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62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涉及缆线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三槽加装座能够固定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五槽底座及三槽加装座均具有电缆固定槽;五槽底座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个侧面支臂,构成“︺”型结构;每个侧面支臂套设有多个侧面单槽,侧面单槽具有光缆固定槽,侧面单槽的槽口朝上;标签上卡槽能够固定于标签下卡槽,形成安装电子标签的标签卡槽;标签卡槽能够安装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且能够安装于三槽加装座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缓解了铁路两侧的缆线槽道不具备专门的缆线固定装置,不易对缆线进行功能分类且容易造成缆线缠绕,不易于检修维护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缆线固定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通信光缆用于传输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和铁路网内大量综合信息,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信号电缆是信号系统中有关设备和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可实现1MHz(模拟信号)、2Mbit/s(数字信号)、额定电压交流750V或直流1100V及以下系统控制信息与电能的传输。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通信光缆和信号电缆。铁路路线的两侧设置有通信信号缆线槽道,缆线一般直接铺设于缆线槽道中,或者在缆线较多的位置局部通过扎带捆绑,不具备专门的缆线用固定装置,不易对缆线进行功能分类且容易造成缆线缠绕等情况的发生,给后续的检修维护带来不便。专利技术创造内容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以缓解缆线一般直接铺设于铁路路线的两侧的缆线槽道中,或者在缆线较多的位置局部通过扎带捆绑,不具备专门的缆线用固定装置,不易对缆线进行功能分类且容易造成缆线缠绕等情况的发生,给后续的检修维护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一: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包括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三槽加装座能够固定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且五槽底座及三槽加装座均具有电缆固定槽;侧面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外侧面及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具有多个斜面限位;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分别设置于五槽底座的左、右两端,且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及五槽底座构成“︺”型结构,且第一支臂的外侧面及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位于“︺”型结构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侧面单槽的一侧具有斜面限位卡槽,侧面单槽的另一侧具有光缆固定槽;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分别套设有多个侧面单槽,每个侧面单槽的槽口朝上,且每个侧面单槽的斜面限位卡槽能够通过一个斜面限位固定;第一支臂上套设的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第一支臂的内侧面,第二支臂上套设的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第二支臂的内侧面;标签上卡槽能够固定于标签下卡槽,形成安装电子标签的标签卡槽;标签卡槽能够在五槽底座的顶端不设置三槽加装座时安装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且能够在三槽加装座固定于五槽底座的顶端时安装于三槽加装座的顶端。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技术方案二: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及标签上卡槽与标签下卡槽构成的标签卡槽之间能够形成四种组合形式;由五槽底座、侧面支臂及侧面单槽构成基础组合;在基础组合的五槽底座顶端设置三槽加装座构成二级组合;在基础组合的五槽底座的顶端设置标签卡槽构成三级组合;在二级组合的三槽加装座的顶端设置标签卡槽构成四级组合。在技术方案二的基础上,技术方案三: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均采用具有一定张力的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且四种组合形式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额外配件,采用可拆卸的卡扣式安装方式进行固定。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技术方案四: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及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均采用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形式来对缆线进行固定。在技术方案四的基础上,技术方案五:无极变径的固定槽的结构形式采用底部半径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减小的类U型槽的结构;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及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的底部具有半径由Ra到Rb逐渐减小的第一变径范围,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的底部具有半径由Rc到Rd逐渐减小的第二变径范围;半径尺寸位于第一变径范围的电缆在放入电缆固定槽内时,电缆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电缆的直径与电缆固定槽的内部间距相等的位置卡紧;半径尺寸位于第二变径范围的光缆在放入光缆固定槽内时,光缆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光缆的直径与光缆固定槽的内部间距相等的位置卡紧。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技术方案六:标签下卡槽具有A、B面;标签下卡槽在安装于五槽底座的顶端时,通过标签下卡槽的A面与五槽底座连接,标签上卡槽设置于标签下卡槽的B面;标签下卡槽在安装于三槽加装座的顶端时,通过标签下卡槽的B面与三槽加装座连接,标签上卡槽设置于标签下卡槽的A面。