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15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植被墙,所述植被墙的正面均匀设置有培土袋,所述培土袋的内部装有植被,所述植被墙的内部通过通槽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面连通有喷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喷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植被墙上设置培土袋,同时配合水泵和进水管,从而可以利用水泵把储水箱中的水给抽到培土袋中,进而来起到对培土袋的内部进行自动浇灌的作用,而通过湿度感应器和指示灯的设置,则是可以提醒操作人员土壤的湿度情况,来方便停止水泵,避免了出现浇水过多的问题,最终达到了安全便捷的浇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
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
,具体为一种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
技术介绍
园林绿化工程是建设风景园林绿地的工程,园林绿化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和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而植物墙属于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现有的一种植物墙通过把植物种植在定植管中,通过在种植管上开设圆孔,来起到排出灌溉时多余的水的作用,但是该种方式在容易造成植物根部的土壤出现流失的问题,同时土壤也容易造成圆孔堵塞的现象,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灌溉系统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具备安全便捷的浇灌植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植物墙的浇灌系统存在土壤流失的问题。本技术的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植被墙,所述植被墙的正面均匀设置有培土袋,所述培土袋的内部装有植被,所述植被墙的内部通过通槽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面连通有喷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喷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水管。本技术的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所述植被墙正面的底部设置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接水槽的一端与进水管的底部相连通,通过接水槽和连接管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储存雨水的效果,而通过连接管的设置,则是起到了给水泵供水的作用。本技术的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所述接水槽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面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杆,通过过滤网的设置,起到了对雨水进行保护的作用,避免了杂物掉落到接水槽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所述出水管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通过出气管和气泵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对植被进行通气的作用,避免了植被相互遮挡而出现供氧不足的问题。本技术的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所述出水管内壁的顶部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出水管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右侧与挡板的左侧贴合,所述挡板的底部设计成倾斜状,通过挡板和顶块的设置,起到了方便通气的作用,也避免了水倒灌到出气管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所述培土袋的内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右侧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右侧通过导线连接有指示灯,通过湿度感应器和指示灯的设置,则是可以提醒操作人员土壤的湿度情况,来方便及时停止水泵,避免了出现浇水过多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植被墙上设置培土袋,同时配合水泵和进水管,从而可以利用水泵把储水箱中的水给抽到培土袋中,进而来起到对培土袋的内部进行自动浇灌的作用,而通过湿度感应器和指示灯的设置,则是可以提醒操作人员土壤的湿度情况,来方便停止水泵,避免了出现浇水过多的问题,最终达到了安全便捷的浇灌效果。2、本技术通过接水槽和连接管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储存雨水的效果,而通过连接管的设置,则是起到了给水泵供水的作用,而过滤网的设置,起到了对雨水进行保护的作用,避免了杂物掉落到接水槽中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出水管的正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植被墙;3、培土袋;4、出水管;5、喷水管;6、水泵;7、进水管;8、储水箱;9、加水管;10、接水槽;11、连接管;12、过滤网;13、限位块;14、拉杆;15、出气管;16、气泵;17、进气管;18、挡板;19、顶块;20、湿度传感器;21、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植被墙2,植被墙2的正面均匀设置有培土袋3,培土袋3的内部装有植被,植被墙2的内部通过通槽设置有出水管4,出水管4的底面连通有喷水管5,出水管4远离喷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6,水泵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进水管7远离水泵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8,储水箱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水管9,通过在植被墙2上设置培土袋3,同时配合水泵6和进水管7,从而可以利用水泵6把储水箱8中的水给抽到培土袋3中,进而来起到对培土袋3的内部进行自动浇灌的作用。植被墙2正面的底部设置有接水槽10,接水槽10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远离接水槽10的一端与进水管7的底部相连通,通过接水槽10和连接管11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储存雨水的效果,而通过连接管11的设置,则是起到了给水泵6供水的作用。接水槽10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顶面设置有过滤网12,过滤网12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杆14,通过过滤网12的设置,起到了对雨水进行保护的作用,避免了杂物掉落到接水槽10中的问题。出水管4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出气管15,出气管15远离出水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泵16,气泵1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7,通过出气管15和气泵16的设置,则是起到了对植被进行通气的作用,避免了植被相互遮挡而出现供氧不足的问题。出水管4内壁的顶部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挡板18,出水管4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块19,顶块19的右侧与挡板18的左侧贴合,挡板18的底部设计成倾斜状,通过挡板18和顶块19的设置,起到了方便通气的作用,也避免了水倒灌到出气管15中的问题。培土袋3的内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20,湿度传感器20的右侧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植被墙(2),所述植被墙(2)的正面均匀设置有培土袋(3),所述培土袋(3)的内部装有植被,所述植被墙(2)的内部通过通槽设置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底面连通有喷水管(5),所述出水管(4)远离喷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远离水泵(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8),所述储水箱(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水管(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植被墙(2),所述植被墙(2)的正面均匀设置有培土袋(3),所述培土袋(3)的内部装有植被,所述植被墙(2)的内部通过通槽设置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底面连通有喷水管(5),所述出水管(4)远离喷水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远离水泵(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8),所述储水箱(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水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墙(2)正面的底部设置有接水槽(10),所述接水槽(10)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远离接水槽(10)的一端与进水管(7)的底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10)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赵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玖鹿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