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84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处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从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的每一步均实现自动操作,因而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有出图速度快,工作量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它让设计、建造、管理统一在一个平台下工作,是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因为在早期设计阶段就能发现后期真正施工阶段所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来提前处理,为后期活动打下坚固的基础。在后期施工时能作为施工的实际指导,也能作为可行性指导,以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及人员,材料使用的合理配置,从而来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合理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进一步地,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包括:获取定位简图,定位简图包括第一建筑模型中梁体的梁中线以及每一梁中线的位置坐标。利用定位简图,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进一步地,梁配筋参数包括至少一组梁配筋面积,以及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的位置坐标。利用定位简图,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包括:基于定位简图中梁中线的位置坐标,对定位简图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每一梁中线的位置坐标与第二建筑模型中相同的位置坐标对齐。在第二建筑模型确定与每一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并将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梁体。进一步地,在第二建筑模型确定与每一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并将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梁体包括:确定与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基于梁中线的偏移信息。根据偏移信息,对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的位置坐标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位置坐标。根据调整后的位置坐标,将与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梁体。进一步地,将每一梁体的梁中线的中点的位置坐标作为梁中线的位置坐标。将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对应的梁体的梁中线中点的位置坐标,作为梁配筋面积在第一建筑模型中的位置坐标。进一步地,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包括:获取第一建筑设计软件基于建筑方案建构的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包括:利用第二建筑设计软件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包括:利用第二建筑设计软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进一步地,第一建筑设计软件为建筑结构计算软件,第二建筑设计软件为建筑结构建模软件。进一步地,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之后,包括:基于梁配筋参数,确定每一梁体的钢筋参数。基于钢筋参数,使用标记族对梁配筋图的每一梁体进行标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先构建的建筑方案,建立第一建筑模型。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梁配筋参数。将第一建筑模型和梁配筋参数导出,以利用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并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生成梁配筋图。进一步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建筑模型,生成定位简图。将定位简图导出,以利用定位简图和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生成梁配筋图。其中,定位简图包括第一建筑模型中梁体的梁中线以及每一梁中线的位置坐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该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上述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以实现上述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从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根据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根据梁配筋参数,对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梁配筋图的每一步均实现自动操作,因而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有出图速度快,工作量小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梁配筋图的标注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图1中步骤S30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图2中步骤S32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图3中步骤S322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梁配筋图的处理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适用于各个建筑结构建模软件,如Rev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所述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n根据所述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n根据所述梁配筋参数,对所述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所述梁配筋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所述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
根据所述梁配筋参数,对所述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所述梁配筋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梁配筋参数,对所述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所述梁配筋图包括:
获取定位简图,所述定位简图包括所述第一建筑模型中梁体的梁中线以及每一所述梁中线的位置坐标;
利用所述定位简图,并根据所述梁配筋参数,对所述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所述梁配筋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配筋参数包括至少一组梁配筋面积,以及所述梁配筋面积在所述第一建筑模型中的位置坐标;
所述利用所述定位简图,并根据所述梁配筋参数,对所述第二建筑模型中的梁体进行配筋操作,以生成所述梁配筋图包括:
基于所述定位简图中所述梁中线的位置坐标,对所述定位简图进行位置调整,使得每一所述梁中线的位置坐标与所述第二建筑模型中相同的位置坐标对齐;
在所述第二建筑模型确定与每一所述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并将与所述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所述梁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建筑模型确定与每一所述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并将与所述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所述梁体包括:
确定与所述梁中线对应的梁体基于所述梁中线的偏移信息;
根据所述偏移信息,对所述与所述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的位置坐标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位置坐标;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位置坐标,将所述与所述梁体对应的梁配筋面积匹配给所述梁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每一所述梁体的梁中线的中点的位置坐标作为所述梁中线的位置坐标;
将所述梁配筋面积在所述第一建筑模型中对应的梁体的梁中线中点的位置坐标,作为所述梁配筋面积在所述第一建筑模型中的位置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所述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包括:
获取第一建筑设计软件基于建筑方案建构的第一建筑模型,以及对所述第一建筑模型进行计算而得到的梁配筋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建筑模型构建第二建筑模型,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飞宇任世朋唐伟超范高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