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卧式蓄冷罐的组合式布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73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卧式蓄冷罐的组合式布水器,包括罐体、布水机构、进水引水管和出水引水管;罐体内设有多块隔板,多块隔板分隔罐体内部为多个舱室,多个舱室沿一直线方向排列布置,每个舱室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布水机构,相邻舱室之间通过两者下部和上部的布水机构连接导通;在置于罐体一端部的舱室内,其上部的布水机构连接有进水引水管以连通至罐体外部进水;在置于罐体另一端部的舱室内,其下部的布水机构连接有出水引水管以连通至罐体外部出水;所以此方案能够使得罐体内冷热水可以很好的分层,其遵从了温度自然分层性原理,从而大幅提高了卧式蓄能罐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卧式蓄冷罐的组合式布水器
本技术涉及蓄能罐的布水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卧式蓄冷罐的组合式布水器。
技术介绍
蓄能行业蓬勃发展,蓄能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酒店、工厂以及办公大楼等领域,由于这些建筑用地普遍紧张,蓄能罐常安装于地下机房,这种蓄能罐只能采用卧式安装形式。而衡量蓄能罐的重要性能指标就是蓄放能效率,其核心设备为布水器。市场上卧式蓄能罐的布水形式普遍单一,例如双层布水板或者单层布水板,而且使用效率较低,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卧式蓄冷罐的组合式布水器,以解决现有卧式蓄冷罐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卧式蓄冷罐的组合式布水器,包括罐体、布水机构、进水引水管和出水引水管;所述罐体内设有多块隔板,多块所述隔板分隔所述罐体内部为多个舱室,多个所述舱室沿一直线方向排列布置,每个所述舱室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所述布水机构,相邻所述舱室之间通过两者下部和上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导通;在置于所述罐体一端部的所述舱室内,其上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进水引水管以连通至所述罐体外部进水;在置于所述罐体另一端部的所述舱室内,其下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出水引水管以连通至所述罐体外部出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为双层布水板,所述双层布水板的内部围成有传输通道;所述布水机构包括进水布水机构、出水布水机构和中转布水机构,所述进水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进水引水管,所述出水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出水引水管,所述中转布水机构均与所述传输通道连接导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布水机构包括进水分流管和多条进水布水管,所述进水分流管与所述进水引水管连接导通,多条所述进水布水管均与所述进水分流管连接导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布水管的布水孔朝上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布水机构包括出水分流管和多条出水布水管,所述出水分流管与所述出水引水管连接导通,多条所述出水布水管均与所述出水分流管连接导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布水管的布水孔朝下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布水机构包括中转分流管、连接管和多条中转布水管,所述中转分流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导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传输通道连接导通,多条所述中转布水管均与所述中转分流管连接导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置于所述舱室上部的所述中转布水管的布水孔朝上布置,置于所述舱室下部的所述中转布水管的布水孔朝下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引水管连通至所述罐体的端面外,所述出水引水管连通至所述罐体的端面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引水管连通至所述罐体的侧面外,所述出水引水管连通至所述罐体的侧面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以放冷过程为例,由于相邻所述舱室之间通过两者下部和上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导通,在置于所述罐体一端部的所述舱室内,其上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进水引水管以连通至所述罐体外部进水,在置于所述罐体另一端部的所述舱室内,其下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出水引水管以连通至所述罐体外部出水,所以高温水将从第一个舱室的上部布水机构进入罐体内,然后高温水将从第一个舱室下部布水机构输送至下一个舱室的上部布水机构,以此循环,最终经最后一个舱室的下部布水机构输出,即在放冷的整个过程中,高温水基本始终在低温水的上部,由于水流的重力作用,罐体内冷热水可以很好的分层,其遵从了温度自然分层性原理,从而大幅提高了卧式蓄能罐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组合式布水器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侧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