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509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整地施肥、定植、整枝打杈和留果。本种植方法可使椒类的品质提高,畸形果少而且由于栽培密度增加,亩产量可达10000~12000斤,与传统低密度长周期栽培产量相当,与传统低密度栽培产量相比超过20%‑30%,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棚秋冬季栽培密度一般掌握在2200~2500株,产量不高,同时栽种至采收结束需180~200天,除夏天高温消毒闷棚30~50天外,大棚一年只能种植一季,造成大棚利用率低,效益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提高产量,缩短栽培周期,提高大棚利用率的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整地施肥:田地开沟分层,每亩施用有机肥550~650公斤,三元硫基复合肥45~55公斤,中量元素肥20~25公斤,硫酸亚铁25~40公斤,硫酸铜10~15kg;施肥后深翻18~22cm整细耙平,按畦带沟70~100cm放线做畦;定植:选择无病虫壮苗,采用双行定植,行距26~29cm、株距30~35cm,每亩定植4500~5000株,整枝打杈:采用双杆整枝方式进行;留果:当长出果穗时,每株留果8~10个,不超过三层。所述的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还包括选种育苗:选择果实饱满、没有破损的种子;用咪鲜胺乳油溶液消毒处理后用25~30℃的水浸种,把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投洗一次,先发芽的先点播,配制育苗土,用营养钵进行育苗;使用上述选种育苗步骤得到的苗株进行定植。所述种子选用高产及抗病性强的品种。所述育苗土包括3~5年内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园土、生物菌肥、草木灰和复合肥。>所述双杆整枝的具体步骤为:在去掉门椒后,当对椒坐住时,在对椒上面保留2个长势茁壮的主要侧枝,其余2个相对较弱的次一级侧枝在坐住的果实上部留2~4片叶掐尖,并在植株生长过程中不断进行打杈,始终维持植株留有2个枝条不断向上生长。所述定植步骤中,大棚白天气温为20~30℃,夜间气温不低于5℃,全天地温不低于12℃。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还包括田间管理步骤,包括了灌溉:定植后每天傍晚采用滴灌系统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苗成活后,淋水则结合每次追肥进行;追肥:从定植后5~7天开始追施薄肥,每隔30天追施一次,三元复合肥稀释淋施,每次每亩用三元复合肥10~12公斤,每亩生长期总用量40~50公斤。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调整基肥配方、整枝打杈、留果、选种育苗、温湿度控制、灌溉施肥管理等方式使甜椒的品质提高,畸形果少而且由于栽培密度增加,亩产量可达10000~12000斤,与传统低密度栽培产量相比超过20%-30%,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有机肥包括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等。本实施方式中三元复合肥指磷、磷、钾三种元素混合起来造粒而生产的复合肥料,三元是氮、磷、钾三种元素的缩写,这种肥料正式的名称叫复混肥料本实施方式中中量元素肥又称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含有作物营养元素钙、镁和硫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化合物,并需标明含量的一类化肥。次要常量是与主要常量氮、磷、钾的生产和施用的规模相比较而言。本实施方式中的三元硫基复合肥是指磷、磷、钾三种元素混合起来造粒而生产的复合肥料,三元是氮、磷、钾三种元素的缩写,其中钾素来源采用硫酸钾或将氯化钾脱去氯离子制成,且氯离子的含量不能超过复合肥质量的3%。本实施方式中太阳红为甜椒的品种名称,由瑞克斯旺(中国)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节间短,适合日光温室和大棚春夏种植。耐热,座果率高,果实灯笼形,果肉厚,长8-10厘米,直径9-10厘米,单果重200-250克。外表亮度好,成熟后转红色,色泽鲜艳,商品性好。可以绿果采收,也可以红果采收,耐储藏、耐运输,货架寿命长,抗烟草花叶病毒病,马铃薯Y病毒病。本实施方式中世纪红为甜椒的品种名称,由寿光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品种。