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挂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64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屏幕挂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包括灯体组件、连接件、第一夹臂组件、第二夹臂组件以及弹性件,灯体组件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连接件卡接固定在灯体组件上,第一夹臂组件与连接件可转动连接,第二夹臂组件与第一夹臂组件可转动连接,弹性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夹臂组件与第二夹臂组件的转动连接处,并且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夹臂组件弹性相抵,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夹臂组件弹性相抵,第一夹臂组件与第二夹臂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屏幕进行伸入的夹角,当屏幕伸入到夹角内部时,第一夹臂组件与第二夹臂组件能够同时将屏幕进行抵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屏幕挂灯不能稳定的固定在屏幕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幕挂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屏幕挂灯。
技术介绍
在日常办公与学习中,人们常遇到需要灯光照明桌面却不能把室内照明光源打开的情况,例如在夜里需要用电脑工作而其他人需要休息,无法打开屋内的总光源,长时间的使用会加重眼睛的伤害,这时需要一个局部光源对桌面进行照明,大多数人会选择台灯,台灯确实也能解决大多数情况的照明需求,但台灯占用工作台的空间,因此市面上开始出现屏幕挂灯,就是将光源悬挂在电脑屏幕上来替代传统台灯,成为适合工作台的照明设备。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屏幕挂灯悬挂在屏幕上都会存在前倾或者后仰的情况,而且在调节光源照射角度时,屏幕挂灯特别容易在屏幕上脱落,不能稳定的固定在屏幕上,降低了客户使用屏幕挂灯的好感度,不利于屏幕挂灯的使用和推广。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屏幕挂灯不能稳定的固定在屏幕上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屏幕挂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屏幕挂灯不能稳定的固定在屏幕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屏幕挂灯,包括:灯体组件,所述灯体组件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卡接固定在所述灯体组件上;第一夹臂组件,所述第一夹臂组件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连接;第二夹臂组件,所述第二夹臂组件与所述第一夹臂组件可转动连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夹臂组件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的转动连接处,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臂组件弹性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弹性相抵,所述第一夹臂组件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屏幕进行伸入的夹角,当所述屏幕伸入到所述夹角内部时,所述第一夹臂组件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能够同时将所述屏幕进行抵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在靠近所述第一夹臂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螺杆进行贯穿的第一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臂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螺杆同时将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进行贯穿,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相配合的第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臂组件包括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相对接的第四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四壳体之间的配重块,所述第三壳体以及所述第四壳体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通孔相配合的第四通孔,所述螺杆同时将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以及所述弹性件进行贯穿,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弹性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弹性相抵。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在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屏幕相抵紧的凸起。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供充电插头进行穿过的开口。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以及所述第四壳体的材质均为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的材质为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屏幕挂灯,包括灯体组件、连接件、第一夹臂组件、第二夹臂组件以及弹性件,灯体组件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连接件卡接固定在灯体组件上,第一夹臂组件与连接件可转动连接,第二夹臂组件与第一夹臂组件可转动连接,弹性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夹臂组件与第二夹臂组件的转动连接处,并且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夹臂组件弹性相抵,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夹臂组件弹性相抵,第一夹臂组件与第二夹臂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屏幕进行伸入的夹角,当屏幕伸入到夹角内部时,第一夹臂组件与第二夹臂组件能够同时将屏幕进行抵紧。如此设置,灯体组件的外壳嵌入到连接件的凹槽内部的过程中,灯体组件的外壳使连接件凹槽两边的侧壁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当灯体组件的外壳完全嵌入到连接件的凹槽内部时,连接件的侧壁恢复原状,从而使连接件牢固的卡接在灯体组件上,第一夹臂组件与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实现了灯体组件与第一夹臂组件之间的角度调节,第二夹臂组件与第一夹臂组件可转动连接,并且弹性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夹臂组件与第二夹臂组件的转动连接处,如此使第一夹臂组件与第二夹臂组件共同组成了一个具有夹子功能的夹具,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夹臂组件弹性相抵,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夹臂组件弹性相抵,弹性件的弹力收缩能够使第一夹臂组件和第二夹臂组件共同夹持在不同厚度的屏幕上,有效的防止屏幕挂灯在屏幕上出现晃动甚至脱落的情况;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屏幕挂灯不能稳定的固定在屏幕上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屏幕挂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屏幕挂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屏幕挂灯局部结构的分解图。附图标记:1、灯体组件;2、连接件;3、第一夹臂组件;4、第二夹臂组件;5、弹性件;6、螺杆;7、第一通孔;8、第一壳体;9、第二壳体;10、第二通孔;11、第三通孔;12、第三壳体;13、第四壳体;14、配重块;15、第四通孔;16、凸起;17、开口;18、尼龙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屏幕挂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屏幕挂灯不能稳定的固定在屏幕上的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屏幕挂灯,包括灯体组件1、连接件2、第一夹臂组件3、第二夹臂组件4以及弹性件5,灯体组件1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电源的通断能够控制灯体组件1的开关,灯体组件1内部的发光体可以为LED电路板,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发光的电路板,由于灯体组件1已经是现有技术,故本文不再进行详细赘述,连接件2卡接固定在灯体组件1上,第一夹臂组件3与连接件2可转动连接,第二夹臂组件4与第一夹臂组件3可转动连接,弹性件5固定连接在第一夹臂组件3与第二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幕挂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灯体组件(1),所述灯体组件(1)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n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卡接固定在所述灯体组件(1)上;/n第一夹臂组件(3),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与所述连接件(2)可转动连接;/n第二夹臂组件(4),所述第二夹臂组件(4)与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可转动连接;/n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4)的转动连接处,并且所述弹性件(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弹性相抵,所述弹性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4)弹性相抵,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4)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屏幕进行伸入的夹角,当所述屏幕伸入到所述夹角内部时,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4)能够同时将所述屏幕进行抵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幕挂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体组件(1),所述灯体组件(1)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卡接固定在所述灯体组件(1)上;
第一夹臂组件(3),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与所述连接件(2)可转动连接;
第二夹臂组件(4),所述第二夹臂组件(4)与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可转动连接;
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4)的转动连接处,并且所述弹性件(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弹性相抵,所述弹性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4)弹性相抵,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4)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屏幕进行伸入的夹角,当所述屏幕伸入到所述夹角内部时,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与所述第二夹臂组件(4)能够同时将所述屏幕进行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在靠近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螺杆(6)进行贯穿的第一通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组件(3)包括第一壳体(8)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8)相对接的第二壳体(9),所述第一壳体(8)以及所述第二壳体(9)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通孔(7)相配合的第二通孔(10),所述螺杆(6)同时将所述第一通孔(7)以及所述第二通孔(10)进行贯穿,所述第一壳体(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清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永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