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42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0
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涉及机械结构连接方式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轴承布置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会同时受到外部弹性联轴器变形产生的不稳定径向和轴向载荷,受到外部的冲击较大时,导致轴系无法运转或者传动精度降低,且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箱体的一侧通孔内部嵌有一号圆柱滚子轴承,箱体的另一侧通孔内部嵌有轴承衬套,轴承衬套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均匀的嵌有二号圆柱滚子轴承和四点接触球轴承,轴系的一端与一号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轴系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二号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内圈和定距环,与箱体转动连接,且定距环通过螺栓与箱体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高速转动轴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结构连接方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滚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轴系支撑零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根据其承受载荷的特点可主要分为只承受径向载荷的圆柱滚子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和既可承受径向载荷也可承受轴向载荷的深沟球轴承。通常在轴系既受径向载荷又受轴向载荷的情况下,会采取两个深沟球轴承的布置形式,但深沟球轴承的极限转速通常较低(<5000rmin)。某产品的输入轴转速超过8000r/min,在运行过程中会同时受到外部弹性联轴器变形产生的不稳定径向和轴向载荷,且运行工况复杂,运行环境外部冲击较大,轴承选择和布置较为困难。综上所述,现有的轴承布置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会同时受到外部弹性联轴器变形产生的不稳定径向和轴向载荷,受到外部的冲击较大时,导致轴系无法运转或者传动精度降低,且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轴承布置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会同时受到外部弹性联轴器变形产生的不稳定径向和轴向载荷,受到外部的冲击较大时,导致轴系无法运转或者传动精度降低,且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本技术的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其组成包括轴系、一号圆柱滚子轴承、二号圆柱滚子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轴承衬套、箱体和定距环;箱体的两侧设有通孔,且两个通孔对称设置,箱体的一侧通孔内部嵌有一号圆柱滚子轴承,箱体的另一侧通孔内部嵌有轴承衬套,轴承衬套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均匀的嵌有一个二号圆柱滚子轴承和一个四点接触球轴承,轴系的一端与一号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轴系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二号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内圈和定距环,与箱体转动连接,且定距环通过螺栓与箱体另一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还包括一号喷油嘴和二号喷油嘴;箱体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一个油道,箱体的一侧设有一号喷油嘴,且一号喷油嘴与油道连通设置,箱体的另一侧设有二号喷油嘴,且二号喷油嘴与油道连通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一号喷油嘴通过螺栓与箱体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二号喷油嘴通过螺栓与箱体另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外环与轴承衬套配合处,设有0.5mm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的轴系与所有轴承内圈的连接方式采用过盈连接;进一步的,在使用时,箱体的一侧通孔内部嵌有一号圆柱滚子轴承,箱体的另一侧通孔内部嵌有轴承衬套,轴承衬套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均匀的嵌有一个二号圆柱滚子轴承和一个四点接触球轴承,轴系的一端与一号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轴系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二号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内圈和定距环,与箱体转动连接,轴系的两侧通过轴承的润滑在箱体的内部高速转动,在高速转动时,通过箱体上的两个喷油嘴对轴承进行润滑,减小摩擦,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四点接触球轴承与圆柱滚子轴承分别承受轴系产生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每个轴承承受载荷的特点与其自身擅长的载荷类型一致,组合后的轴承布置结构比单独使用时的轴承寿命提高了2~3倍,提高轴系在高速运转的精度,提高使用寿命,避免出现轴系无法转动的现象。二、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四点接触球轴承外环与轴承衬套配合处设有间隙,最大限度消除外部冲击对轴承的影响。