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56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包括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包括本体和导电端子,本体具有纵长延伸的插槽,导电端子具有进入插槽的接触部和向下超出本体底面的导接部,插槽每一侧具有沿纵长方向交替排列的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均由相邻的两个导电端子组成,第一端子组的导接部相对于第二端子组的导接部在横向方向上远离插槽;插槽两侧的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的导接部在横向方向上呈四排设置,对应每排导接部的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电路板具有调整孔和对应导接部的四排接点,每排接点包括信号接点和接地接点,调整孔与接地接点通过电路板电连接,且调整孔位于相邻两排的两个信号接点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提升高频性能的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在电连接器行业内,有两个主要的趋势,一个是缩减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另一个是在单位面积内设置更多的导电端子,这两个趋势都会使导电端子之间的间距减小。以DDR连接器为例,根据JEDEC协会制定的规范,DDR4连接器相对于DDR3连接器,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更小,设置的导电端子却更多,因此DDR4连接器的导电端子间距更小,在安装所述的连接器的电路板上,对应连接这些导电端子的接点也变得更加密集,导致不同的信号端子和对应的不同的信号接点之间在传输信号时更容易出现串音问题,为缓解上述问题上述规范中规定了连接器插槽两侧中的每一侧的其中一部分的导电端子的焊脚向靠近电连接器插槽的方向弯折,另一部分的导电端子的焊脚向远离电连接器插槽的方向弯折,这两种端子单独交替排列,如此设置降低了导电端子焊脚和对应的接点的密度,但在传输更高频率的信号时仍然会出现串音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其通过异于协会规范的导电端子排布以及在电路板的信号接点之间设置额外的接地的调整孔,来改善高频信号传输中串音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本体具有自所述本体的顶面向下凹陷并沿一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所述插槽在一横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均分布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纵长方向,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进入所述插槽的一接触部、向下超出所述本体的底面的一导接部和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接部之间的一连接部,所述插槽每一侧的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均包括沿所述纵长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端子组和多个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均由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组成,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两个所述导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的两个所述导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插槽;所述插槽两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呈四排设置,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位于其中一排,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位于另一排,其中,对应每一排所述导接部的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与多个接地端子;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调整孔和对应四排所述导接部的四排接点,每一排所述接点包括导接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多个信号接点和导接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多个接地接点,所述调整孔与所述接地接点通过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调整孔位于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信号接点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插槽一侧的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与另一侧的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沿所述纵长方向错位设置,对应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的两排所述信号接点之间设置有所述调整孔。进一步地,在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所对应的两排所述信号接点之间设置有所述调整孔。进一步地,位于相邻两排的且在所述纵长方向上仅相隔零个或一个所述接地接点的两个所述信号接点之间设置有所述调整孔。进一步地,所述调整孔位于两个所述信号接点的连线的中点上。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在所述连接部的底端仅设有一个连料部,所述连料部位于对应所述导接部的纵长一侧,用以连接一料带,在每一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连料部在所述纵长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导接部之间。进一步地,位于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子组均由一个所述信号端子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组成,所述调整孔设置在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子组所对应的两个所述信号接点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接点为所述电路板上成型的电镀通孔,收容对应的所述导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的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的弯折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导接部包括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延伸段及自所述延伸段向下延伸形成的一接脚,所述接脚与对应的所述接点导接,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纵长方向上成一排设置,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延伸段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延伸段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的长度。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自所述本体的顶面向下凹陷并沿一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所述插槽在一横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均分布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纵长方向,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进入所述插槽的一接触部、向下超出所述本体的底面的一导接部和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接部之间的一连接部,所述插槽每一侧的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均包括多个第一端子组和多个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均由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组成,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两个所述导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的两个所述导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插槽,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交替排布;所述插槽两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呈四排设置,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位于其中一排,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位于另一排,其中,对应每一排所述导接部的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与多个接地端子;所述电路板具有多个调整孔和对应四排所述导接部的四排接点,每一排所述接点包括导接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多个信号接点和导接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多个接地接点,每一所述调整孔与所述接地接点通过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每一所述调整孔位于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信号接点之间;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接地件,所述接地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插槽两侧的所述导电端子之间,所述接地件与中间两排所述导接部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接触形成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接点为所述电路板上成型的电镀通孔,收容对应的所述导接部。进一步地,所述接地件具有多个接地脚,每一所述接地脚与一个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导接部收容在同一个所述接点,并相互接触。进一步地,同时收容所述接地脚和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所述接地接点,其孔径大于其他所述接点的孔径。进一步地,位于相邻两排的且在所述纵长方向上仅相隔零个或一个所述接地接点的两个所述信号接点之间设置有所述调整孔。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调整孔位于对应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的两排所述信号接点之间,且所述调整孔位于相邻两排的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接点的连线上。