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登高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19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登高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旋转式登高楼梯。包括底座,底座设置有一个安装盘和N个安装架;安装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安装中心柱的定位部;安装架固定在安装盘上,N个安装架绕中心柱圆周均匀设置,安装架一端靠近中心柱,另一端沿中心柱端面圆的直径方向延伸至安装盘外部,每个安装架远离中心柱的一端对应连接一根边柱;按逆时针或者顺时针顺序绕中心柱从靠近中心柱底部至平台高度处设置数层螺旋升高的台阶踏面;正N边形的边数N≥5。实现了快速拆装同时方便了运输;旋转式的台阶踏面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供多人同时上下平台;并且结构稳定,并配合螺旋式上升的台阶踏面,使得该旋转式登高楼梯不会发生倾覆和滑倒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登高楼梯
本技术属于登高施工装置
,具体是一种旋转式登高楼梯。
技术介绍
在高空作业(指作业高度在2米以上)过程中,常常需要搭建作业平台;而登上作业平台时为了安全起见常常需要利用爬梯或者移动式脚手架等作为登高装置。使用爬梯登高往往需要其他人员辅助,而且为了安全起见,一次最好仅供一人使用。因此使用爬梯登高效率低,并且使用时存在登高人员滑倒摔伤的安全隐患。使用移动式脚手架登高时,同样需要其他人在下方扶稳脚手架,以防登高时脚手架发生倾翻。移动式脚手架使用起来也有诸多的不便,并且也不适合多人一起使用。上述两种方式,只适用于较低的平台登高。3米以上的平台使用的爬梯占用空间大,随梯子的长度增加其自身的重量必然增大,使得单人往往难以完成架梯作业;移动式脚手架搭设到3米以上后重心过高,增加了登高时倾翻的可能;综上所述,采用爬梯或者移动式脚手架登陆较高平台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所以,上述两种登高装置不太适用较高平台。消除使用以上辅助装置(爬梯及移动式脚手架)进行登陆高空作业平台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一件具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消除使用传统的辅助装置进行登高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登高高度的局限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多人同时上下、实用高度范围大的旋转式登高楼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登高楼梯,其包括中心柱、台阶踏面和边柱,旋转式登高楼梯的俯视图呈正多边形结构;中心柱位于正N边形的中心点处,边柱对应设置在正N边形的各个顶点处;台阶踏面呈等腰三角形结构,两腰所夹顶点端与中心柱连接,底边两顶点端分别连接在一组相邻的边柱上;还包括底座,底座设置有一个安装盘和N个安装架;安装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安装中心柱的定位部;安装架固定在安装盘上,N个安装架绕中心柱圆周均匀设置,安装架一端靠近中心柱,另一端沿中心柱端面圆的直径方向延伸至安装盘外部,每个安装架远离中心柱的一端对应连接一根边柱;按逆时针或者顺时针顺序绕中心柱从靠近中心柱底部至平台高度处设置数层螺旋升高的台阶踏面;正N边形的边数N≥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插接式组装,本技术实现了快速拆装同时方便了运输;旋转式的台阶踏面结构使得本技术能够供多人同时上下平台;并且正N边型的边数N大于等于5时,结构稳定,并配合螺旋式上升的台阶踏面,使得该旋转式登高楼梯不会发生倾覆和滑倒的情况。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可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改进。进一步的,台阶踏面各相邻层之间等间距设置;每层设置一个台阶踏面,并且台阶踏面按照顺序在旋转式登高楼梯的俯视图中依次相邻。进一步的,边柱上沿其轴向等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插接件;中心柱上沿其轴向等间隔设置数个第二插接件;第一插接件设置有两个插口,第一插接件的两插口对称设置于对应边柱的两侧,第一插接件用于连接台阶踏面的底边;第二插接件设置有N个插口,插口绕中心柱均匀布置;台阶踏面下侧各顶点处设置有与插口对应的插件部,相邻边柱同层相邻的第一插接件的两个相邻插口与中心柱上同层的第二插接件的一插口分别与台阶踏面下方各顶点处的插接部相对应,台阶踏面分别与边柱和中心柱插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盘为圆形盘,定位部固定设置在安装盘的圆心处;安装架与安装盘之间使用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在安装架远离安装盘圆心端安装有地脚轮,在安装盘上按照安装盘的圆周方向安装有数个地脚轮。进一步的,所述地脚轮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杆;在安装架与边柱连接处设置有贯通孔,地脚轮安装在贯通孔处,使用螺母锁紧地脚轮及对应的安装架。进一步的,除最顶层和最底层需要预留进出口外,在设置有台阶踏面的两相邻边柱之间设置有防护栏,防护栏下端靠近对应的台阶踏面;防护栏的两侧分别插接在对应边柱相邻两侧的第一插接件的插口处。进一步的,在最底层台阶踏面处绕中心柱设置有N个台阶踏面;在最顶层台阶踏面处设置有两个相邻的台阶踏面。进一步的,旋转式登高楼梯的俯视图呈正八边形,边数N=8。将旋转式登高楼梯设置成正八变形结构,有利于控制上下对正相邻的台阶踏面之间的距离,即有利于控制旋上升的螺距,方便作业人员正常姿态上下楼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图3是对应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B。