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座式万向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42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座式万向节,它包括上部单元、下部单元,上部单元包括上叉头法兰、对称设置的两个上轴承座,下部单元包括下叉头法兰、对称设置的两个下轴承座;上叉头法兰上设置有台阶通孔,上轴承座上与台阶通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孔盲孔,螺栓穿过上叉头法兰的台阶通孔后与上轴承座的螺孔盲孔旋合;下叉头法兰上设置有台阶通孔,下轴承座上与台阶通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孔盲孔,螺栓穿过下叉头法兰的台阶通孔后与下轴承座的螺孔盲孔旋合;上部单元放置在下部单元上,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的位置相互错开、互不干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轴承座式万向节能够提供较大的螺栓预紧空间,提高装配和拆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座式万向节
本技术涉及传动轴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座式万向节。
技术介绍
万向节即万向叉头,它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零部件,万向节与传动轴组合形成万向节传动装置,被广泛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设备上。万向节的类型有十字轴万向节、球叉式万向节等。其中,轴承座式万向节具有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等优点。传统的轴承座式万向节的结构如图9所示:轴承座上设有通孔、叉头法兰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螺孔、螺栓穿过轴承座后与叉头法兰旋合,从而将轴承座与叉头法兰连接;同时,轴承座上部加工成平面,方便螺栓头部贴合从而拧紧螺栓。此种结构的缺点是:一、螺栓头部与相对的叉头法兰之间的距离很小,使得螺栓预紧时空间狭小,不易预紧;二、轴承座上部加工成平面,使得万向节倾角受限,也不便观察十字轴总成密封出油情况等问题。综上所述,此种结构的万向节影响万向节的装配效率及装配精度,无法满足较大倾角的使用要求,且不利于注油时出油情况的观察,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座式万向节,该轴承座式万向节能够提供较大的螺栓预紧空间,提高装配和拆卸效率。同时,本技术轴承座式万向节的倾角较大,可以更广泛地使用在多类设备和多种场合。另外,本技术轴承座式万向节易于观察轴承注油时的出油情况,保证了安全生产。本技术一种轴承座式万向节,它包括上部单元、下部单元,上部单元包括上叉头法兰、对称设置的两个上轴承座,下部单元包括下叉头法兰、对称设置的两个下轴承座;上叉头法兰上设置有台阶通孔,上轴承座上与台阶通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孔盲孔,螺栓穿过上叉头法兰的台阶通孔后与上轴承座的螺孔盲孔旋合,将上叉头法兰和上轴承座连接;下叉头法兰上设置有台阶通孔,下轴承座上与台阶通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孔盲孔,螺栓穿过下叉头法兰的台阶通孔后与下轴承座的螺孔盲孔旋合,将下叉头法兰和下轴承座连接;上部单元放置在下部单元上,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的位置相互错开、互不干涉。进一步地,上叉头法兰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凹槽,上轴承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上轴承座的凸起与上叉头法兰的凹槽相配合;下叉头法兰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下轴承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下轴承座的凸起与下叉头法兰的凹槽相配合。进一步地,上轴承座的凸起的两侧面与上叉头法兰的凹槽的两侧面之间为过渡配合,下轴承座的凸起的两侧面与下叉头法兰的凹槽的两侧面之间为过渡配合。进一步地,上轴承座的下表面由左右两段斜面A和中间的圆弧面B组成;下轴承座的上表面由左右两段斜面A′和中间的圆弧面B′组成。进一步地,上叉头法兰的凹槽的中心线与上叉头法兰的直径相重合,台阶通孔相对于凹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上轴承座在凹槽上对称设置;下叉头法兰的凹槽的中心线与下叉头法兰的直径相重合,台阶通孔相对于凹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下轴承座在凹槽上对称设置。进一步地,上轴承座的内面设置有轴承孔、外面设置有润滑孔,上轴承座的凸起的上平面靠外面处设置有斜槽;下轴承座的内面设置有轴承孔、外面设置有润滑孔,下轴承座的凸起的下平面靠外面处设置有斜槽。本技术轴承座式万向节的优点是:一、螺栓穿过叉头法兰的台阶通孔后与轴承座的螺孔盲孔旋合,将叉头法兰和轴承座连接。因为螺栓头部在叉头法兰的外部而不在轴承座与叉头法兰之间,所以螺栓预紧时有足够的空间,预紧方便,从而提高了装配和拆解的效率,也提高了装配精度。