进水布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出水布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中转布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组合式布水器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侧视透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进水布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出水布水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0、罐体;11、舱室;20、布水机构;21、进水布水机构;211、进水分流管;212、进水布水管;22、出水布水机构;221、出水分流管;222、出水布水管;23、中转布水机构;231、中转分流管;232、连接管;233、中转布水管;31、进水引水管;32、出水引水管;40、隔板;41、双层布水板;42、传输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卧式蓄冷罐的组合式布水器,组合式布水器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罐体10、布水机构20、进水引水管31和出水引水管32;罐体10内设有多块隔板40,多块隔板40分隔罐体10内部为多个舱室11,多个舱室11沿一直线方向排列布置,每个舱室11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布水机构20,相邻舱室11之间通过两者下部和上部的布水机构20连接导通;在置于罐体10一端部的舱室11内,其上部的布水机构20连接有进水引水管31以连通至罐体10外部进水;在置于罐体10另一端部的舱室11内,其下部的布水机构20连接有出水引水管32以连通至罐体10外部出水。在此实施例中,隔板40为三块,三块隔板40将罐体10内部分隔为四个舱室11,四个舱室11在图1所示的方向中从左往右相邻排列布置,在任意两相邻舱室11之间,左侧舱室11下部的布水机构20会与右侧舱室11上部的布水机构20连接导通,而布水机构20的连接方式可利用管道连接实现。但此实施例为提高产品的结构紧凑性和合理性,优选设置隔板40为双层布水板41,双层布水板41的内部围成有传输通道42;布水机构20包括进水布水机构21、出水布水机构22和中转布水机构23,进水布水机构21连接有进水引水管31,出水布水机构22连接有出水引水管32,中转布水机构23均与传输通道42连接导通;即在相邻舱室11之间,上下方的中转布水机构23则可通过双层布水板41实现连接导通,无需额外增设连接管232路。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水布水机构21包括进水分流管211和多条进水布水管212,进水分流管211与进水引水管31连接导通,多条进水布水管212均与进水分流管211连接导通。具体的,进水分流管211的直管状,进水布水管212为四条,四条进水布水管212均与进水分流管211垂直连接导通,以使得进水分流管211与四条进水布水管212连接为“工”字形,且此时进水布水管212的布水孔朝上布置。类似的,如图1和图3所示,出水布水机构22包括出水分流管221和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卧式蓄冷罐的组合式布水器,其特征在于,/n包括罐体、布水机构、进水引水管和出水引水管;/n所述罐体内设有多块隔板,多块所述隔板分隔所述罐体内部为多个舱室,多个所述舱室沿一直线方向排列布置,每个所述舱室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所述布水机构,相邻所述舱室之间通过两者下部和上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导通;/n在置于所述罐体一端部的所述舱室内,其上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进水引水管以连通至所述罐体外部进水;/n在置于所述罐体另一端部的所述舱室内,其下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出水引水管以连通至所述罐体外部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卧式蓄冷罐的组合式布水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罐体、布水机构、进水引水管和出水引水管;
所述罐体内设有多块隔板,多块所述隔板分隔所述罐体内部为多个舱室,多个所述舱室沿一直线方向排列布置,每个所述舱室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所述布水机构,相邻所述舱室之间通过两者下部和上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导通;
在置于所述罐体一端部的所述舱室内,其上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进水引水管以连通至所述罐体外部进水;
在置于所述罐体另一端部的所述舱室内,其下部的所述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出水引水管以连通至所述罐体外部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布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为双层布水板,所述双层布水板的内部围成有传输通道;
所述布水机构包括进水布水机构、出水布水机构和中转布水机构,所述进水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进水引水管,所述出水布水机构连接有所述出水引水管,所述中转布水机构均与所述传输通道连接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布水机构包括进水分流管和多条进水布水管,所述进水分流管与所述进水引水管连接导通,多条所述进水布水管均与所述进水分流管连接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薛亮
申请(专利权)人:会宁县金宏源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