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底座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底座的俯视图。图中:中心柱1;台阶踏面2;插接部2-1;边柱3;底座4;安装盘4-1;定位部4-1-1;安装架4-2;第一插接件5;第二插接件6;地脚轮7;螺纹杆7-1;螺母8;防护栏9;导杆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中,将正N边形分割成N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以对应的N边形的边为底,以该边两端顶点到中心点的连线为腰。在本实施例俯视图中,N个边柱3分别设置于正N边形的点位,所述等腰三角形即为台阶踏面2,中心柱1设置于正N边形的中心点。本实施例所呈的正N边形,其边数N=8,即为正八边形。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柱1和边柱3采用规格不同的钢管制作而成,制作中心柱1的钢管外径大于制作边柱3用的钢管的外径。在边柱3上从边柱3底端沿其虚拟轴线向其顶端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插接件5,第一插接件5焊接在边柱3上。在中心柱1上从中心柱1底端沿其虚拟轴线向其顶端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插接件6,插接件焊接在中心柱1上。中心柱1上的第二插接件6与每根边柱3上的第一插接件5数量相等,并且设置在中心柱1上相邻第二插接件6之间的间隔与设置在同一边柱3上相邻第一插接件5的间隔相等。从下往上,对应的第二插接件6上端面与同层的第一插接的上端面对齐。底座4设置有安装盘4-1和安装架4-2,安装盘4-1为圆形盘,在安装盘4-1上表面的圆心处焊接固定有定位部4-1-1,所述定位部4-1-1为圆形厚壁管(壁厚为5~10mm),定位部4-1-1的外径与中心柱1的内径相匹配。使用钢管制作的中心柱1插接在定位部4-1-1上,并且中心柱1与定位部4-1-1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以方便安装台阶踏面2时对定位柱的调整。安装架4-2一端靠近中心柱1,另一端远离中心柱1并延伸至安装盘4-1外部,在每个安装架4-2远离中心柱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根边柱3。如图6~7所示,安装架4-2通过螺栓、螺母8固定在安装盘4-1上面,并且N个安装架4-2绕中心柱1均匀布置,安装架4-2沿安装盘4-1的直径方向设置。安装架4-2远离中心柱1一端视为正N边形的顶点,每个顶点处分别设置一根边柱3。如图6所示,在安装架4-2远离安装盘4-1圆心端安装有地脚轮7,在安装盘4-1上安装其圆周方向安装有四个地脚轮7。地脚轮7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杆7-1;在安装架4-2安装边柱3处设置有贯通孔,地脚轮7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登高楼梯,其包括中心柱、台阶踏面和边柱,旋转式登高楼梯的俯视图呈正多边形结构;中心柱位于正N边形的中心点处,边柱对应设置在正N边形的各个顶点处;台阶踏面呈等腰三角形结构,两腰所夹顶点端与中心柱连接,底边两顶点端分别连接在一组相邻的边柱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底座设置有一个安装盘和N个安装架;安装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安装中心柱的定位部;安装架固定在安装盘上,N个安装架绕中心柱圆周均匀设置,安装架一端靠近中心柱,另一端沿中心柱端面圆的直径方向延伸至安装盘外部,每个安装架远离中心柱的一端对应连接一根边柱;按逆时针或者顺时针顺序绕中心柱从靠近中心柱底部至平台高度处设置数层螺旋升高的台阶踏面;正N边形的边数N≥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登高楼梯,其包括中心柱、台阶踏面和边柱,旋转式登高楼梯的俯视图呈正多边形结构;中心柱位于正N边形的中心点处,边柱对应设置在正N边形的各个顶点处;台阶踏面呈等腰三角形结构,两腰所夹顶点端与中心柱连接,底边两顶点端分别连接在一组相邻的边柱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底座设置有一个安装盘和N个安装架;安装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安装中心柱的定位部;安装架固定在安装盘上,N个安装架绕中心柱圆周均匀设置,安装架一端靠近中心柱,另一端沿中心柱端面圆的直径方向延伸至安装盘外部,每个安装架远离中心柱的一端对应连接一根边柱;按逆时针或者顺时针顺序绕中心柱从靠近中心柱底部至平台高度处设置数层螺旋升高的台阶踏面;正N边形的边数N≥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登高楼梯,其特征在于:台阶踏面各相邻层之间等间距设置;每层设置一个台阶踏面,并且台阶踏面按照顺序在旋转式登高楼梯的俯视图中依次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登高楼梯,其特征在于:边柱上沿其轴向等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插接件;中心柱上沿其轴向等间隔设置数个第二插接件;第一插接件设置有两个插口,第一插接件的两插口对称设置于对应边柱的两侧,第一插接件用于连接台阶踏面的底边;第二插接件设置有N个插口,插口绕中心柱均匀布置;台阶踏面下侧各顶点处设置有与插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明商爱超郑印李晓超黄磊薛一林于静李学升王煜炜张克刚沈泓润员汉泽刘长荣刘建涛王立军亢学礼刘杨杨成林张洋韩世昭赵海东孙泰汪明珠王丹侯文宝于连雨徐椿振刘伟峰刘洪海垢宝新李宏岩陆宽林学生郑健赵洪兴马波赵光辉刘亚胜贾宏军王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格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