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电三联供烟气热水补燃非电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73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热电三联供烟气热水补燃非电空调,包括内燃机发电机与空调,内燃机发电机连接有烟气管,热水管与燃气管,热水管与储水箱连通,储水箱一侧设有热交换箱,储水箱下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穿过热交换箱,热交换箱连通第一冷凝管与第二冷凝管,第一冷凝管与真空仓连通,真空仓与溶液仓连通,溶液仓侧壁设有抽液管,抽液管与加热仓连接,加热仓与溶液仓连接。利用内燃机发电机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与高温缸套水,通过热交换与空调完成室内空气的加热,利用真空仓,溶液仓与加热仓完成冷循环,进而通过热交换与空调完成室内空气的降温,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家庭的耗电量与电网的负担,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电三联供烟气热水补燃非电空调
本技术属于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热电三联供烟气热水补燃非电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空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庭必需品。随之而来的,则是家庭电费的飞涨及国家电网的高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热电三联供烟气热水补燃非电空调。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热电三联供烟气热水补燃非电空调,包括内燃机发电机与空调,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内燃机发电机运行,产生的电力供应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发电后排出的余热通过空调用于向用户供热、供冷,所述内燃机发电机同时连接有烟气管,热水管与燃气管,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烟气管向用户供热,高温的缸套水通过热水管向用户供热,所述烟气管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一循环管相连接,烟气管中的热量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传递至第一循环管中,经过热交换的烟气从烟气管排出,所述热水管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与第二循环管相连接,热水管中的热量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传递至第二循环管中,所述热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的上部相连通,经过热交换的水沿热水管流入储水箱中供人们使用,节约了水资源,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热交换箱,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热交换箱,储水箱中的水沿出水管流经热交换箱,对热交换箱中的高温蒸汽进行冷凝,同时出水管中升温的水沿出水管流出,用于用户的日常生活使用,位于所述热交换箱另一侧的出水管上连接有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抽液泵,当用户不用水时,出水管中的水在第一抽液泵的作用下回流到储水箱,避免浪费,所述热交换箱的两端同时连通第一冷凝管与第二冷凝管,蒸汽沿第二冷凝管进入热交换箱后变为水珠从第一冷凝管排出,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另一端与真空仓的上端相连通,穿过所述真空仓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循环管,冷剂水滴落在冷水循环管上,冷剂水在真空环境下低温沸腾,蒸发带走热量,从而冷却了冷水循环管中的水,所述真空仓的另一侧通过蒸汽管与溶液仓相连通,溶液仓中放置的溴化锂浓溶液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够连续不断地将周围的水蒸气吸收,维持了真空仓中的低压环境,溴化锂浓溶液吸收水后变稀,所述溶液仓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另一端与加热仓相连接,所述抽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抽液泵,通过第二抽液泵将溶液仓中的溴化锂稀溶液泵至加热仓中,所述加热仓通过第二回水管与溶液仓相连接,所述加热仓的上端与第二冷凝管相连通,所述加热仓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台,所述加热台与燃气管相连通,燃气通过燃气管与加热台对加热仓进行加热,溴化锂稀溶液中的水蒸气沿第二冷凝管进入热交换箱中与出水管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去除水蒸气的溴化锂浓溶液沿第二回水管流入溶液仓中继续进行真空仓中水蒸气的吸收,所述空调内设置有加热循环管与制冷循环管,所述加热循环管同时连接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中的热量传递至加热循环管,进行室内空气的加热,所述制冷循环管与冷水循环管相连接,冷水循环管的低温传递至制冷循环管,进行室内空气的降温。优选的,所述烟气管,热水管,燃气管,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与出水管上都设置有截止阀,通过截止阀对烟气管,热水管,燃气管与出水管的启闭进行合理控制,进而根据需要进行供水以及完成室内的加热或制冷操作。优选的,位于所述真空仓内设置有滴盘,所述滴盘的上端与第一冷凝管相连通,通过滴盘,增加从第一冷凝管中流出的冷剂水的滴落面积。优选的,位于所述热交换箱中的出水管呈折叠状,保证出水管与热交换箱中水蒸气的接触面积,保证水蒸气的冷凝效果,位于所述真空仓中的冷水循环管呈折叠状,保证冷水循环管与滴盘滴落的冷剂水的接触面积,保证冷水循环管中水的降温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内燃机发电机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与高温缸套水,通过热交换与空调完成室内空气的加热,利用真空仓,溶液仓与加热仓完成冷循环,进而通过热交换与空调完成室内空气的降温,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家庭的耗电量与电网的负担,同时节约了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燃机发电机;2.