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06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包括电磁部件壳体,电磁部件壳体的内部穿入有动铁芯,动铁芯的左端设置有卡位件,动铁芯的右端套设有动触点、塑料衬套、钢垫圈,动触点位于塑料衬套与钢垫圈之间,钢垫圈的右侧设置有卡圈,动铁芯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一端设置有挡圈,挡圈与塑料衬套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位于环形凹槽的内部,电磁部件壳体与动铁芯之间设置有静铁芯、线圈,电磁部件壳体与动触点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将此装置安装于起动机上时,齿轮头所处的位置即是齿轮头弹出位置尺寸,可方便测量尺寸。不受场地、人员、专用设备的限制,测量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动机测量工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起动机上有两个重要参数,齿轮头初始位置尺寸和齿轮头弹出位置尺寸。在起动机不通电处于静止状态时,齿轮头与起动机驱动端盖的安装止口的距离为齿轮头初始位置尺寸;在起动机工作时,电磁开关首先通电产生电磁吸力,使电磁开关的动铁芯移动并带动单向器(齿轮头固定在单向器上)轴向移动与发动机飞轮齿圈啮合,电磁开关完全吸合后,齿轮头能够移动到的最大位置就是齿轮头弹出位置尺寸。齿轮头初始位置尺寸是很好测量的,采用高度尺便能精确测量;而齿轮头弹出位置尺寸需在通电下测量,需安装在专有的试验台上,通电吸合后迅速测量,否则电磁开关会烧坏。因而,在测量齿轮头弹出位置尺寸时,需专有的试验台,有24V直流电源,需有通电操作能力的人员配合,并且需在短时间内完成,非常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测量的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测量的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包括电磁部件壳体,所述电磁部件壳体的内部穿入有动铁芯,所述动铁芯的左端设置有卡位件,所述动铁芯的右端套设有动触点、塑料衬套、钢垫圈,所述动触点位于所述塑料衬套与所述钢垫圈之间,所述钢垫圈的右侧设置有卡圈,所述动铁芯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一端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塑料衬套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位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所述电磁部件壳体与所述动铁芯之间设置有静铁芯、线圈,所述电磁部件壳体与所述动触点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优选地,上述的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其中所述动铁芯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电磁部件壳体抵接。优选地,上述的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其中所述动铁芯的中部横截面面积大于两侧横截面面积。优选地,上述的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其中所述动铁芯的中部与所述静铁芯抵接,所述动铁芯的右端穿过所述静铁芯的内部。优选地,上述的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其中所述动铁芯与所述电磁部件壳体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复位弹簧安装于动触点与电磁部件壳体之间,由于弹簧的向右的弹力作用,使动铁芯已经移动到与静铁芯贴合位置,模拟电磁开关在通电时产生电磁吸力而使动静铁芯吸合的状态。因而将此装置安装于起动机上时,齿轮头所处的位置即是齿轮头弹出位置尺寸,这时就可方便测量尺寸。不受场地、人员、专用设备的限制,测量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改进后的测量工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的测量工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统的测量工装使用原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卡圈,2、钢垫圈,3、绝缘垫,4、动触点,5、塑料衬套,6、压紧弹簧,7、挡圈,8、动铁芯,9、复位弹簧,10、电磁部件壳体,11、静铁芯,12、开关盖总成,13、齿轮头,14、单向器,15、壳体,16、拔叉,17、拔叉销,18、线圈,19、安装板,20、卡位件,21、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包括电磁部件壳体10,电磁部件壳体10的内部穿入有动铁芯8,动铁芯8与电磁部件壳体10滑动连接。