在技术方案一的基础上,技术方案七: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的背面、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的背面及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的背面均设置有加强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包括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三槽加装座能够固定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且五槽底座及三槽加装座均具有电缆固定槽;侧面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外侧面及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具有多个斜面限位;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分别设置于五槽底座的左、右两端,且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及五槽底座构成“︺”型结构,且第一支臂的外侧面及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位于“︺”型结构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侧面单槽的一侧具有斜面限位卡槽,侧面单槽的另一侧具有光缆固定槽;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分别套设有多个侧面单槽,每个侧面单槽的槽口朝上,且每个侧面单槽的斜面限位卡槽能够通过一个斜面限位固定;第一支臂上套设的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第一支臂的内侧面,第二支臂上套设的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第二支臂的内侧面;标签上卡槽能够固定于标签下卡槽,形成安装电子标签的标签卡槽;标签卡槽能够在五槽底座的顶端不设置三槽加装座时安装于五槽底座的顶端,且能够在三槽加装座固定于五槽底座的顶端时安装于三槽加装座的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技术方案中,能够通过将电缆设置于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槽或三槽加装座的电缆固定槽来将电缆固定,能够通过将光缆设置于套设在侧面支臂的侧面单槽来将光缆固定,使铁路线路两侧的通信信号缆线槽道里的缆线布放地整齐美观,并能够通过标签卡槽安装电子标签,配合槽道缆线管理系统对缆线进行管理;并且“︺”型结构与铁路路线的两侧的缆线槽道的结构相匹配。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及标签上卡槽与标签下卡槽构成的标签卡槽之间能够形成四种组合形式;由五槽底座、侧面支臂及侧面单槽构成基础组合;在基础组合的五槽底座顶端设置三槽加装座构成二级组合;在基础组合的五槽底座的顶端设置标签卡槽构成三级组合;在二级组合的三槽加装座的顶端设置标签卡槽构成四级组合。在本技术方案中,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以及缆线的种类与数量,选择不同的组合形式,适应性更强。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均采用具有一定张力的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且四种组合形式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额外配件,采用可拆卸的卡扣式安装方式进行固定。在本技术方案中,选取的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张力,能充分兼容电缆槽制作时的尺寸偏差;另外采用可拆卸的卡扣式的安装方式,能够避免因使用螺丝、螺母等配件造成配件的生锈和丢失的问题,并且安装便捷;其次,可拆卸的安装方式相比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加方便运输与制造,可拆卸的零部件的模具相比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的模具的复杂程度降低,且体积较小。五槽底座的电缆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n所述三槽加装座能够固定于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且所述五槽底座及所述三槽加装座均具有电缆固定槽;/n所述侧面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n所述第一支臂外侧面及所述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具有多个斜面限位;/n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分别设置于所述五槽底座的左、右两端,且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及所述五槽底座构成“︺”型结构,且所述第一支臂的外侧面及所述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位于所述“︺”型结构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n所述侧面单槽的一侧具有斜面限位卡槽,所述侧面单槽的另一侧具有光缆固定槽;/n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分别套设有多个所述侧面单槽,每个所述侧面单槽的槽口朝上,且每个所述侧面单槽的斜面限位卡槽能够通过一个所述斜面限位固定;/n所述第一支臂上套设的所述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所述第一支臂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支臂上套设的所述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所述第二支臂的内侧面;/n所述标签上卡槽能够固定于所述标签下卡槽,形成安装电子标签的标签卡槽;/n所述标签卡槽能够在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不设置所述三槽加装座时安装于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且能够在所述三槽加装座固定于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时安装于所述三槽加装座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五槽底座、三槽加装座、侧面支臂、侧面单槽、标签上卡槽及标签下卡槽;
所述三槽加装座能够固定于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且所述五槽底座及所述三槽加装座均具有电缆固定槽;
所述侧面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
所述第一支臂外侧面及所述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具有多个斜面限位;
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分别设置于所述五槽底座的左、右两端,且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及所述五槽底座构成“︺”型结构,且所述第一支臂的外侧面及所述第二支臂的外侧面分别位于所述“︺”型结构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
所述侧面单槽的一侧具有斜面限位卡槽,所述侧面单槽的另一侧具有光缆固定槽;
所述第一支臂及所述第二支臂分别套设有多个所述侧面单槽,每个所述侧面单槽的槽口朝上,且每个所述侧面单槽的斜面限位卡槽能够通过一个所述斜面限位固定;
所述第一支臂上套设的所述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所述第一支臂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支臂上套设的所述侧面单槽的光缆固定槽位于所述第二支臂的内侧面;
所述标签上卡槽能够固定于所述标签下卡槽,形成安装电子标签的标签卡槽;
所述标签卡槽能够在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不设置所述三槽加装座时安装于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且能够在所述三槽加装座固定于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时安装于所述三槽加装座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槽道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槽底座、所述三槽加装座、所述侧面支臂、所述侧面单槽及所述标签上卡槽与所述标签下卡槽构成的所述标签卡槽之间能够形成四种组合形式;
由所述五槽底座、所述侧面支臂及所述侧面单槽构成基础组合;
在所述基础组合的所述五槽底座顶端设置所述三槽加装座构成二级组合;
在所述基础组合的所述五槽底座的顶端设置所述标签卡槽构成三级组合;
在所述二级组合的所述三槽加装座的顶端设置所述标签卡槽构成四级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明万宝华金广宏徐国宾吴仁利崔长超高建胡桂新张振国胡斌吴军王涛李瑞敏李生海郭宝山张忠敏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