空调;3.烟气管;4.热水管;5.燃气管;6.第一热交换器;7.第一循环管;8.第二热交换器;9.第二循环管;10.储水箱;11.热交换箱;12.出水管;13.第一回水管;14.第一抽液泵;15.第一冷凝管;16.第二冷凝管;17.真空仓;18.冷水循环管;19.蒸汽管;20.溶液仓;21.抽液管;22.加热仓;23.第二抽液泵;24.第二回水管;25.加热台;26.加热循环管;27.制冷循环管;28.截止阀;29.滴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冷热电三联供烟气热水补燃非电空调,包括内燃机发电机1与空调2,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内燃机发电机1运行,产生的电力供应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发电后排出的余热通过空调2用于向用户供热、供冷,所述内燃机发电机1同时连接有烟气管3,热水管4与燃气管5,发电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烟气管3向用户供热,高温的缸套水通过热水管4向用户供热,所述烟气管3通过第一热交换器6与第一循环管7相连接,烟气管3中的热量通过第一热交换器6传递至第一循环管7中,经过热交换的烟气从烟气管3排出,所述热水管4通过第二热交换器8与第二循环管9相连接,热水管4中的热量通过第二热交换器8传递至第二循环管9中,所述热水管4的另一端与储水箱10的上部相连通,经过热交换的水沿热水管4流入储水箱10中供人们使用,节约了水资源,所述储水箱10的一侧设置有热交换箱11,所述储水箱10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穿过热交换箱11,储水箱10中的水沿出水管12流经热交换箱11,对热交换箱11中的高温蒸汽进行冷凝,同时出水管12中升温的水沿出水管12流出,用于用户的日常生活使用,位于所述热交换箱11中的出水管12呈折叠状,保证出水管12与热交换箱11中水蒸气的接触面积,保证水蒸气的冷凝效果,位于所述热交换箱11另一侧的出水管12上连接有第一回水管13,所述第一回水管13的另一端与储水箱10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13上设置有第一抽液泵14,当用户不用水时,出水管12中的水在第一抽液泵14的作用下回流到储水箱10,避免浪费,所述热交换箱11的两端同时连通第一冷凝管15与第二冷凝管16,蒸汽沿第二冷凝管16进入热交换箱11后变为水珠从第一冷凝管15排出,所述第一冷凝管15的另一端与真空仓17的上端相连通,位于所述真空仓17内设置有滴盘29,所述滴盘29的上端与第一冷凝管15相连通,通过滴盘29,增加从第一冷凝管15中流出的冷剂水的滴落面积,穿过所述真空仓17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循环管18,冷剂水滴落在冷水循环管18上,冷剂水在真空环境下低温沸腾,蒸发带走热量,从而冷却了冷水循环管18中的水,位于所述真空仓17中的冷水循环管18呈折叠状,保证冷水循环管18与滴盘29滴落的冷剂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电三联供烟气热水补燃非电空调,包括内燃机发电机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发电机同时连接有烟气管,热水管与燃气管,所述烟气管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一循环管相连接,所述热水管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与第二循环管相连接,所述热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热交换箱,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热交换箱,位于所述热交换箱另一侧的出水管上连接有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抽液泵,所述热交换箱的两端同时连通第一冷凝管与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另一端与真空仓的上端相连通,穿过所述真空仓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循环管,所述真空仓的另一侧通过蒸汽管与溶液仓相连通,所述溶液仓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另一端与加热仓相连接,所述抽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抽液泵,所述加热仓通过第二回水管与溶液仓相连接,所述加热仓的上端与第二冷凝管相连通,所述加热仓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台,所述加热台与燃气管相连通,所述空调内设置有加热循环管与制冷循环管,所述加热循环管同时连接第一循环管与第二循环管,所述制冷循环管与冷水循环管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电三联供烟气热水补燃非电空调,包括内燃机发电机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发电机同时连接有烟气管,热水管与燃气管,所述烟气管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一循环管相连接,所述热水管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与第二循环管相连接,所述热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的上部相连通,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热交换箱,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热交换箱,位于所述热交换箱另一侧的出水管上连接有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抽液泵,所述热交换箱的两端同时连通第一冷凝管与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另一端与真空仓的上端相连通,穿过所述真空仓的一侧设置有冷水循环管,所述真空仓的另一侧通过蒸汽管与溶液仓相连通,所述溶液仓的侧壁下部设置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另一端与加热仓相连接,所述抽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抽液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买旗景建凯曹国庆孙碧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航天国泰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