同时,由于轴承座上面没有螺栓的头部,使得一个单元中的轴承座与另一个单元中的叉头法兰之间的距离较大,满足了较大倾角的使用要求,可以更广泛地使用在多类设备和多种场合;二、轴承座与叉头法兰相对的那个面是左右两段斜面和中间圆弧面的组合,轴承座与叉头法兰之间的距离更大,斜面可以获得更大的倾角空间,即轴承座与叉头法兰之间的活动范围更大,因此万向节的倾角较大,可以更广泛地使用在多类设备和多种场合;可以方便地观察十字轴总成密封出油情况,保证了安全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叉头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另一种叉头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中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轴承座式万向节的结构示意图一(一个叉头法兰为图1的法兰,另一个叉头法兰为图2中的法兰);图6是本技术轴承座式万向节的结构示意图二(两个叉头法兰均为图1中的法兰);图7是本技术轴承座式万向节的结构示意图三(两个叉头法兰均为图2中的法兰);图8是本技术中叉头法兰和轴承座的装配示意图;图9是现有轴承座式万向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技术一种轴承座式万向节,它包括上部单元、下部单元,上部单元包括上叉头法兰1、对称设置的两个上轴承座3,下部单元包括下叉头法兰1′、对称设置的两个下轴承座3′;上叉头法兰1上设置有台阶通孔2,上轴承座3上与台阶通孔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孔盲孔4,螺栓8穿过上叉头法兰1的台阶通孔2后与上轴承座3的螺孔盲孔4旋合,将上叉头法兰1和上轴承座3连接;下叉头法兰1′上设置有台阶通孔2′,下轴承座3′上与台阶通孔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孔盲孔4′,螺栓8′穿过下叉头法兰1′的台阶通孔后与下轴承座3′的螺孔盲孔4′旋合,将下叉头法兰1′和下轴承座3′连接;上部单元放置在下部单元上,上轴承座3与下轴承座3′的位置相互错开、互不干涉。本技术轴承座式万向节中:螺栓穿过叉头法兰的台阶通孔后与轴承座的螺孔盲孔旋合,将叉头法兰和轴承座连接。因为螺栓头部在叉头法兰的外部而不在轴承座与叉头法兰之间,所以螺栓预紧时有足够的空间,预紧方便,从而提高了装配和拆解的效率,也提高了装配精度。同时,由于轴承座上面没有螺栓的头部,使得一个单元中的轴承座与另一个单元中的叉头法兰之间的距离较大,满足了较大倾角的使用要求,可以更广泛地使用在多类设备和多种场合。实施例2如图1、图2、图5、图6、图7所示,本技术轴承座式万向节:上叉头法兰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凹槽5,上轴承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6,上轴承座3的凸起6与上叉头法兰1的凹槽5相配合;下叉头法兰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5′,下轴承座3′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6′,下轴承座3′的凸起6′与下叉头法兰1′的凹槽5′相配合。为了使轴承座与叉头法兰的连接可靠,轴承座通过其上的凸起卡在叉头法兰的凹槽中。其中,上轴承座3的凸起6的两侧面与上叉头法兰1的凹槽5的两侧面之间为过渡配合,下轴承座3′的凸起6′的两侧面与下叉头法兰1′的凹槽5′的两侧面之间为过渡配合,这样使轴承座可以更加牢靠地连接在叉头法兰上。实施例3如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技术轴承座式万向节:上轴承座3的下表面由左右两段斜面A和中间的圆弧面B组成;下轴承座3′的上表面由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座式万向节,其特征是:它包括上部单元、下部单元,上部单元包括上叉头法兰(1)、对称设置的两个上轴承座(3),下部单元包括下叉头法兰(1′)、对称设置的两个下轴承座(3′);上叉头法兰(1)上设置有台阶通孔(2),上轴承座(3)上与台阶通孔(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孔盲孔(4),螺栓(8)穿过上叉头法兰(1)的台阶通孔(2)后与上轴承座(3)的螺孔盲孔(4)旋合,将上叉头法兰(1)和上轴承座(3)连接;下叉头法兰(1′)上设置有台阶通孔(2′),下轴承座(3′)上与台阶通孔(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孔盲孔(4′),螺栓(8′)穿过下叉头法兰(1′)的台阶通孔后与下轴承座(3′)的螺孔盲孔(4′)旋合,将下叉头法兰(1′)和下轴承座(3′)连接;上部单元放置在下部单元上,上轴承座(3)与下轴承座(3′)的位置相互错开、互不干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式万向节,其特征是:它包括上部单元、下部单元,上部单元包括上叉头法兰(1)、对称设置的两个上轴承座(3),下部单元包括下叉头法兰(1′)、对称设置的两个下轴承座(3′);上叉头法兰(1)上设置有台阶通孔(2),上轴承座(3)上与台阶通孔(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孔盲孔(4),螺栓(8)穿过上叉头法兰(1)的台阶通孔(2)后与上轴承座(3)的螺孔盲孔(4)旋合,将上叉头法兰(1)和上轴承座(3)连接;下叉头法兰(1′)上设置有台阶通孔(2′),下轴承座(3′)上与台阶通孔(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螺孔盲孔(4′),螺栓(8′)穿过下叉头法兰(1′)的台阶通孔后与下轴承座(3′)的螺孔盲孔(4′)旋合,将下叉头法兰(1′)和下轴承座(3′)连接;上部单元放置在下部单元上,上轴承座(3)与下轴承座(3′)的位置相互错开、互不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式万向节,其特征是:上叉头法兰(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凹槽(5),上轴承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6),上轴承座(3)的凸起(6)与上叉头法兰(1)的凹槽(5)相配合;下叉头法兰(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5′),下轴承座(3′)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6′),下轴承座(3′)的凸起(6′)与下叉头法兰(1′)的凹槽(5′)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珂杜德浪周仁斌贾甫吴录亮江荣尚启明郭建彪张发平王兴成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