动铁芯8的左端设置有卡位件20,动铁芯8的右端套设有动触点4、塑料衬套5、钢垫圈2,动触点4位于塑料衬套5与钢垫圈2之间,钢垫圈2的右侧设置有卡圈1,动铁芯8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一端设置有挡圈7,挡圈7与塑料衬套5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6,压紧弹簧6位于环形凹槽的内部。压紧弹簧6用于将塑料衬套5推向动触点4一侧,起到绝缘作用。钢垫圈2和动触点4之间设置有绝缘垫3。电磁部件壳体10与动铁芯8之间设置有静铁芯11、线圈18,电磁部件壳体10与动触点4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9。动铁芯8上设置有限位环21,限位环21与电磁部件壳体10抵接。动铁芯8的中部横截面面积大于两侧横截面面积。动铁芯8的中部与静铁芯11抵接,动铁芯8的右端穿过静铁芯11的内部。动铁芯8受复位弹簧9的弹力作用被顶向右端,限位环21与电磁部件壳体10抵接。复位弹簧9与压紧弹簧6均为压缩弹簧。如图2、图3所示,传统的测量工装在测量时,将起动机的壳体15固定在安装板19上,给线圈18通电产生电磁场,动铁芯8被磁化后向右移动,卡位件20带动拨叉16上部移动,则拨叉16绕拨叉销17顺时针旋转,则拨叉16下部向左移动,推动单向器14向左移动弹出。齿轮头13装在单向器19上,则齿轮头13随单向器19同步弹出。当动铁芯8与静铁芯11贴合后即达到最大位置,这时齿轮头13达到的位置Y就是齿轮头弹出尺寸。齿轮头弹出后,需迅速测量齿轮头13的端面到安装止口的尺寸(尺寸Y),否则开关线圈18会因通电时间长而烧毁。尺寸X为齿轮头13未弹出时其端面到安装止口的尺寸。而改进后的测量工装,由于动铁芯8受复位弹簧9的弹力作用被顶向右端,限位环21与电磁部件壳体10抵接,无需通过线圈18就可以将齿轮头13推出,从而避免了线圈18长时间通电被烧毁的风险。改装时将同款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开关盖总成12卸除去掉不用,依次取下卡圈1、钢垫圈2、绝缘垫3、动触点4、塑料衬套5、压紧弹簧6、挡圈7、动铁芯8、复位弹簧9,留用。重新装配,将复位弹簧9安装于动触点4与电磁部件壳体10之间,其它零件安装位置不变,这样就成了一个能够测量齿轮头弹出位置尺寸的简易工装。通过将复位弹簧9(也可采用其它的弹簧)安装于动触点4与电磁部件壳体10之间,由于弹簧的向右的弹力作用,使动铁芯8已经移动到与静铁芯11贴合位置,模拟电磁开关在通电时产生电磁吸力而使动静铁芯吸合的状态。因而将此装置安装于起动机上时,齿轮头所处的位置即是齿轮头弹出位置尺寸,这时就可方便测量尺寸。不受场地、人员、专用设备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部件壳体(10),所述电磁部件壳体(10)的内部穿入有动铁芯(8),所述动铁芯(8)的左端设置有卡位件(20),所述动铁芯(8)的右端套设有动触点(4)、塑料衬套(5)、钢垫圈(2),所述动触点(4)位于所述塑料衬套(5)与所述钢垫圈(2)之间,所述钢垫圈(2)的右侧设置有卡圈(1),所述动铁芯(8)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一端设置有挡圈(7),所述挡圈(7)与所述塑料衬套(5)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6),所述压紧弹簧(6)位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所述电磁部件壳体(10)与所述动铁芯(8)之间设置有静铁芯(11)、线圈(18),所述电磁部件壳体(10)与所述动触点(4)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测量起动机齿轮头弹出尺寸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部件壳体(10),所述电磁部件壳体(10)的内部穿入有动铁芯(8),所述动铁芯(8)的左端设置有卡位件(20),所述动铁芯(8)的右端套设有动触点(4)、塑料衬套(5)、钢垫圈(2),所述动触点(4)位于所述塑料衬套(5)与所述钢垫圈(2)之间,所述钢垫圈(2)的右侧设置有卡圈(1),所述动铁芯(8)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一端设置有挡圈(7),所述挡圈(7)与所述塑料衬套(5)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6),所述压紧弹簧(6)位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所述电磁部件壳体(10)与所述动铁芯(8)之间设置有静铁芯(11)、线圈(18),所述电磁部件壳体(10)与所述动触点(4)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拥军刘宇璐谢勋张丽君高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