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测试架,特别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架,包括:测试架本体、若干升降驱动机构和高压输电装置;测试架包括:操作台、上支撑架、至少一块套管安装板;上支撑架位于操作台的上方,且平行于操作台,操作台相对于上支撑架的一侧为测试台面,测试台面设有若干贯通操作台的测试孔,套管安装板覆盖于任意测试孔;各升降驱动机构沿排列于上支撑架上,升降驱动机构均包括:测试工装、设置于上支撑架上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连接测试工装;高压输电装置位于操作台的下方,且包括:平行于操作台设置的高压测试杆、若干竖直设置于高压测试杆上的可伸缩的高压接触杆。同现有技术相比,同时满足不同界面的电缆附件的测试需求,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附件的测试架
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测试架,特别涉及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架。
技术介绍
目前,屏蔽型可分离电缆连接器应用于环网柜、分支箱、箱变等系统中,是当前配电系统电缆地下化主要产品之一,市场需求量较高。电缆附件分为美式、欧式等不同标准界面产品,种类繁多,为保证电力系统线路正常运行,电缆附件需100%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在此背景下,产品测试效率的提高尤为重要。而目前,不同界面的电缆附件需要一一对应的测试装备,导致一次只能测试少量的产品,同时测试电压等级低,导致整体测试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架,可同时满足不同界面的电缆附件的测试需求,在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测试电压的等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架,包括:测试架本体,包括:操作台、上支撑架、至少一块套管安装板;所述上支撑架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上方,且平行于所述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相对于所述上支撑架的一侧为测试台面,所述测试台面沿预设直线方向设有若干贯通所述操作台的测试孔,所述套管安装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测试台面上,并覆盖于任意所述测试孔;若干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数量与所述测试孔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排列于所述上支撑架上;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均包括:测试工装、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架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测试工装,并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工装相对于所述测试台面进行直线运动,所述测试工装相对于所述测试台面的一侧为压紧套管的抵压侧;高压输电装置,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下方;所述高压输电装置包括:平行于所述操作台设置的高压测试杆、若干竖直设置于所述高压测试杆上的可伸缩的高压接触杆,所述高压接触杆的数量与所述测试孔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且各所述高压接触杆与唯一对应的各所述测试孔同轴设置,各所述高压接触杆均用于固定待测电缆附件。本技术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根据待测电缆附件对应的套管选用相应的套管安装板,并将套管安装板覆盖于任意操作台的测试孔,同时将高套管安装板与测试台面安装固定,另外,可将待测电缆附件安装于高压接触杆上,由于高压接触杆与唯一对应的测试孔是同轴设置的,使得被安装于高压接触杆上的电缆附件可恰好处于测试孔的轴线位置。因此在测试时,可先由对应该测试孔的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组件驱动测试工装朝测试台面的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直至测试工装的抵压侧配合套管安装板压紧套管后,即可不断拉长高压接触杆,直至待测电缆附件的安装界面能够与套筒的标准界面拼接,使得待测电缆附件可与套管电性导通,此时即可将高压测试杆接入供电设备,以实现对待测电缆附件的电气性能的测试。由此不难看出,本实施方式的测试架可同时满足不同界面的电缆附件的测试需求,在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测试电压的等级。另外,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架上的缸体、与所述缸体连接并朝所述测试台面的方向竖直延伸形成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测试工装连接;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架上,并固定所述气缸的所述缸体。另外,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两侧,用于夹持并固定所述缸体。另外,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柱,与所述第一架体滑动连接,并朝所述测试台面的方向竖直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导向柱相对于所述测试台面的一端与所述测试工装连接;第二导向柱,与所述第二架体滑动连接,并朝所述测试台面的方向竖直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导向柱相对于所述测试台面的一端与所述测试工装连接。另外,所述套管安装板具有:安装于所述测试台面的安装侧、与所述安装侧相对的固定侧,所述固定侧用于安装套管;其中,所述套管安装板沿所述固定侧至所述安装侧的方向开设可被电缆附件穿过的连接孔、绕所述连接孔的轴线环绕设置的若干个安装孔。另外,各所述安装孔均为腰型孔。另外,所述测试工装的所述抵压侧开设可被所述套管部分插入的定位槽。另外,所述高压测试杆的任意一端为用于接入供电设备的供电端。另外,所述高压输电装置还包括:沿所述高压测试杆的轴线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所述高压测试杆穿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所述第二绝缘板,各所述高压接触杆均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所述第二绝缘板之间。