三、本技术使用方便,安装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一端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另一端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包括轴系1、一号圆柱滚子轴承2、二号圆柱滚子轴承3、四点接触球轴承4、轴承衬套5、箱体8和定距环9;箱体8的两侧设有通孔,且两个通孔对称设置,箱体8的一侧通孔内部嵌有一号圆柱滚子轴承2,箱体8的另一侧通孔内部嵌有轴承衬套5,轴承衬套5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均匀的嵌有一个二号圆柱滚子轴承3和一个四点接触球轴承4,轴系1的一端与一号圆柱滚子轴承2的内圈固定连接,轴系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二号圆柱滚子轴承3的内圈、四点接触球轴承4的内圈和定距环9,与箱体8转动连接,且定距环9通过螺栓与箱体8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时,箱体8的一侧通孔内部嵌有一号圆柱滚子轴承2,箱体8的另一侧通孔内部嵌有轴承衬套5,轴承衬套5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均匀的嵌有一个二号圆柱滚子轴承3和一个四点接触球轴承4,轴系1的一端与一号圆柱滚子轴承2的内圈固定连接,轴系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二号圆柱滚子轴承3的内圈、四点接触球轴承4的内圈和定距环9,与箱体8转动连接,轴系1的两侧通过轴承的润滑在箱体的内部高速转动,在高速转动时,通过箱体8上的两个喷油嘴对轴承进行润滑,减小摩擦,提高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轴承布置结构的进一步的限定,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所述的轴承布置结构还包括一号喷油嘴6和二号喷油嘴7;箱体8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一个油道,箱体8的一侧设有一号喷油嘴6,且一号喷油嘴6与油道连通设置,箱体8的另一侧设有二号喷油嘴7,且二号喷油嘴7与油道连通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箱体8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喷油嘴,在轴系1高速转动时,通过两端的喷油嘴对轴承进行润滑,有效缓解轴承轻载打滑风险。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轴承布置结构的进一步的限定,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所述的一号喷油嘴6通过螺栓与箱体8一侧固定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一号喷油嘴6通过螺栓与箱体8一侧固定连接,提高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轴承布置结构的进一步的限定,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所述的二号喷油嘴7通过螺栓与箱体8另一侧固定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二号喷油嘴7通过螺栓与箱体8另一侧固定连接,提高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轴承布置结构的进一步的限定,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所述的四点接触球轴承4外环与轴承衬套5配合处,设有0.5mm间隙;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四点接触球轴承外环与轴承衬套配合处设有间隙,最大限度消除外部冲击对轴承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轴承布置结构的进一步的限定,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系(1)、一号圆柱滚子轴承(2)、二号圆柱滚子轴承(3)、四点接触球轴承(4)、轴承衬套(5)、箱体(8)和定距环(9);/n箱体(8)的两侧设有通孔,且两个通孔对称设置,箱体(8)的一侧通孔内部嵌有一号圆柱滚子轴承(2),箱体(8)的另一侧通孔内部嵌有轴承衬套(5),轴承衬套(5)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均匀的嵌有一个二号圆柱滚子轴承(3)和一个四点接触球轴承(4),轴系(1)的一端与一号圆柱滚子轴承(2)的内圈固定连接,轴系(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二号圆柱滚子轴承(3)的内圈、四点接触球轴承(4)的内圈和定距环(9),与箱体(8)转动连接,且定距环(9)通过螺栓与箱体(8)另一侧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系(1)、一号圆柱滚子轴承(2)、二号圆柱滚子轴承(3)、四点接触球轴承(4)、轴承衬套(5)、箱体(8)和定距环(9);
箱体(8)的两侧设有通孔,且两个通孔对称设置,箱体(8)的一侧通孔内部嵌有一号圆柱滚子轴承(2),箱体(8)的另一侧通孔内部嵌有轴承衬套(5),轴承衬套(5)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均匀的嵌有一个二号圆柱滚子轴承(3)和一个四点接触球轴承(4),轴系(1)的一端与一号圆柱滚子轴承(2)的内圈固定连接,轴系(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二号圆柱滚子轴承(3)的内圈、四点接触球轴承(4)的内圈和定距环(9),与箱体(8)转动连接,且定距环(9)通过螺栓与箱体(8)另一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抵抗外部冲击的滚动轴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号喷油嘴(6)和二号喷油嘴(7);箱体(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毅杨龙胡朝阳陈营利汤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