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91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受力框,所述受力框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口,所述受力框的内部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受力杆,每个所述受力杆的底端均贯穿第一通口并延伸至受力框的下方,每个所述受力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该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通过挡板和拉簧的配合,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减震,避免该装置因减震效果低下出现损坏的问题,通过顶杆和弹簧的配合,能够使该装置移动时进行二次减震,大幅度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有滤网,可以对进入至该装置内部的外界气流进行过滤,避免该装置内部出现灰尘堆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专业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管理,主要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统称,在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便是建筑工程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到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测量时,需要在建筑工地中进行大量的走访勘测,但是现有的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容易因减震性能低下,导致该装置因颠簸出现损坏的问题,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现有的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容易因减震性能低下,导致该装置因颠簸出现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受力框,所述受力框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口,所述受力框的内部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受力杆,每个所述受力杆的底端均贯穿第一通口并延伸至受力框的下方,每个所述受力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二通口,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框,每个所述减震框的底端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减震框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每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杆,每个所述顶杆的底端均贯穿第二通口并延伸至底板的下方,每个所述顶杆的底端均与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拉簧,每个所述拉簧的顶端均与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方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站板,每个所述站板的顶端均与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器元件组,且电器元件组位于两个站板之间,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隔板,每个所述隔板的顶端均与箱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测量机构,所述箱体的正面开设有测量孔。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底端与蓄电池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滤网,每个所述滤网的底端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两组相对称的防护垫,每组所述防护垫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底板的底面和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横板的上表面放置有相对称的配重块,两个所述配重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框体的内侧壁相接触,每个所述配重块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两个所述隔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测量机构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隔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分类板,两个所述分类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挡板和拉簧的配合,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减震,避免该装置因减震效果低下出现损坏的问题,通过顶杆和弹簧的配合,能够使该装置移动时进行二次减震,大幅度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有滤网,可以对进入至该装置内部的外界气流进行过滤,避免该装置内部出现灰尘堆积的问题,通过设置有隔板,能够对测量机构进行防护,解决测量机构容易因异物碰撞出现损坏的问题,通过设置有万向轮,能够使该装置的移动更加便捷,避免操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出现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框体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框体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箱体的正剖图。图中:1、底板;2、把手;3、框体;4、测量孔;5、箱体;6、配重块;7、减震框;8、受力框;9、万向轮;10、受力杆;11、弹簧;12、滤网;13、横板;14、定位架;15、限位板;16、第二通口;17、拉簧;18、挡板;19、防护垫;20、固定架;21、第一通口;22、顶杆;23、站板;24、隔板;25、测量机构;26、分类板;27、蓄电池;28、电器元件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受力框8,受力框8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口21,受力框8的内部放置有挡板18,挡板1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受力杆10,每个受力杆10的底端均贯穿第一通口21并延伸至受力框8的下方,每个受力杆1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9,底板1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二通口16,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框体3,框体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框7,每个减震框7的底端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减震框7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1,每个弹簧1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每个限位板1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杆22,每个顶杆22的底端均贯穿第二通口16并延伸至底板1的下方,每个顶杆22的底端均与挡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挡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拉簧17,每个拉簧17的顶端均与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框体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3,横板13的下方设有蓄电池27,蓄电池27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框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5,横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站板23,每个站板23的顶端均与箱体5的底面固定连接,箱体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器元件组28,且电器元件组28位于两个站板23之间,箱体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隔板24,每个隔板24的顶端均与箱体5的内顶壁固定连接,箱体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测量机构25,箱体5的正面开设有测量孔4。本技术中,横板1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架14,定位架14的底端与蓄电池2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能够对蓄电池27进行定位,避免蓄电池27因稳定性低下出现脱落的问题,横板1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滤网12,每个滤网12的底端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可以对进入该装置内部的气流进行过滤,避免外界气流携带大量灰尘进入该装置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受力框(8),所述受力框(8)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口(21),所述受力框(8)的内部放置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受力杆(10),每个所述受力杆(10)的底端均贯穿第一通口(21)并延伸至受力框(8)的下方,每个所述受力杆(1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9),所述底板(1)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二通口(16),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框(7),每个所述减震框(7)的底端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减震框(7)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1),每个所述弹簧(1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每个所述限位板(1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杆(22),每个所述顶杆(22)的底端均贯穿第二通口(16)并延伸至底板(1)的下方,每个所述顶杆(22)的底端均与挡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所述挡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拉簧(17),每个所述拉簧(17)的顶端均与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3),所述横板(13)的下方设有蓄电池(27),所述蓄电池(27)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5),所述横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站板(23),每个所述站板(23)的顶端均与箱体(5)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器元件组(28),且电器元件组(28)位于两个站板(23)之间,所述箱体(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隔板(24),每个所述隔板(24)的顶端均与箱体(5)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测量机构(25),所述箱体(5)的正面开设有测量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设计专用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受力框(8),所述受力框(8)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通口(21),所述受力框(8)的内部放置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受力杆(10),每个所述受力杆(10)的底端均贯穿第一通口(21)并延伸至受力框(8)的下方,每个所述受力杆(1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9),所述底板(1)的底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二通口(16),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框(7),每个所述减震框(7)的底端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减震框(7)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1),每个所述弹簧(1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每个所述限位板(1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杆(22),每个所述顶杆(22)的底端均贯穿第二通口(16)并延伸至底板(1)的下方,每个所述顶杆(22)的底端均与挡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挡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拉簧(17),每个所述拉簧(17)的顶端均与底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3),所述横板(13)的下方设有蓄电池(27),所述蓄电池(27)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5),所述横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站板(23),每个所述站板(23)的顶端均与箱体(5)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器元件组(28),且电器元件组(28)位于两个站板(23)之间,所述箱体(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隔板(24),每个所述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丽娟邬斌郑佳琳
申请(专利权)人:华度智通廊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