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纺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90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纺纱线,包括第一纱线内芯、第二纱线内芯和抗菌保护层,所述第一纱线内芯设在抗菌保护层的内侧,所述第二纱线内芯的数量为不少于六个且交缠设置在第一纱线内芯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别利用阻燃纤维和腈纶纤维制成第一纱线内芯和第二纱线内芯,并使之交错设置,在保证阻燃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纱线的整体抗拉强度,配合于外侧设置的阻燃棉层、第一阻燃绑带和第二阻燃绑带,从内外进行多层保护,大大提高了纱线的阻燃性,同时配合设置有抗菌保护层、复合弹性层和透气层,分别提高了纱线的抗菌能力、防折断能力和透气性,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高,可满足多方位的需求,适配多种多类型的纺织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纺纱线
本技术涉及纺织纱线
,具体为一种阻燃纺纱线。
技术介绍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毛纱及毛线一般用于纺织羊毛衫、毛裤、毛背心、围巾、帽子及手套和编织各种春秋季节服饰用品,除保暖外还有装饰作用,在中国专利CN201921272601.2中公开了“一种提高强力的纺织纱线”,包括有纺织纱线主体,纺织纱线主体包括有纺织纱线主芯,纺织纱线主芯表面包裹有填充层,填充层外表面附有活性粘结层,通过活性粘结层连接有六组搭接纱线,纺织纱线主芯内部包括有纤维复合层,纤维复合层外表面缠绕有聚酯复丝层,聚酯复丝层外表面设有交缠纺纱层,搭接纱线包括有搭接纱线主芯,搭接纱线主芯外表面设有防护层,防护层包括有有憎水层,憎水层外表面设有吸水层,吸水层外表面设有防腐层,防腐层外表面附有抗菌层,抗菌层外部扭接有环绕加强丝网,其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有效增加纺织纱线的强度,提高纺织纱线使用寿命。该纱线虽具有较好的强度,然而在实际使用时,阻燃效果较差,因而容易燃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难以满足多方位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阻燃纺纱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纺纱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纺纱线,包括第一纱线内芯、第二纱线内芯和抗菌保护层,所述第一纱线内芯设在抗菌保护层的内侧,所述第二纱线内芯的数量为不少于六个且交缠设置在第一纱线内芯的表面,所述抗菌保护层内侧且与第一纱线内芯和第二纱线内芯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阻燃棉层,所述抗菌保护层的外侧设有复合弹性层,所述复合弹性层的外侧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外侧分别缠绕有第一阻燃绑带和第二阻燃绑带。优选的,所述第一纱线内芯具体采用阻燃纤维制成,所述第二纱线内芯具体采用腈纶纤维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阻燃绑带和第二阻燃绑带交错缠绕设置在透气层的外侧,且相邻的两个第一阻燃绑带和第二阻燃绑带之间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复合弹性层具体采用NBR层,所述透气层具体采用Coolmax纤维针织面料。优选的,所述复合弹性层的表面等距离环绕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具体为通孔式设计。优选的,所述抗菌保护层、复合弹性层和透气层之间的厚度比例具体为2: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分别利用阻燃纤维和腈纶纤维制成第一纱线内芯和第二纱线内芯,并使之交错设置,在保证阻燃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纱线的整体抗拉强度,配合于外侧设置的阻燃棉层、第一阻燃绑带和第二阻燃绑带,从内外进行多层保护,大大提高了纱线的阻燃性,同时配合设置有抗菌保护层、复合弹性层和透气层,分别提高了纱线的抗菌能力、防折断能力和透气性,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高,可满足多方位的需求,适配多种多类型的纺织件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纱线内芯、2第二纱线内芯、3抗菌保护层、4阻燃棉层、5复合弹性层、6透气层、7第一阻燃绑带、8第二阻燃绑带、9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阻燃纺纱线,包括第一纱线内芯1、第二纱线内芯2和抗菌保护层3,第一纱线内芯1设在抗菌保护层3的内侧,第二纱线内芯2的数量为不少于六个且交缠设置在第一纱线内芯1的表面,抗菌保护层3内侧且与第一纱线内芯1和第二纱线内芯2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阻燃棉层4,抗菌保护层3的外侧设有复合弹性层5,复合弹性层5的外侧设有透气层6,透气层6的外侧分别缠绕有第一阻燃绑带7和第二阻燃绑带8。具体的,第一纱线内芯1具体采用阻燃纤维制成,第二纱线内芯2具体采用腈纶纤维制成。具体的,第一阻燃绑带7和第二阻燃绑带8交错缠绕设置在透气层6的外侧,且相邻的两个第一阻燃绑带7和第二阻燃绑带8之间相互接触。具体的,复合弹性层5具体采用NBR层,透气层6具体采用Coolmax纤维针织面料。具体的,复合弹性层5的表面等距离环绕开设有透气孔9,透气孔9具体为通孔式设计。具体的,抗菌保护层3、复合弹性层5和透气层6之间的厚度比例具体为2:1:2。本技术分别利用阻燃纤维和腈纶纤维制成第一纱线内芯1和第二纱线内芯2,并使之交错设置,在保证阻燃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纱线的整体抗拉强度,配合于外侧设置的阻燃棉层4、第一阻燃绑带7和第二阻燃绑带8,从内外进行多层保护,大大提高了纱线的阻燃性,同时配合设置有抗菌保护层3、复合弹性层5和透气层6,分别提高了纱线的抗菌能力、防折断能力和透气性,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高,可满足多方位的需求,适配多种多类型的纺织件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纺纱线,包括第一纱线内芯(1)、第二纱线内芯(2)和抗菌保护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内芯(1)设在抗菌保护层(3)的内侧,所述第二纱线内芯(2)的数量为不少于六个且交缠设置在第一纱线内芯(1)的表面,所述抗菌保护层(3)内侧且与第一纱线内芯(1)和第二纱线内芯(2)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阻燃棉层(4),所述抗菌保护层(3)的外侧设有复合弹性层(5),所述复合弹性层(5)的外侧设有透气层(6),所述透气层(6)的外侧分别缠绕有第一阻燃绑带(7)和第二阻燃绑带(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纺纱线,包括第一纱线内芯(1)、第二纱线内芯(2)和抗菌保护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内芯(1)设在抗菌保护层(3)的内侧,所述第二纱线内芯(2)的数量为不少于六个且交缠设置在第一纱线内芯(1)的表面,所述抗菌保护层(3)内侧且与第一纱线内芯(1)和第二纱线内芯(2)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阻燃棉层(4),所述抗菌保护层(3)的外侧设有复合弹性层(5),所述复合弹性层(5)的外侧设有透气层(6),所述透气层(6)的外侧分别缠绕有第一阻燃绑带(7)和第二阻燃绑带(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内芯(1)具体采用阻燃纤维制成,所述第二纱线内芯(2)具体采用腈纶纤维制成。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元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美亚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