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287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该生产系统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衔接布置的开卷机、焊机、淬火装置、回火装置、分切剪和产品收集单元,其中,所述淬火装置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淬火加热段和淬火冷却段,所述回火装置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回火加热段和回火冷却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热轧高强钢的全连续热处理生产,能显著地提高热轧高强钢的热处理生产效率,缩短工艺流程,节省投资及降低运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
本技术属于高强钢生产
,涉及一种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工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以及现代工业水平的提高,工程机械、商用车等行业对钢铁材料的结构轻量化、产品升级换代、产品寿命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迫切需求,高强钢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提高钢材的强度级别,可节省大量能源成本,同时也提高工程机械的安全性能;对于商用车行业,提高强度可实现车辆自身轻量化,实现节能减排,延长使用寿命。近年来,部分重工制造商开始采用960MPa以上的超高强结构钢制造起重机吊臂和泵车布料杆;部分自卸车用户有意采用HB400-500级别的薄规格耐磨板替代普遍使用的345MPa级别的产品;卡车行业存在采用超高强钢降低大梁重量的潜在需求。可见,未来钢铁市场对高强钢的质量和产量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早期高强钢的开发都是采用合金化方法,即增加钢中的碳含量及合金含量,通过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及相变强化提高钢的强度,但这种方法合金成本过高,且钢材的焊接性能与塑韧性较差。近年来,通过TMCP技术生产高强钢成为主流,即通过在线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相结合,得到具有良好强韧性匹配的高强钢;但由于TMCP技术工艺流程较长,钢板温度均匀性较差,导致产品力学性能波动较大。另外,对于热轧板卷而言,在线快速冷却生产的高强钢受卷取、开平、矫直能力的限制,生产难度较大。相比之下,热轧板卷的热处理生产工艺对生产性能均匀的高强钢产品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国内主流的高强钢热处理生产工艺主要是离线调质(FQT)工艺和直接淬火+离线回火(DQT)工艺。专利CN101831530A公开了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钢综合力学性能的热处理工艺,该方法通过3~6次循环淬火+回火工艺,细化了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钢的强度,但该方法需要多次加热、冷却,能耗大,生产周期长。专利CN106148822A提出了一种生产高强钢Q890中厚板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线淬火+离线高温回火,得到了性能合格的产品同时缩短了工艺流程,但热轧及淬火过程中温度均匀性难以控制,使得最终产品性能波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本技术涉及一种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衔接布置的开卷机、焊机、淬火装置、回火装置、分切剪和产品收集单元,其中,所述淬火装置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淬火加热段和淬火冷却段,所述回火装置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回火加热段和回火冷却段。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淬火加热段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纵磁感应加热炉段、横磁感应加热炉段和第一均热炉段。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淬火加热段还包括第一边部加热炉段,所述第一边部加热炉段布置于所述横磁感应加热炉段与所述第一均热炉段之间,所述第一边部加热炉段包括两组用于对带钢边部进行加热的第一边部加热机构,两组第一边部加热机构分列于炉体传动侧和操作侧。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淬火冷却段包括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冷却箱,相邻两个冷却箱之间设有中间张力辊,所述冷却箱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气雾冷却机构和/或水喷雾冷却机构。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回火加热段包括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纵磁感应加热炉段和第二均热炉段。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回火加热段还包括第二边部加热炉段,所述第二边部加热炉段布置于所述第二纵磁感应加热炉段与所述第二均热炉段之间,所述第二边部加热炉段包括两组用于对带钢边部进行加热的第二边部加热机构,两组第二边部加热机构分列于炉体传动侧和操作侧。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回火冷却段包括回火冷却前段和回火冷却后段,其中,所述回火冷却前段配置循环气体喷吹冷却机构,所述回火冷却后段配置空气喷吹冷却机构和/或水喷淋冷却机构。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产品收集单元包括与所述分切剪衔接的带钢卷取机构,所述带钢卷取机构包括卷取机、转向夹送辊和卸卷车,所述转向夹送辊与所述卷取机通过穿带导板衔接,所述转向夹送辊的来料侧设有折弯机。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卷取机的卷筒周围布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压辊,所述辅助压辊的轴向与所述卷筒的轴向平行,所述辅助压辊配置有辅助压辊驱动单元从而具有与钢卷滚动接触的工作位以及远离钢卷的待机位。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生产系统,能实现热轧高强钢的全连续热处理生产,能显著地提高热轧高强钢的热处理生产效率,缩短工艺流程,节省投资及降低运行能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钢调质处理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淬火冷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钢卷取系统在卷取初期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钢卷取系统在卷取末期的状态示意;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卷取用钳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衔接布置的开卷机1、焊机2、淬火装置、回火装置、分切剪7和产品收集单元,其中,所述淬火装置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淬火加热段51和淬火冷却段52,所述回火装置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回火加热段53和回火冷却段54。上述生产系统可适用于高强带钢的热处理生产,上述开卷机1即用于钢卷开卷,该开卷机1为本领域常规设备,具体结构此处不作赘述。为满足高强钢的开卷,该开卷机1可包括用于防止带钢褶皱的防皱辊和用于防止钢卷松动的压辊;由于热轧卷带头板型质量差,因此优选为采用夹钳式开卷器,以提高穿带效率;进一步优选为采用双通道开卷方式,减少入口段换卷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上述生产系统也可适用于高强钢板的热处理生产,则上述开卷机1可闲置,而通过输送辊道将钢板送至下游工序即可;也即是说,上述生产系统优选为可同时满足高强带钢和高强钢板的热处理生产。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开卷机1的出口侧配置有夹送矫直机,用于夹送带头并对来料钢卷进行初矫直,矫直机可采用传动分离的双辊系多辊矫,对于不同厚度带钢采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衔接布置的开卷机、焊机、淬火装置、回火装置、分切剪和产品收集单元,其中,所述淬火装置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淬火加热段和淬火冷却段,所述回火装置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回火加热段和回火冷却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衔接布置的开卷机、焊机、淬火装置、回火装置、分切剪和产品收集单元,其中,所述淬火装置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淬火加热段和淬火冷却段,所述回火装置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回火加热段和回火冷却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加热段包括沿钢料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纵磁感应加热炉段、横磁感应加热炉段和第一均热炉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加热段还包括第一边部加热炉段,所述第一边部加热炉段布置于所述横磁感应加热炉段与所述第一均热炉段之间,所述第一边部加热炉段包括两组用于对带钢边部进行加热的第一边部加热机构,两组第一边部加热机构分列于炉体传动侧和操作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冷却段包括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冷却箱,相邻两个冷却箱之间设有中间张力辊,所述冷却箱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气雾冷却机构和/或水喷雾冷却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高强钢全连续热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加热段包括沿带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立雄廖砚林马瑞杰李卫杰梁芳况群意何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