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45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4
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基板上;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基板上;隔离结构,设置于基板上,且分隔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钝化层,设置于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上;第一波长转换层,设置于钝化层以及隔离结构上,其中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第一波长转换层;以及第二波长转换层,设置于钝化层以及隔离结构上,其中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第二波长转换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本申请是2018年4月2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10400246.6,专利技术名称为“显示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公开是关于显示装置,特别是关于具有不同尺寸的波长转换层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显示器是使用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平面显示器,发光二极管阵列是借由接合处理与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的电路整合以形成电性连接,且发光二极管阵列是作为显示器的像素(或子像素)。由于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自发光的特性,可省略背光模块,结果使得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变得更轻薄,进而获得具竞争力的优势。相较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较稳定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亮度较高,且反应时间较短。因此,发光二极管显示器逐渐被应用于许多下一世代的主流显示产品中。虽然现存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像素的显示装置已足够应付它们原先预定的用途,但他们仍未在各个方面皆彻底的符合要求。因此,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像素的显示装置目前仍有待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转换效率是波长转换层转换后的光的能量与设置于波长转换层下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能量两者的比值。由于在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中的波长转换层的转换效率可能不同,如此将导致显示装置的亮度分布不均,进而降低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显示装置的实施例在不同的子像素中具有不同尺寸的波长转换层,所谓不同尺寸是由波长转换层在上视图中的不同面积及/或波长转换层的不同厚度所造成的结果。借此,在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中,经由不同尺寸的波长转换层转换后的光的能量可为相似或相同。结果,显示装置发出的光的亮度可分布地更均匀,且色域可更宽广。再者,借由调整显示装置内不同子像素中的波长转换层的面积及/或厚度,可精准地调控显示装置的整体色温。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和该第二子像素分别对应至两种不同的颜色。第一子像素包含第一发光元件以及邻近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波长转换层,其中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第一波长转换层。第二子像素包含第二发光元件以及邻近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波长转换层,其中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第二波长转换层。第一波长转换层的面积与第二波长转换层的面积不同。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其中第一子像素和该第二子像素分别对应至两种不同的颜色。第一子像素包含第一发光元件以及邻近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波长转换层,其中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第一波长转换层。第二子像素包含第二发光元件以及邻近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波长转换层,其中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第二波长转换层。第一波长转换层的厚度与第二波长转换层的厚度不同。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其中第一子像素和该第二子像素分别对应至两种不同的颜色。第一子像素包含第一发光元件以及邻近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波长转换层,其中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第一波长转换层。第二子像素包含第二发光元件以及邻近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波长转换层,其中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第二波长转换层。显示装置也包含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其中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电性连接于第一电极。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基板;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基板上;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基板上;隔离结构,设置于基板上,且分隔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钝化层,设置于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上;第一波长转换层,设置于钝化层以及隔离结构上,其中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第一波长转换层;以及第二波长转换层,设置于钝化层以及隔离结构上,其中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第二波长转换层。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A-1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A-2F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显示装置的上视图,图3B是沿着图3A中线A-A’和线B-B’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显示装置的上视图,图3D是沿着图3C中线A-A’和线B-B’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E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A-4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A-5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6A-6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显示装置的剖面和部分爆炸图。符号说明:100a、100b、100c、200a、200b、200c、200d、200e、200f、300a、300b、300c、400a、400b、400c、500a、500b、600a、600b、600c~显示装置;101、201、301、601~基板;103、203、303、603~驱动层;105a、105b、105c、205、225、305a、305b、305c、305d~导电垫;107a、107b、107c、207、307a、307b、307c~P型电极;109a、109b、109c、209、309a、309b、309c~P型半导体层;111a、111b、111c、211、311a、311b、311c~多重量子井层;113a、113b、113c、213、313~N型半导体层;115a、115b、115c、215、315~N型电极;117a、117b、117c、217a、217b、317a、317b、317c、617~发光元件;119~第一钝化层;121R、121G、121B、221、321R、321G、321B、521R、521G、521B、621~波长转换层;121、223、321~有机层;123~第二钝化层;130R、130G、130B、330R、330G、330B、530R、530G、530B~子像素;205a~第一导电垫;205b~第二导电垫;219、319~钝化层;227~平坦层;229、523、625~反射层;306~凸块;313T~顶面;317d~导电结构;320、420~隔离结构;420B~底面;602~薄膜晶体管;623~绝缘层;625~反射层;627~增亮膜;629~量子点增亮膜;630a、630b、630c~背光模块;651~第一偏光膜;653~液晶显示面板;655~第二偏光膜;L1、L2、L3、L1’、L2’~长度;T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n一基板;/n一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n一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n一隔离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分隔该第一发光元件以及该第二发光元件;/n一钝化层,设置于该第一发光元件以及该第二发光元件上;/n一第一波长转换层,设置于该钝化层以及该隔离结构上,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该第一波长转换层;以及/n一第二波长转换层,设置于该钝化层以及该隔离结构上,其中该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该第二波长转换层。/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31 US 62/512,733;20170831 US 15/692,031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一基板;
一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第二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隔离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分隔该第一发光元件以及该第二发光元件;
一钝化层,设置于该第一发光元件以及该第二发光元件上;
一第一波长转换层,设置于该钝化层以及该隔离结构上,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该第一波长转换层;以及
一第二波长转换层,设置于该钝化层以及该隔离结构上,其中该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该第二波长转换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锋吴湲琳吴昱娴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