另外,各驱动组件在所述上支撑架上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可滑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附件的测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架,如图1所示,包括:测试架本体1、若干升降驱动机构2和高压输电装置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测试架1包括:操作台11、上支撑架12、至少一块套管安装板13。其中,上支撑架12位于操作台11的上方,且平行于操作台11,而操作台11相对于上支撑架12的一侧为测试台面111,而相反的一侧为下表面113,同时,该测试台面111沿预设直线方向设有若干贯通操作台11的测试孔112,套管安装板13可拆卸地安装于测试台面111上,并覆盖于任意测试孔112。其次,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升降驱动机构2的数量与测试孔112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各升降驱动机构2沿预设直线方向排列于上支撑架12上,且各升降驱动机构2均包括:测试工装21、设置于上支撑架12上的驱动组件22,驱动组件22连接测试工装21,且驱动组件22用于驱动测试工装21相对于测试台面111进行直线运动,同时,测试工装21相对于测试台面111的一侧为压紧套管4的抵压侧21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高压输电装置3位于操作台11的下方,且该高压输电装置3包括:平行于操作台11设置的高压测试杆31、若干竖直设置于高压测试杆31上的可伸缩的高压接触杆32。其中,高压接触杆32的数量与测试孔112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且各高压接触杆32与唯一对应的各测试孔112同轴设置,各高压接触杆32均用于固定待测电缆附件5。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根据待测电缆附件对应的套管选用相应的套管安装板13,并将套管安装板13覆盖于任意操作台11的测试孔112,同时将高套管安装板13与测试台面111安装固定,另外,可将待测电缆附件5安装于高压接触杆32上,由于高压接触杆32与唯一对应的测试孔112是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测试架本体,包括:操作台、上支撑架、至少一块套管安装板;所述上支撑架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上方,且平行于所述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相对于所述上支撑架的一侧为测试台面,所述测试台面沿预设直线方向设有若干贯通所述操作台的测试孔,所述套管安装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测试台面上,并覆盖于任意所述测试孔;/n若干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数量与所述测试孔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排列于所述上支撑架上;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均包括:测试工装、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架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测试工装,并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工装相对于所述测试台面进行直线运动,所述测试工装相对于所述测试台面的一侧为压紧套管的抵压侧;/n高压输电装置,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下方;所述高压输电装置包括:平行于所述操作台设置的高压测试杆、若干竖直设置于所述高压测试杆上的可伸缩的高压接触杆,所述高压接触杆的数量与所述测试孔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且各所述高压接触杆与唯一对应的各所述测试孔同轴设置,各所述高压接触杆均用于固定待测电缆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架本体,包括:操作台、上支撑架、至少一块套管安装板;所述上支撑架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上方,且平行于所述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相对于所述上支撑架的一侧为测试台面,所述测试台面沿预设直线方向设有若干贯通所述操作台的测试孔,所述套管安装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测试台面上,并覆盖于任意所述测试孔;
若干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数量与所述测试孔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排列于所述上支撑架上;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均包括:测试工装、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架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测试工装,并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工装相对于所述测试台面进行直线运动,所述测试工装相对于所述测试台面的一侧为压紧套管的抵压侧;
高压输电装置,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下方;所述高压输电装置包括:平行于所述操作台设置的高压测试杆、若干竖直设置于所述高压测试杆上的可伸缩的高压接触杆,所述高压接触杆的数量与所述测试孔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且各所述高压接触杆与唯一对应的各所述测试孔同轴设置,各所述高压接触杆均用于固定待测电缆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测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气缸,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架上的缸体、与所述缸体连接并朝所述测试台面的方向竖直延伸形成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测试工装连接;
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架上,并固定所述气缸的所述缸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测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
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两侧,用于夹持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军伟,薛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翔登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