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本体具有自所述本体的顶面向下凹陷并沿一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所述插槽在一横向方向的相对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本体具有自所述本体的顶面向下凹陷并沿一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所述插槽在一横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均分布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纵长方向,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进入所述插槽的一接触部、向下超出所述本体的底面的一导接部和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接部之间的一连接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插槽每一侧的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均包括沿所述纵长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端子组和多个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均由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组成,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两个所述导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的两个所述导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插槽;/n所述插槽两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呈四排设置,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位于其中一排,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位于另一排,其中,对应每一排所述导接部的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与多个接地端子;/n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调整孔和对应四排所述导接部的四排接点,每一排所述接点包括导接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多个信号接点和导接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多个接地接点,所述调整孔与所述接地接点通过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调整孔位于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信号接点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本体具有自所述本体的顶面向下凹陷并沿一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所述插槽在一横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均分布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纵长方向,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进入所述插槽的一接触部、向下超出所述本体的底面的一导接部和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接部之间的一连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每一侧的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均包括沿所述纵长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端子组和多个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均由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组成,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两个所述导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的两个所述导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插槽;
所述插槽两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呈四排设置,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位于其中一排,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位于另一排,其中,对应每一排所述导接部的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与多个接地端子;
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调整孔和对应四排所述导接部的四排接点,每一排所述接点包括导接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多个信号接点和导接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多个接地接点,所述调整孔与所述接地接点通过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调整孔位于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信号接点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一侧的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与另一侧的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沿所述纵长方向错位设置,对应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的两排所述信号接点之间设置有所述调整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所对应的两排所述信号接点之间设置有所述调整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排的且在所述纵长方向上仅相隔零个或一个所述接地接点的两个所述信号接点之间设置有所述调整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孔位于两个所述信号接点的连线的中点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在所述连接部的底端仅设有一个连料部,所述连料部位于对应所述导接部的纵长一侧,用以连接一料带,在每一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连料部在所述纵长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导接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子组均由一个所述信号端子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组成,所述调整孔设置在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子组所对应的两个所述信号接点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点为所述电路板上成型的电镀通孔,收容对应的所述导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弯折,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的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的弯折方向相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包括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延伸段及自所述延伸段向下延伸形成的一接脚,所述接脚与对应的所述接点导接,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纵长方向上成一排设置,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延伸段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延伸段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的长度。


1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自所述本体的顶面向下凹陷并沿一纵长方向延伸的一插槽,所述插槽在一横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均分布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横向方向垂直于所述纵长方向,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进入所述插槽的一接触部、向下超出所述本体的底面的一导接部和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接部之间的一连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每一侧的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均包括多个第一端子组和多个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均由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组成,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两个所述导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中的两个所述导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插槽,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交替排布;
所述插槽两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呈四排设置,所述插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位于其中一排,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所述导接部位于另一排,其中,对应每一排所述导接部的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信号端子与多个接地端子;
所述电路板具有多个调整孔和对应四排所述导接部的四排接点,每一排所述接点包括导接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多个信号接点和导接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多个接地接点,每一所述调整孔与所述接地接点通过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每一所述调整孔位于相邻两排的两个所述信号接点之间;
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接地件,所述接地件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插槽两侧的所述导电端子之间,所述接地件与中间两排所述导接部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接触形成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点为所述电路板上成型的电镀通孔,收容对应的所述导接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件具有多个接地脚,每一所述接地脚与一个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导接部收容在同一个所述接地接点,并相互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同时收容所述接地脚和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导接部的所述接地接点,其孔径大于其他所述接点的孔径。


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欣余意李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