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24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包括角钢支架、养殖缸、种植缸、水循环系统、过滤系统、补光照明系统及测温系统,养殖缸和种植缸均位于角钢支架上,且种植缸位于养殖缸上方,种植缸内上层为种植层、下层为过滤层,种植层和过滤层组成过滤系统,在种植缸侧面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装置整体结构工整,坚固耐用;该装置拥有可实现对水循环自动化控制,节省人力;过滤效果明显,不同过滤材料分层且可根据种植植物与鱼苗类别不同,随时调整更换,使用简单;池底鱼粪中的营养可被作物根系充分吸收;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鱼菜共生技术,具体是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
技术介绍
鱼菜共生将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两种不同的农业工程技术融合起来,是一种生态型农业新技术,主要原理是系统中鱼的排泄物等杂质通过种植区利用陶粒基质将蛋质、有机氮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消化分解作用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农业;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立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补充,针对现今单独养鱼、单独种菜投入成本高昂,土地资源使用率低等问题,结合传统的水产化养殖与无土栽培蔬菜技术,设计制作出普通庭院适用的立体鱼菜共生系统装置,侧重于水循环利用的系统装置设计及低成本配套设备的研制,以潮汐灌溉(基于潮水涨落而设计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系统)为理论基础,以实现鱼菜共生装置自动化控制为目的,兼顾节约能源,美化环境。现今国内外鱼菜共生已经实现产业化运作,追求规模效益,休闲性的家庭式鱼菜共生已渐渐走进各家各户,研究不同生长情况下的鱼菜共生和鱼菜共生装置,可以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切实有效的将这一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去,实现四季化生产和农业集中规模化生产,改善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的飞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国外对于鱼菜共生的技术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利用深水浮阀栽培方法、适用于室外大规模生产的UVI模式和温室内采用固体基质栽培的NCSU模式,两种模式较为简单,适用范围较窄;国内研究主要偏重于鱼菜共生的技术实现上,目前鱼菜共生系统研究方向正朝着两种趋势发展,一种是工业化养殖方向,为追求规模效益已开始产业化运作,因其系统结构复杂,易受环境、种植品种配比和系统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投资成本高,风险大;另一种是休闲“家庭版”养殖方向,近些年还研发运用纳米等高新技术,家庭种植蔬菜一般采用阳台种植形式,需要专人管理其生长过程,客厅里养殖观赏鱼类因为产生排泄物以及过量鱼饵,需要间歇换水以净化水环境;为了节约资源,低碳环保,将家庭种植蔬菜与养鱼有机结合,景观式“家庭版”的鱼菜共生系统应运而生;但大量研究表明,该系统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水产养殖中所投放饲料仅有小部分被利用,系统中容易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有害物质,导致系统水体富营养化等。菜共生系统作为一种循环水养殖的新兴生产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既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目前,国外该领域研究已深入到系统水、营养、能源利用效率及系统性能影响因素等方面,较国内超前一些;在我国大规模建设鱼菜共生系统,将大幅度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并且减少水处理的费用;然而鱼菜共生系统结构复杂,易受环境、种植品种配比和系统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形成集约化循环生产;我国需要进一步推进鱼菜共生系统技术研究水平,以达到科学、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移动式鱼菜共生装置(移动式鱼菜共生装置专利号ZL201820299109),是前期研究的移动式装置,其特点是利用水车的运行原理进行水循环,形式新颖又具有兰州本地景观特色,但在家庭中使用体量大,不可自动运行控制;另一阳台型装置小巧观赏性强,但是过滤层简易,抽底水能力弱。相比近年来很多虹吸式的鱼菜共生装置,本装置设计既能做到自动控制水循环,而且又合理搭配了简便易选的过滤层组合,同时满足家庭养鱼种菜的需求量,立体层架不占地,便于观察和维护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包括角钢支架、养殖缸、种植缸、水循环系统、过滤系统、补光照明系统及测温系统,养殖缸和种植缸均位于角钢支架上,且种植缸位于养殖缸上方,种植缸内上层为种植层、下层为过滤层,种植层和过滤层组成过滤系统,在种植缸侧面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种植缸右侧,其口径为10mm,种植缸底部与养殖缸通过出水口相连通,在养殖缸内底部设有底吸水泵,底吸水泵的输入端与养殖缸内相连通,底吸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伸入种植缸内顶部,在出水口上设有电磁阀,进水口、出水口、底吸水泵及底吸水泵连接的管道组成水循环系统;所述补光照明系统包括位于角钢支架顶部的补光灯架及位于养殖缸和种植缸之间的照明灯,在补光灯架侧面设有位于种植缸正上方的补光灯。