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桥梁施工的缆索便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98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5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缆索便道,桥梁上设有预留孔,预留孔的一端设有钢棒;缆索便道包括若干框架、若干主索、若干扶手索及桥面,若干框架沿缆索便道的长度方向分布;若干主索沿缆索便道的宽度方向分布,若干扶手索分别分布于框架的相对两侧;主索或扶手索均包括承重绳及位于承重绳相对两端的锚固段,主索的承重绳位于框架的底部并与框架连接,扶手索的承重绳与框架连接;锚固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绳、套绳及第二连接绳,第一连接绳连接承重绳;第一连接绳与第二连接绳均穿设预留孔;套绳套接于钢棒上并使钢棒与桥梁相抵;锚固段上还设有将第二连接绳与第一连接绳卡接在一起的绳卡;桥面装设于框架上。其能够提高缆索与桥梁锚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桥梁施工的缆索便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缆索便道。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类跨越峡谷、大江大河的桥梁工程不断兴建。对于建设在水位起伏较大的水域中的桥梁,其在汛期时常会受到洪水的侵袭,许多水中便道因洪水漫盖而无法输送人员及材料物资,为确保桥梁施工正常开展,可采用缆索便道的施工技术,在两墩之间架设钢丝绳缆索并且在缆索上建立缆索便道用于泵送混凝土、运输小型材料及人员通行。缆索便道的钢丝绳缆索需与桥梁锚固。现有技术中的缆索锚固,通常在桥梁的外侧位置预埋锚固预埋件,然后将钢丝绳缆索与锚固预埋件连接,例如中国技术CN210482051U一种悬索桥主梁施工用单跨式缆索吊安装结构。然而,采用该种锚固方式锚固缆索稳定性较差,缆索能承受的拉力较小。在汛期洪水的冲击下,存在悬索与桥梁脱离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缆索便道,其能够提高缆索与桥梁锚固的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缆索便道,桥梁上贯通开设有预留孔,预留孔靠近桥梁内部的一端设有钢棒;缆索便道包括若干框架、若干主索、若干扶手索及一桥面,若干框架沿缆索便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若干主索沿缆索便道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于框架的底部,若干扶手索分别分布于框架的相对两侧,位于框架同侧的扶手索沿缆索便道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主索及扶手索均包括承重绳及位于承重绳相对两端的锚固段,主索的承重绳位于框架的底部并与框架连接,扶手索的承重绳位于框架的侧面并与框架连接;锚固段包括第一连接绳、套绳及第二连接绳,第一连接绳连接对应的承重绳及套绳的一端,第二连接绳的一端与套绳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绳与第二连接绳均穿设预留孔;套绳套接于钢棒上,并使钢棒与桥梁相抵;锚固段上还设有两组绳卡,两组绳卡分别位于预留孔的相对两端,并将第二连接绳与第一连接绳卡接在一起;桥面装设于框架上。进一步地,钢棒通过枕木与桥梁相抵,枕木面向钢棒的一侧还凹设有限位槽,钢棒位于限位槽处。进一步地,钢棒与套绳之间还铺设有橡胶垫,橡胶垫与枕木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绳与第二连接绳相互平行,且第一连接绳与第二连接绳均与钢棒垂直。进一步地,在第一连接绳与第二连接绳的转角处还安装有支撑件,支撑件支撑于第一连接绳的底部,并位于预留孔与较远离钢棒的一组绳卡之间。进一步地,支撑件与第一连接绳的接触面为弧形过渡面。进一步地,预留孔内预埋安装有PVC管,第一连接绳与第二连接绳均穿设PVC管。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上述缆索便道,其主索或扶手索锚固时,在桥梁上贯通开设有预留孔,预留孔靠近桥梁内部的一端设有钢棒,然后将主索或扶手索的端部穿过预留孔并绕过钢棒,使钢棒与桥梁相抵,再通过分别位于预留孔相对两端的两组绳卡将主索或扶手索扣紧,该锚固方式能够提高主索或扶手索与桥梁连接的稳定性,使主索或扶手索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不易与桥梁脱离,有利于提高施工安全。2、上述缆索便道,钢棒通过枕木与桥梁相抵,通过枕木能够分散桥梁受到钢棒的压力,降低钢棒对桥梁的影响;通过枕木上的限位槽能够防止钢棒随意移动,使主索或扶手索锚固更稳定。3、上述缆索便道,于钢棒与套绳之间还铺设有橡胶垫,通过设置橡胶垫能够分散钢棒受到缆索的压力,避免钢棒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缆索便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缆索便道在B-B处桥面、框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缆索便道在A-A处桥面、加劲横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加劲横梁在去掉限位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在去掉桥面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桥梁与缆索便道在锚固处的结构图。