该品种中熟,红色方椒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节间短,植株紧凑,连续座果能力强;果实均匀方正,果长9.5cm,果径9cm,果实3或4心室,单果均重180g;果肉厚,果皮光滑,成熟后颜色鲜红,味微甜,硬度好,耐贮运;抗病能力强,抗TMV3,耐高温,适宜越夏及秋延栽培。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予说明。实施例1选种育苗:甜椒应选择高产及抗病性强的品种。本实施例中公司选择瑞克斯旺(中国)种子有限公司育种的甜椒品种—太阳红。育苗时选择果实饱满、没有破损的种子;用25%咪鲜胺乳油10000倍稀释溶液消毒12小时处理后用25~30℃的水浸种30小时,把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投洗一次,先发芽的先点播,配制育苗土,用营养钵或育苗盘进行育苗;使用上述选种育苗步骤得到的苗株进行定植。育苗土需用近5年内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园土与生物菌肥、草木灰混合,并掺入复合肥混合拌均备用,确保育苗土的干净无毒。整地施肥:田地开沟分层,每亩施用有机肥600公斤,三元硫基复合肥50公斤,中量元素肥21公斤,硫酸钾复合肥30公斤,施肥后深翻20cm整细耙平,按畦带沟80cm放线做畦;定植:在垄上刨埯,将苗从穴盘中取出放入埯内,覆土超过营养土块,每定植一行后浇水植水。选择无病虫壮苗,采用双行定植,行距28cm、株距30cm,每亩定植5000株。定植时,大棚白天气温为20~30℃,夜间气温不低于5℃,全天地温不低于12℃。整枝打杈:采用双杆整枝方式进行,具体步骤为:在去掉门椒后,当对椒坐住时,在对椒上面保留2个长势茁壮的主要侧枝,其余2个相对较弱的次一级侧枝在坐住的果实上部留2~4片叶掐尖,并在植株生长过程中不断进行打杈,始终维持植株留有2个枝条不断向上生长。留果:当长出果穗时,每株留果810个,不超过三层。当果实不断膨大,果肉增厚,质脆色绿有光泽时进行采收。灌溉:甜椒种植密度较大,植株生长也较旺盛,需水量较大,应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定植后每天傍晚采用滴灌系统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苗成活后,淋水则结合每次追肥进行。施肥:甜椒以三元复合肥为主,但要合理施用,偏施氮肥,容易造成植株徒长,不利于开花结果,茄果类蔬菜作物,对磷,钾肥要求较多,有利于植株健壮生长和促进开花结果,提高品质等作用。从定植后5~7天开始追施薄肥,每隔30天追施一次,用三元复合肥稀释淋施,每次每亩用三元复合肥10公斤,每亩生长期总用量45公斤。实施例2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选种育苗步骤中选用寿光先正达种子公司育种的甜椒品种—世纪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整地施肥:田地开沟分层,每亩施用有机肥550~650公斤,三元硫基复合肥45~55公斤,中量元素肥20~25公斤,硫酸亚铁25~40公斤,硫酸铜10~15kg;施肥后深翻18~22cm整细耙平,按畦带沟70~100cm放线做畦;定植:选择无病虫壮苗,采用双行定植,行距26~29cm、株距30~35cm,每亩定植4500~5000株;/n整枝打杈:采用双杆整枝方式进行;/n留果:当长出果穗时,每株留果8~10个,不超过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整地施肥:田地开沟分层,每亩施用有机肥550~650公斤,三元硫基复合肥45~55公斤,中量元素肥20~25公斤,硫酸亚铁25~40公斤,硫酸铜10~15kg;施肥后深翻18~22cm整细耙平,按畦带沟70~100cm放线做畦;定植:选择无病虫壮苗,采用双行定植,行距26~29cm、株距30~35cm,每亩定植4500~5000株;
整枝打杈:采用双杆整枝方式进行;
留果:当长出果穗时,每株留果8~10个,不超过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种育苗:选择果实饱满、没有破损的种子;用咪鲜胺乳油溶液消毒处理后用25~30℃的水浸种,把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投洗一次,先发芽的先点播,配制育苗土,用营养钵进行育苗;使用上述选种育苗步骤得到的苗株进行定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椒类高密度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选用高产及抗病性强的品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章国黄登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意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