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469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包括供电结构、连接结构和监测结构,供电结构与监测结构电性连接,连接结构则设置于电力系统的线缆的上侧,且连接结构设置于监测结构的下侧,并与监测结构连接,供电结构包括取能线圈、整流滤波器和蓄电池,取能线圈设置于线缆的外侧,并与线缆配合,整流滤波器则与取能线圈电性连接,且设置于取能线圈的一侧,蓄电池设置于整流滤波器的下侧,且与整流滤波器电性连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监测设备的结构,增设取能线圈、整流滤波器和蓄电池,利用取能线圈与线缆外部磁场的作用,进而产生电流,从而实现对监测设备的电能供应,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设备无法长期有效运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也逐渐扩展,冬季情况下,线缆会出现结冰积雪的情况,在发现线缆的问题后,往往由专人进行除冰除雪处理,这种线缆的结冰积雪问题由人为进行处理的方式往往费时费力,在电力网络逐渐扩张的今天,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对电力系统的线缆结冰积雪进行自动处理,成为电力系统监测设备提高效率的迫切化需求,而现有技术中,由于线缆多设置于户外,现有的监测设备多自备电源,导致监测设备无法长期有效的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力监测设备存供电困难,导致监测设备无法长期有效运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包括供电结构、连接结构和监测结构,所述供电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的上侧,且与所述监测结构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则设置于电力系统的线缆的上侧,且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监测结构的下侧,并与所述监测结构连接,所述供电结构包括取能线圈、整流滤波器和蓄电池,所述取能线圈设置于线缆的外侧,并与线缆配合,所述整流滤波器则与所述取能线圈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取能线圈的一侧,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整流滤波器的下侧,且与所述整流滤波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取能线圈包括磁芯和环绕线圈,所述磁芯为U型结构,且所述磁芯的U型开口包覆于线缆的一侧设置,所述环绕线圈则环绕设置于所述磁芯的U型凹槽处,并与所述整流滤波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除雪单元、破冰单元、运动轨道、驱动单元和外壳体,所述除雪单元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的上侧,且与线缆抵接,所述破冰单元设置于所述线缆的两侧,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运动轨道沿线缆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且与线缆长度一致,所述驱动单元则与所述运动轨道契合,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所述外壳体与所述供电结构电性连接,并设置于所述供电结构的一侧。其中,所述除雪单元包括设有弧形槽的除雪板和气缸,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除雪板和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除雪板的上侧则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除雪板的下侧与线缆配合,所述弧形槽设置于所述除雪板的下侧,且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线缆契合。其中,所述破冰单元包括设有抵接尖端的震动板和破冰气缸,所述破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震动板连接,所述破冰气缸的另一端则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抵接尖端则设置于所述震动板靠近线缆的一端。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传动履带、配合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上侧,且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传动履带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外周侧和所述配合齿轮的外周侧,所述传动齿轮的两端则分别与所述配合齿轮和所述运动轨道啮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监测设备的结构,增设取能线圈、整流滤波器和蓄电池,利用取能线圈与线缆外部磁场的作用,进而产生电流,从而实现对监测设备的电能供应,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设备无法长期有效运行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的驱动单元无外壳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的供电结构的无外壳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的除雪单元和破冰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10-供电结构、20-连接结构、30-监测结构、40-线缆、11-取能线圈、12-整流滤波器、13-蓄电池、21-除雪单元、22-破冰单元、23-运动轨道、24-驱动单元、25-外壳体、31-中控模块、32-定型软管、33-摄像头、34-固定夹、111-磁芯、112-环绕线圈、211-除雪板、212-气缸、213-弧形槽、221-震动板、222-破冰气缸、223-抵接尖端、241-驱动电机、242-传动履带、243-配合齿轮、244-传动齿轮、341-卡扣、342-紧固螺栓、343-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包括供电结构10、连接结构20和监测结构30,所述供电结构10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20的上侧,且与所述监测结构30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结构20则设置于电力系统的线缆40的上侧,且所述连接结构20设置于所述监测结构30的下侧,并与所述监测结构30连接,所述供电结构10包括取能线圈11、整流滤波器12和蓄电池13,所述取能线圈11设置于线缆40的外侧,并与线缆40配合,所述整流滤波器12则与所述取能线圈11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取能线圈11的一侧,所述蓄电池13设置于所述整流滤波器12的下侧,且与所述整流滤波器1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结构10利用电磁原理,实现从线缆40的磁场中实现自供能,进而实现让监测设备能长效运行的目的,所述连接结构20则用以驱动所述监测结构30,以使得所述监测结构30能进行完整的监测,而所述连接结构20还用以清理线缆40表面的积雪和冰,以保证线缆40的自身性能,所述监测结构30则用以监测线缆40的情况,所述取能线圈11的原理为,线缆40通电时会产生磁场,而现有的线缆40输电为交流电,所述取能线圈11利用磁场的变化,进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磁场能到电能的产生,而所述整流滤波器12用以提升所述取能线圈11产生的电流及电压的平滑性,因其属于现有技术,因此本申请未对其结构做详细说明。其中,所述取能线圈11包括磁芯111和环绕线圈112,所述磁芯111为U型结构,且所述磁芯111的U型开口包覆于线缆40的一侧设置,所述环绕线圈112则环绕设置于所述磁芯111的U型凹槽处,并与所述整流滤波器1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芯111采用锰锌铁氧体作为材料制成,因锰锌铁氧体具有较高的初始磁导率,可以在较低磁场强度下,最大化程度的利用磁场能量,使得所述环绕线圈112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结构、连接结构和监测结构,所述供电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的上侧,且与所述监测结构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则设置于电力系统的线缆的上侧,且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监测结构的下侧,并与所述监测结构连接,所述供电结构包括取能线圈、整流滤波器和蓄电池,所述取能线圈设置于线缆的外侧,并与线缆配合,所述整流滤波器则与所述取能线圈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取能线圈的一侧,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整流滤波器的下侧,且与所述整流滤波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结构、连接结构和监测结构,所述供电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的上侧,且与所述监测结构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则设置于电力系统的线缆的上侧,且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监测结构的下侧,并与所述监测结构连接,所述供电结构包括取能线圈、整流滤波器和蓄电池,所述取能线圈设置于线缆的外侧,并与线缆配合,所述整流滤波器则与所述取能线圈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取能线圈的一侧,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整流滤波器的下侧,且与所述整流滤波器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能线圈包括磁芯和环绕线圈,所述磁芯为U型结构,且所述磁芯的U型开口包覆于线缆的一侧设置,所述环绕线圈则环绕设置于所述磁芯的U型凹槽处,并与所述整流滤波器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除雪单元、破冰单元、运动轨道、驱动单元和外壳体,所述除雪单元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的上侧,且与线缆抵接,所述破冰单元设置于所述线缆的两侧,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所述运动轨道沿线缆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且与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苏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