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15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上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且外壳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升降杆的顶部贯穿通孔并焊接有基座,且基座上套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焊接有检测仪,所述连接座的内壁下端开设有锁槽,且的基座的内部销连接有楔块,所述楔块的下端焊接有拉杆。装置和现有的电力故障检测仪器是分体式组合的,可以分别携带而不会像一体式的那样占据很大的面积,同时本装置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在检测仪和设备结合后可以对检测仪进行升降,从而解决一些电线悬挂过高,直接手持检测仪高度不够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检测
,具体是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电力在发生故障时需要使用到电力故障检测装置进行检测,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力故障检测设备(CN201721785297.2),该专利中的电力故障检测装置由伸缩机构和漏电探测仪两部分组成,由此来达到探测仪高度的效果,探测仪和握杆之间需要使用到定位装置进行定位,但是该专利中探测仪和握杆之间不方便进行定位连接,从而给使用者的安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上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且外壳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升降杆的顶部贯穿通孔并焊接有基座,且基座上套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焊接有检测仪,所述连接座的内壁下端开设有锁槽,且的基座的内部销连接有楔块,所述楔块的下端焊接有拉杆,且拉杆上套接有弹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柱的侧面且位于第一连杆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的端部同样活动连接在升降杆的下端侧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水平焊接有按压杆,且按压杆的外端中心处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底端缠绕有轮盘。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盘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架,且轮盘前端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接有第一转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轮上套接有皮带,且外壳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驱动端套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皮带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转轮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杆的长度是固定柱长度的五分之四,且按压杆的长度是第二连杆长度的两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底部套接有把手,且外壳的侧面下端嵌合有控制面板,并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和电机的输入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和现有的电力故障检测仪器是分体式组合的,在使用时可以分别携带而不会像一体式的那样占据很大的面积,同时本装置内设置有升降机构,在检测仪和设备结合后可以对检测仪进行升降,从而解决一些电线悬挂过高,直接手持检测仪高度不够的缺点,升降机构采用电力驱动,使用时按压控制面板即可,通过控制面板促使电机启动,电机上的第二转轮通过皮带带动轮盘上的第一转轮转动,从而带动轮盘转动,轮盘在转动时对牵引绳进行收卷,使牵引绳在放松状态变为紧绷状态,从而拉动按压杆前端下降,按压杆活动固定在固定柱上形成杠杆结构,在按压杆前端下降时后端翘起推动升降杆上升,进一步实现检测仪高度提高,最后检测仪和本装置的定位机构采用套筒连接的方式,检测仪底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中空结构可以直接套在升降杆的基座上,在套接过程中,连接座抵触基座内的楔块,楔块回缩,当连接座底部和基座完全接触时,基座内的楔块由于弹簧作用嵌合在连接座内壁的锁槽内完成定位,后期通过拉杆认为压缩弹簧即可拆除。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中内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检测仪;2、基座;3、升降杆;4、外壳;5、通孔;6、连接座;7、固定柱;8、按压杆;9、牵引绳;10、轮盘;11、第一转轮;12、支架;13、第二转轮;14、电机;15、皮带;16、转轴;17、第二连杆;18、第一连杆;19、锁槽;20、弹簧;21、拉杆;22、楔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包括外壳4,外壳4内设有固定柱7,且固定柱7上设有第一连杆18,第一连杆18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3,且外壳4顶部开设有通孔5,升降杆3的顶部贯穿通孔5并焊接有基座2,且基座2上套接有连接座6,连接座6上焊接有检测仪1,连接座6的内壁下端开设有锁槽19,且的基座2的内部销连接有楔块22,楔块22的下端焊接有拉杆21,且拉杆21上套接有弹簧20。在图2中,固定柱7的侧面且位于第一连杆18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7,且第二连杆17的端部同样活动连接在升降杆3的下端侧面,第一连杆18起到连接约束作用,其目的是使升降杆3和固定柱7之间活动连接,并约束升降杆3和固定柱7之间的距离,第二连杆17起到力的传递作用,将按压杆8的抬升力传递到升降杆3上。在图2中,第二连杆17的末端水平焊接有按压杆8,且按压杆8的外端中心处缠绕有牵引绳9,牵引绳9的底端缠绕有轮盘10,轮盘10在转动时对牵引绳9进行收卷,使牵引绳9在放松状态变为紧绷状态,从而拉动按压杆8前端下降,按压杆8活动固定在固定柱7上形成杠杆结构,在按压杆8前端下降时后端翘起推动升降杆上升,进一步实现检测仪1高度提高。在图2中,轮盘10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架12,且轮盘10前端焊接有转轴16,转轴16上套接有第一转轮11,支架12使轮盘10悬空可以在转动时不受抵触,同时为轮盘10提供支点固定在第一转轮11为轮盘10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由皮带15带动转动。在图2中,第一转轮11上套接有皮带15,且外壳4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4,且电机14的驱动端套接有第二转轮13,皮带15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转轮13上,通过控制面板促使电机14启动,电机14上的第二转轮13通过皮带15带动轮盘10上的第一转轮11转动,从而带动轮盘10转动。在图2中,升降杆3的长度是固定柱7长度的五分之四,且按压杆8的长度是第二连杆17长度的两倍,升降杆3长度过长则自重过大,牵引绳9在收卷时受到的拉力越大容易断,而升降杆3长度过短则升降长度过小,升降机构没有意义,按压杆8的长度需要符合杠杆原理,按压杆8长度过短同样牵引绳9受到的力越大,过长则不能被外壳4保护。在图1中,外壳4的底部套接有把手,且外壳4的侧面下端嵌合有控制面板,并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和电机14的输入端连接,把手用于使用本装置时的握捏,控制面板主要控制电机开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检测仪1底部设有连接座6,连接座6中空结构可以直接套在升降杆3的基座2上,在套接过程中,连接座6抵触基座2内的楔块22,楔块22回缩,当连接座6底部和基座2完全接触时,基座2内的楔块22由于弹簧20作用嵌合在连接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包括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内设有固定柱(7),且固定柱(7)上设有第一连杆(18),所述第一连杆(18)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3),且外壳(4)顶部开设有通孔(5),所述升降杆(3)的顶部贯穿通孔(5)并焊接有基座(2),且基座(2)上套接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上焊接有检测仪(1),所述连接座(6)的内壁下端开设有锁槽(19),且的基座(2)的内部销连接有楔块(22),所述楔块(22)的下端焊接有拉杆(21),且拉杆(21)上套接有弹簧(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包括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内设有固定柱(7),且固定柱(7)上设有第一连杆(18),所述第一连杆(18)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3),且外壳(4)顶部开设有通孔(5),所述升降杆(3)的顶部贯穿通孔(5)并焊接有基座(2),且基座(2)上套接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上焊接有检测仪(1),所述连接座(6)的内壁下端开设有锁槽(19),且的基座(2)的内部销连接有楔块(22),所述楔块(22)的下端焊接有拉杆(21),且拉杆(21)上套接有弹簧(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7)的侧面且位于第一连杆(18)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7),且第二连杆(17)的端部同样活动连接在升降杆(3)的下端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故障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17)的末端水平焊接有按压杆(8),且按压杆(8)的外端中心处缠绕有牵引绳(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李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迈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