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68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包括外网处理器、内网终端、内网液晶屏以及光学检测单元,其中内网终端、内网液晶屏以及光学检测单元设于同一个密封环境机柜中,内网终端设于密封环境机柜外,通过内网液晶屏数据线与内网液晶屏进行数据通讯连接,光学检测单元采集内网液晶屏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外网处理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并安全地获取电力系统内网高信息安全等级运行数据,降低外网获取内网数据的难度及风险;同时有效的组合并调整光学器件,提高拍摄图片的清晰度,以增加识别的准确率,为接下来的针对数据运算规划等提供前期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行业中往往存在很多保密等级较高的内网数据,这些数据只能在本地的局域网内流通,在一般情况下很难获取。而且内网与外网之间存在信息隔离,传统意义上的内外网通过纵向加密实现信息安全隔离,但仍然存在安全隐患。随着5G、能源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外网中存在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亟需将内网数据和外网数据进行实时安全通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隔离体系,即通过识别内网终端显示的数据影像在外网记录内网的电力运行数据,从而实现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力行业内外网信息隔离存在安全隐患等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大降低了外网获取内网数据的难度及风险的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包括外网处理器、内网终端、内网液晶屏以及光学检测单元,其中内网终端、内网液晶屏以及光学检测单元设于同一个密封环境机柜中,内网终端设于密封环境机柜外,通过内网液晶屏数据线与内网液晶屏进行数据通讯连接,光学检测单元采集内网液晶屏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外网处理器。密封环境机柜为一密封箱体,内部具有水平隔板,外网处理器放置于水平隔板下部空间中,水平隔板上设有水平导轨,内网液晶屏以及光学检测单元中的光学镜头通过各自的支架滑动安装于水平轨中,光学检测单元还包括光学传感器,其通过前后调整支架滑动安装于上下调整支架上,上下调整支架固定安装于密封环境机柜的内壁上。前后调整支架采用伸缩杆结构,伸缩杆一端以可滑动方式卡装于上下调整支架的凹槽中,另一端安装光学传感器。本技术还包括外网显示屏,安装于密封环境机柜一侧面板上。密闭环境机柜设有预留孔,内网液晶屏数据线及内网液晶屏电源线通过预留孔穿入密闭环境机柜内与内网液晶屏连接,外网处理器电源线与外网处理器相连。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1.本技术采用了无物理连接的内外网隔离通信技术,可以有效并安全地获取到电力系统内网高信息安全等级运行数据,大大降低了外网获取内网数据的难度及风险;同时有效的组合并调整光学器件,提高拍摄图片的清晰度,以增加识别的准确率,为接下来的针对数据运算规划等提供前期支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操作流程图。其中,1为液晶屏,2为内网液晶屏数据线,3为液晶屏前后调整支架,4为外网处理器,5为光学镜头,6为光学传感器,7为光学传感器前后调整支架,8为光学传感器上下调整支架,9为通讯线,10为光学镜头前后调整支架,11为水平导孔,12为密封环境机柜,13为内网液晶屏电源线,14为内网终端,15为电源,16为外网处理器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包括外网处理器4、内网终端14、内网液晶屏1以及光学检测单元,其中内网终端14、内网液晶屏1以及光学检测单元设于同一个密封环境机柜12中,内网终端14设于密封环境机柜12外,通过内网液晶屏数据线13与内网液晶屏1进行数据通讯连接,光学检测单元采集内网液晶屏1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外网处理器4。密封环境机柜12为一密封箱体,内部具有水平隔板,外网处理器4放置于水平隔板下部空间中,水平隔板上设有水平导轨11,内网液晶屏1以及光学检测单元中的光学镜头5通过各自的支架滑动安装于水平轨11中,光学检测单元还包括光学传感器6,其通过前后调整支架7滑动安装于上下调整支架8上,上下调整支架8固定安装于密封环境机柜12的内壁上。