图7为图6在C处的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缆索便道;2、框架;21、底梁;23、顶梁;25、侧梁;26、加劲横梁;260、固定槽;261、安装孔;263、主板;265、侧板;3、主索;4、扶手索;31、承重绳;33、锚固段;331、第一连接绳;332、套绳;335、第二连接绳;5、桥面;51、钢筋网;53、竹夹板;6、缆风绳;7、防护网;8、钢棒;9、枕木;91、限位槽;10、绳卡;11、支撑件;112、弧形过渡面;12、限位件;13、限位卡;14、橡胶垫;200、桥梁;210、箱梁;230、桥墩;240、预留孔;250、PVC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同时参见图1及图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桥梁200施工的缆索便道100,包括若干框架2、若干主索3、若干扶手索4、若干缆风绳6及一桥面5。若干框架2沿缆索便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若干主索3沿缆索便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于框架2的底部并均与框架2连接,每一主索3的相对两端分别用于与桥梁200锚固;若干扶手索4分别分布于框架2的相对两侧并均与框架2连接,位于框架2同侧的扶手索4沿缆索便道100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扶手索4的相对两端分别用于与桥梁200锚固;缆风绳6的一端通过加劲横梁26与主索3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桥梁200的桥墩230连接;桥面5装设于框架2及加劲横梁26上。桥梁200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框架2大致呈方形框体状态,其包括底梁21、顶梁23及两个侧梁25,底梁21与顶梁23平行相对且均与主索3垂直,底梁21与顶梁23均与缆索便道100的宽度方向平行;底梁21位于若干主索3的顶部并与若干主索3连接;两个侧梁25分别位于底梁21的相对两侧,每一侧梁25垂直连接底梁21及顶梁23;扶手索4与侧梁25垂直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干框架2的侧梁25之间还悬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桥梁(200)施工的缆索便道(100),其特征在于,桥梁(200)上贯通开设有预留孔(240),预留孔(240)靠近桥梁(200)内部的一端设有钢棒(8);缆索便道(100)包括若干框架(2)、若干主索(3)、若干扶手索(4)及一桥面(5),若干框架(2)沿缆索便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若干主索(3)沿缆索便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于框架(2)的底部,若干扶手索(4)分别分布于框架(2)的相对两侧,位于框架(2)同侧的扶手索(4)沿缆索便道(100)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主索(3)及扶手索(4)均包括承重绳(31)及位于承重绳(31)相对两端的锚固段(33),主索(3)的承重绳(31)位于框架(2)的底部并与框架(2)连接,扶手索(4)的承重绳(31)位于框架(2)的侧面并与框架(2)连接;锚固段(33)包括第一连接绳(331)、套绳(332)及第二连接绳(335),第一连接绳(331)连接对应的承重绳(31)及套绳(332)的一端,第二连接绳(335)的一端与套绳(33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绳(331)与第二连接绳(335)均穿设预留孔(240);套绳(332)套接于钢棒(8)上,并使钢棒(8)与桥梁(200)相抵;锚固段(33)上还设有两组绳卡(10),两组绳卡(10)分别位于预留孔(240)的相对两端,并将第二连接绳(335)与第一连接绳(331)卡接在一起;桥面(5)装设于框架(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梁(200)施工的缆索便道(100),其特征在于,桥梁(200)上贯通开设有预留孔(240),预留孔(240)靠近桥梁(200)内部的一端设有钢棒(8);缆索便道(100)包括若干框架(2)、若干主索(3)、若干扶手索(4)及一桥面(5),若干框架(2)沿缆索便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若干主索(3)沿缆索便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于框架(2)的底部,若干扶手索(4)分别分布于框架(2)的相对两侧,位于框架(2)同侧的扶手索(4)沿缆索便道(100)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主索(3)及扶手索(4)均包括承重绳(31)及位于承重绳(31)相对两端的锚固段(33),主索(3)的承重绳(31)位于框架(2)的底部并与框架(2)连接,扶手索(4)的承重绳(31)位于框架(2)的侧面并与框架(2)连接;锚固段(33)包括第一连接绳(331)、套绳(332)及第二连接绳(335),第一连接绳(331)连接对应的承重绳(31)及套绳(332)的一端,第二连接绳(335)的一端与套绳(33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绳(331)与第二连接绳(335)均穿设预留孔(240);套绳(332)套接于钢棒(8)上,并使钢棒(8)与桥梁(200)相抵;锚固段(33)上还设有两组绳卡(10),两组绳卡(10)分别位于预留孔(240)的相对两端,并将第二连接绳(335)与第一连接绳(331)卡接在一起;桥面(5)装设于框架(2)上。


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高宇周建军杨世雄马菊霞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诚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