑橘木虱。导致致柑橘木虱产生抗药性、天敌昆虫大量死亡、生物多样性丧失、果实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及其产物控制害虫的方法。生物防治对害虫种群控制效果持久,对环境无污染。亮腹釉小蜂Tamarixiaradiata是柑橘木虱重要的天敌昆虫,主要寄生柑橘木虱4龄和5龄若虫。亮腹釉小蜂除直接寄生柑橘木虱若虫致其死亡外,还能取食低龄若虫。1头亮腹釉小蜂雌虫通过寄生和取食活动,一生能杀死500多头柑橘木虱。亮腹釉小蜂是目前柑橘木虱生物防治措施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天敌昆虫之一。由于亮腹釉小蜂是专性寄生蜂,其室内繁育必须依靠柑橘木虱。因此,在亮腹釉小蜂施放过程中阻隔柑橘木虱扩散,同时简化寄主和寄生蜂分离过程,对利用亮腹釉小蜂对柑橘木虱进行生物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经检索,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01294810公开了一种啮小蜂释放器,该技术采用盒体设计,合体内部设置有围笼结构的尼龙纱网,通过揭去盒体侧壁的掀盖,让小蜂从尼龙纱网的网眼间飞出释放,但该装置的单尼龙网设计,在保证小蜂能从尼龙纱网中释放的前提下,难以防止其他成虫、蜘蛛等对幼虫的侵害,同时单层纱网结构也存在难以在亮腹釉小蜂施放过程中阻隔柑橘木虱扩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在生物防治过程中,难以有效保护其他生物对亮腹釉小蜂造成侵害以及在亮腹釉小蜂施放过程中难以阻隔柑橘木虱扩散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包括具有瓶口的瓶体以及套设在所述瓶口上的瓶盖,所述瓶口处设置有用于阻隔柑橘木虱通过的透气阻隔网,所述瓶盖上设置有用于亮腹釉小蜂通过的释放网。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时,将带有被寄生柑橘木虱枝条直接剪下,并放入所述瓶体中,然后在所述瓶盖与瓶体之间先盖上所述透气阻隔网,再盖上瓶盖,释放之前保证亮腹釉小蜂可通过瓶盖与瓶体之间的透气阻隔网和瓶盖上与外界连通的释放网正常呼吸、存活。释放时,打开瓶盖,将透气阻隔网取出,再盖上瓶盖,亮腹釉小蜂羽化后便能从释放网中飞出,用于田间控害。本技术方案能有效地将亮腹釉小蜂和柑橘木虱分离,并阻止未被寄生的柑橘木虱逃逸,大大简化了前期天敌饲养过程中,将天敌与寄主分离的繁琐过程,提高了天敌施放效率,促进了柑橘木虱生物防治的发展。优选地,所述瓶体在与所述瓶盖的连接处为圆形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所述瓶体与所诉瓶盖的连接处为圆形结构,在使用时,将带有被寄生柑橘木虱枝条直接剪下,并放入所述瓶体中,然后在瓶盖与瓶体之间先盖上透气阻隔网,再盖上瓶盖,释放之前保证亮腹釉小蜂可通过瓶盖与瓶体之间的透气阻隔网和瓶盖上与外界连通的释放网正常呼吸、存活。释放时,打开瓶盖,将透气阻隔网取出,再盖上瓶盖,亮腹釉小蜂羽化后便能从释放网中飞出,从而提高了操作效率。优选地,所述瓶体在与所述瓶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结构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瓶盖和所述瓶体可通过瓶盖上所述内螺纹结构和瓶体上所述外螺纹结构相连接,能够保证瓶盖与瓶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透气阻隔网形状与所述瓶口相一致。在本技术方案中,透气阻隔网形状与瓶口相一致,比瓶口稍大一点,可放置在瓶口上,在保证瓶盖与瓶体通风的同时阻止未被寄生的柑橘木虱逃逸。优选地,所述内螺纹结构远离瓶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透气阻隔网固定在瓶口处的环形压条。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瓶盖和所述瓶体连接时,所诉环形压条可以将所述透气阻隔网固定在瓶口处,使透气阻隔网不会从瓶口处脱落,保持对瓶盖和瓶体结构的分隔效果。优选地,所述瓶体在与所述瓶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凸块结构,所述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块结构相匹配的凹槽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这是与上述瓶盖和瓶体螺纹连接方式不同的连接技术方案,通过瓶体上所述凸块结构与瓶盖上所述凹槽结构的设置,当瓶盖套设在瓶体上时,能够保证瓶盖与瓶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透气阻隔网形状与所述瓶口相一致;所述瓶盖内侧位于凹槽结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透气阻隔网固定在瓶口处的环形压条。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透气阻隔网可放置在瓶口上,在保证所述瓶盖与所述瓶体通风的同时阻止未被寄生的柑橘木虱逃逸,在瓶盖和瓶体连接时,所述环形压条可以将所述透气阻隔网固定在瓶口处,使透气阻隔网不会从瓶口处脱落,保持对瓶盖和瓶体的分隔效果。优选地,所述释放网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释放网设于所述瓶盖的侧面。在本技术方案中,在释放前,所述释放网能保证瓶内与瓶外的空气流通,同时设置在所述瓶盖的侧面可以防止风和雨水直接对未羽化亮腹釉小蜂造成侵害。优选地,所述透气阻隔网的网孔目数为60至100,所述释放网的网孔目数为35至45。在本技术方案中,在释放前,所述透气阻隔网的网孔目数为60至100,这样在释放前,能够保证亮腹釉小蜂正常呼吸、存活,而柑橘木虱若虫、成虫、亮腹釉小蜂的成虫并不能通过该透气阻隔网,所述释放网的网孔目数为35至45,柑橘木虱若虫和成虫不能通过这个范围目数的释放网,但亮腹釉小蜂成虫可以通过该目数范围的释放网,能够有效地将亮腹釉小蜂和柑橘木虱进行分离,并阻止未被寄生的柑橘木虱逃逸。优选地,所述瓶盖上设置有挂钩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挂钩结构可以方便地将该亮腹釉小蜂释放瓶悬挂在野外的树枝上,有利于在释放时,亮腹釉小蜂从释放网中飞向田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有效地将亮腹釉小蜂和柑橘木虱分离,并阻止未被寄生的柑橘木虱逃逸,大大简化了前期天敌饲养过程中,将天敌与寄主分离的繁琐过程,避免亮腹釉小蜂羽化前受到其他生物的侵害,该释放瓶能反复回收使用,并用于天敌的低温储存和运输,且在田间具有防雨防水的功能,提高了天敌施放效率,促进了柑橘木虱生物防治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分离释放装置的左视图或右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分离释放装置的左视图或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分离释放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瓶口的瓶体(1)以及套设在所述瓶口上的瓶盖(2),所述瓶口处设置有用于阻隔柑橘木虱通过的透气阻隔网(3),所述瓶盖(2)上设置有用于亮腹釉小蜂通过的释放网(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瓶口的瓶体(1)以及套设在所述瓶口上的瓶盖(2),所述瓶口处设置有用于阻隔柑橘木虱通过的透气阻隔网(3),所述瓶盖(2)上设置有用于亮腹釉小蜂通过的释放网(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在与所述瓶盖(2)的连接处为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在与所述瓶盖(2)的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结构(7),所述瓶盖(2)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结构(7)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阻隔网(3)形状与所述瓶口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寄生性天敌的分离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结构(6)远离瓶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透气阻隔网(3)固定在瓶口处的环形压条(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文王兴民邱宝利潘慧鹏吴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