前后调整支架7采用伸缩杆结构,伸缩杆一端以可滑动方式卡装于上下调整支架8的凹槽中,另一端安装光学传感器6。本技术还包括外网显示屏,安装于密封环境机柜12一侧面板上。密闭环境机柜12设有预留孔,内网液晶屏数据线2及内网液晶屏电源线13通过预留孔穿入密闭环境机柜12内与内网液晶屏1连接,外网处理器电源线16与外网处理器4相连。本实施例中,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的硬件组成如图1所示,包括:内网液晶屏1,其通过内网液晶屏数据线2与内网终端14相连,通过内网液晶屏电源线13与电源15相连;所述内网液晶屏1底部通过液晶屏前后调整支架与水平导轨11滑动相连,通过调整液晶屏前后调整支架3在水平导轨11的位置实现内网液晶屏1前后位置调整;光学镜头1通过光学镜头前后调整支架10与水平导轨11滑动连接,通过调整光学镜头前后调整支架7在水平导轨11的位置实现光学镜头5前后位置调整;光学镜头5配备偏振片和减光镜以平衡光比并消除拍摄中屏幕的反光;光学镜头前后调整支架10与水平导轨11滑动连接,通过调整光学镜头前后调整支架10在水平导轨11的位置实现光学镜头5前后位置调整;通过调整液晶屏前后调整支架3和所述光学镜头前后调整支架10在水平导轨11的相对位置实现内网液晶屏1和光学镜头5的中心点一一对应;光学传感器6与光学传感器前后调整支架7相连,通过调整光学传感器6的曝光度提高光学影像清晰度,通过调整光学传感器前后调整支架7的长短实现光学传感器6前后位置的调整;光学传感器6通过光学传感器数据通信线9将数据传输至外网处理器4中进行处理;光学传感器前后调整支架7与光学传感器上下调整导轨8滑动连接,通过调整光学传感器前后调整支架7在光学传感器上下调整导轨8的位置实现光学传感器6上下位置的调整;光学传感器数据通信线9与外网处理器4相连;外网处理器4通过外网处理器电源线16与电源15相连;内网液晶屏1、)液晶屏前后调整支架3、外网处理器4、光学镜头5、光学传感器6、光学传感器前后调整支架7、光学传感器上下调整导轨8、光学传感器数据通信线9、光学镜头前后调整支架10和水平导轨11固定布置于密闭环境机柜12内;所述内网液晶屏数据线2通过密闭环境机柜12预留孔与布置于密闭环境机柜12外的内网终端4相连;所述内网液晶屏电源线13和外网处理器电源线16通过密闭环境机柜12预留孔与电源15相连。本实施例中,外网处理器4和内网终端14分别选取具有外网和内网网关的电脑主机;内网液晶屏1无特殊要求,选取19.5寸液晶显示屏;光学镜头5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在不同的环境下适当更换偏振、减光、滤镜等镜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光学亮度、降低屏幕亮度、减少屏幕漏光与各类光源对拍照的影响,达到更加清晰地成像效果;光学传感器选取4K高清摄像头,通过将不同曝光程度的影像经过算法叠加获得亮度、对比度、饱和度及色温等参数适中的影像,通过自动变焦提高刷新数据或存在振动等干扰的情况下获取影像的的抗干扰能力,达到最佳的成像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网处理器、内网终端、内网液晶屏以及光学检测单元,其中内网终端、内网液晶屏以及光学检测单元设于同一个密封环境机柜中,内网终端设于密封环境机柜外,通过内网液晶屏数据线与内网液晶屏进行数据通讯连接,光学检测单元采集内网液晶屏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外网处理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网处理器、内网终端、内网液晶屏以及光学检测单元,其中内网终端、内网液晶屏以及光学检测单元设于同一个密封环境机柜中,内网终端设于密封环境机柜外,通过内网液晶屏数据线与内网液晶屏进行数据通讯连接,光学检测单元采集内网液晶屏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外网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影像识别的内外网信息安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环境机柜为一密封箱体,内部具有水平隔板,外网处理器放置于水平隔板下部空间中,水平隔板上设有水平导轨,内网液晶屏以及光学检测单元中的光学镜头通过各自的支架滑动安装于水平轨中,光学检测单元还包括光学传感器,其通过前后调整支架滑动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凯胡博贺欢刘宇杜亮焦振程科仁李阳李明怡路程陈昱达王大千杨东升杨波周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