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双重弦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37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琴双重弦枕结构,包括安装在背板表面的弦钮和挂弦器;所述弦钮表面缠绕设置有琴弦;所述琴弦远离所述弦钮的一端向下延伸,夹持设置在所述挂弦器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挂弦器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配合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尖端对应嵌入所述背板的内部;所述螺纹孔的开口处外扩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镶嵌设置有防松圈;所述防松圈内侧为收缩式的斜面结构;所述螺钉的尾部边缘处与所述防松圈内侧挤压贴合;防松圈内侧的斜面部分能够卡在螺钉尾部的边缘,通过产生的摩擦力增加螺钉回转时的阻力,从而起到防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琴双重弦枕结构
本技术涉及乐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钢琴双重弦枕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钢琴制造中,对于琴弦的固定多采用挂弦和定弦结构中的一种,其固定效果不够稳定,易产生杂音等问题。所以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挂弦、定弦双重固定方式的高稳定性钢琴双重弦枕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固定式弦枕筋和弦枕钮结构双重固定结构的高稳定性钢琴双重弦枕结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钢琴双重弦枕结构,包括安装在背板表面的弦钮和挂弦器;所述弦钮表面缠绕设置有琴弦;所述琴弦远离所述弦钮的一端向下延伸,夹持设置在所述挂弦器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挂弦器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配合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尖端对应嵌入所述背板的内部;所述螺纹孔的开口处外扩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镶嵌设置有防松圈;所述防松圈内侧为收缩式的斜面结构;所述螺钉的尾部边缘处与所述防松圈内侧挤压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挂弦器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配合嵌设有防磨片;所述防磨片与所述琴弦转弯处位置对应,二者相互贴合。进一步地,所述防磨片的截面为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防磨片为陶瓷材质。进一步地,所述挂弦器面向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有定弦器;所述定弦器包括杆件、旋钮和夹块;所述杆件连接设置在所述挂弦器的底部;成对的所述杆件夹持设置在所述琴弦的两侧;所述夹块旋转连接设置在所述杆件远离挂弦器的一端;所述夹块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旋钮与所述夹块共轴连接;转动所述旋钮,控制夹块对应椭圆截面长轴的边缘处夹紧所述琴弦。进一步地,所述夹块对应椭圆截面短轴的边缘处到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琴弦到所述夹块转动中心的距离。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钢琴双重弦枕结构,包括安装在背板表面的弦钮和挂弦器;所述弦钮表面缠绕设置有琴弦;所述琴弦远离所述弦钮的一端向下延伸,夹持设置在所述挂弦器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挂弦器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配合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尖端对应嵌入所述背板的内部;所述螺纹孔的开口处外扩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镶嵌设置有防松圈;所述防松圈内侧为收缩式的斜面结构;所述螺钉的尾部边缘处与所述防松圈内侧挤压贴合;防松圈内侧的斜面部分能够卡在螺钉尾部的边缘,通过产生的摩擦力增加螺钉回转时的阻力,从而起到防松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钢琴双重弦枕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螺钉固定结构示意图;图3为定弦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定弦器具体结构细节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钢琴双重弦枕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安装在背板3表面的弦钮1和挂弦器2;所述弦钮1表面缠绕设置有琴弦4;所述琴弦4远离所述弦钮1的一端向下延伸,夹持设置在所述挂弦器2和所述背板3之间;所述挂弦器2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21;所述螺纹孔21内配合设置有螺钉22;所述螺钉22的尖端对应嵌入所述背板3的内部,从而将挂弦器2固定;所述螺纹孔21的开口处外扩设置有沉孔23;所述沉孔23内镶嵌设置有防松圈24;所述防松圈24内侧为收缩式的斜面结构;所述螺钉22的尾部边缘处与所述防松圈24内侧挤压贴合;防松圈24内侧的斜面部分能够卡在螺钉22尾部的边缘,通过产生的摩擦力增加螺钉22回转时的阻力,从而起到防松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挂弦器2的上端设置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内配合嵌设有防磨片26;所述防磨片26与所述琴弦4转弯处位置对应,二者相互贴合;因为挂弦器2多采用黄铜材质,在与琴弦4之间容易发生摩擦造成音色改变;而防磨片26利用自身的相对光滑表面用来减缓琴弦4在震动中受到的磨损。所述防磨片26的截面为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从而可以对琴弦4形成一个包围结构,从而进一步降低琴弦4的安装难度。所述防磨片26为陶瓷材质,可以兼顾耐磨和光滑表面。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挂弦器2面向所述背板3的一侧设置有定弦器5;所述定弦器5包括杆件51、旋钮52和夹块53;所述杆件51连接设置在所述挂弦器2的底部;成对的所述杆件51夹持设置在所述琴弦4的两侧;所述夹块53旋转连接设置在所述杆件51远离挂弦器2的一端;所述夹块53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旋钮52与所述夹块53共轴连接;转动所述旋钮52,控制夹块53对应椭圆截面长轴的边缘处夹紧所述琴弦4;图中的旋钮52可以采用内六角扳手配合的方式驱动回转;夹块53的转轴部分阻尼旋转嵌设在杆件51内。所述夹块53对应椭圆截面短轴的边缘处到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琴弦4到所述夹块53转动中心的距离;从而可以通过成对夹块53的转动配合来切换琴弦4的固定和松开状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钢琴双重弦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背板(3)表面的弦钮(1)和挂弦器(2);所述弦钮(1)表面缠绕设置有琴弦(4);所述琴弦(4)远离所述弦钮(1)的一端向下延伸,夹持设置在所述挂弦器(2)和所述背板(3)之间;所述挂弦器(2)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21);所述螺纹孔(21)内配合设置有螺钉(22);所述螺钉(22)的尖端对应嵌入所述背板(3)的内部;所述螺纹孔(21)的开口处外扩设置有沉孔(23);所述沉孔(23)内镶嵌设置有防松圈(24);所述防松圈(24)内侧为收缩式的斜面结构;所述螺钉(22)的尾部边缘处与所述防松圈(24)内侧挤压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琴双重弦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背板(3)表面的弦钮(1)和挂弦器(2);所述弦钮(1)表面缠绕设置有琴弦(4);所述琴弦(4)远离所述弦钮(1)的一端向下延伸,夹持设置在所述挂弦器(2)和所述背板(3)之间;所述挂弦器(2)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21);所述螺纹孔(21)内配合设置有螺钉(22);所述螺钉(22)的尖端对应嵌入所述背板(3)的内部;所述螺纹孔(21)的开口处外扩设置有沉孔(23);所述沉孔(23)内镶嵌设置有防松圈(24);所述防松圈(24)内侧为收缩式的斜面结构;所述螺钉(22)的尾部边缘处与所述防松圈(24)内侧挤压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琴双重弦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弦器(2)的上端设置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内配合嵌设有防磨片(26);所述防磨片(26)与所述琴弦(4)转弯处位置对应,二者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琴双重弦枕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顺军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斯坦梅尔钢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