所述种植层为平铺的陶粒砂;水循环系统还包括位于种植缸侧面顶部的溢水口,溢水口与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角钢支架侧面设有与电磁阀相连接的时控开关;所述过滤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隔板、火山岩和麦饭石、生物环、活性炭、生化过滤棉,在过滤隔板下层设有过滤球,过滤隔板上层放置有滤材起支撑作用;过滤球内部中空并填充生化棉滤芯;生化过滤棉由竹炭层、生化棉层、椰壳炭层组成;所述测温系统包括位于养殖缸内的温度计。所述角钢支架采用冷轧钢板,由等边角钢双边冲孔成型,孔距离以10mm距离沿直线排列,角钢支架具有上层板、下层板和滑轨,上层板固定在角钢支架内侧,且种植缸固定在上层板上,养殖缸固定在下层板上,下层板位于滑轨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滑轨固定在角钢支架内侧;所述角钢支架主体为四根62cm长38×38×1.5型号的竖杆,所述滑轨长30cm,在每个竖杆底部设有一个万向轮,方便装置整体的移动。所述种植缸和养殖缸的缸体均为亚力克板制成;亚力克板的厚度为5m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种植缸内底部设有多个间距相同隔板,隔板单侧与种植缸内壁贴合,且多个隔板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使种植缸内部形成弯曲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整体结构工整,坚固耐用;该装置拥有可实现对水循环自动化控制,节省人力;过滤效果明显,不同过滤材料分层且可根据种植植物与鱼苗类别不同,随时调整更换,使用简单;池底鱼粪中的营养可被作物根系充分吸收;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需彻底清理养殖缸时,养殖缸可抽拉出来;补光、增温系统的设计可即可保证植物和鱼的生长需要又可起到增添家居景观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角钢支架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角钢支架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种植缸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种植缸的俯视图。图中1-补光灯;2-进水口;3-万向轮;4-底吸水泵;5-养殖缸;6-照明灯;7-时控开关;8-出水口;9-电磁阀;10-溢水口;11-补光灯架;12-种植层;13-生化过滤棉;14-生物环;15-火山岩和麦饭石;16-活性炭;17-过滤隔板;18-过滤球;19-种植缸;20-滑轨;21-角钢支架;22-上层板;24-下层板;25-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包括角钢支架(21)、养殖缸(5)、种植缸(19)、水循环系统、过滤系统、补光照明系统及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缸(5)和种植缸(19)均位于角钢支架(21)上,且种植缸(19)位于养殖缸(5)上方,种植缸(19)内上层为种植层(12)、下层为过滤层,种植层(12)和过滤层组成过滤系统,在种植缸(19)侧面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8),种植缸(19)底部与养殖缸(5)通过出水口(8)相连通,在养殖缸(5)内底部设有底吸水泵(4),底吸水泵(4)的输入端与养殖缸(5)内相连通,底吸水泵(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伸入种植缸(19)内顶部,在出水口(8)上设有电磁阀(9),进水口(2)、出水口(8)、底吸水泵(4)及底吸水泵(4)连接的管道组成水循环系统;所述补光照明系统包括位于角钢支架(21)顶部的补光灯架(11)及位于养殖缸(5)和种植缸(19)之间的照明灯(6),在补光灯架(11)侧面设有位于种植缸(19)正上方的补光灯(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包括角钢支架(21)、养殖缸(5)、种植缸(19)、水循环系统、过滤系统、补光照明系统及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缸(5)和种植缸(19)均位于角钢支架(21)上,且种植缸(19)位于养殖缸(5)上方,种植缸(19)内上层为种植层(12)、下层为过滤层,种植层(12)和过滤层组成过滤系统,在种植缸(19)侧面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8),种植缸(19)底部与养殖缸(5)通过出水口(8)相连通,在养殖缸(5)内底部设有底吸水泵(4),底吸水泵(4)的输入端与养殖缸(5)内相连通,底吸水泵(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伸入种植缸(19)内顶部,在出水口(8)上设有电磁阀(9),进水口(2)、出水口(8)、底吸水泵(4)及底吸水泵(4)连接的管道组成水循环系统;所述补光照明系统包括位于角钢支架(21)顶部的补光灯架(11)及位于养殖缸(5)和种植缸(19)之间的照明灯(6),在补光灯架(11)侧面设有位于种植缸(19)正上方的补光灯(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位于种植缸(19)右侧,其口径为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层(12)为平铺的陶粒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循环系统还包括位于种植缸(19)侧面顶部的溢水口(10),溢水口(10)与出水口(8)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支架(21)侧面设有与电磁阀(9)相连接的时控开关(7)。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雯琳铁建中唐中祺孟旭刚徐之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