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移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56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步移载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载单元,移载单元包括气缸一、气缸二、滑动底板、水平轨道,滑动底板滑动装配在水平轨道上,滑动底板由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气缸一的缸体固定在滑动底板上,气缸一的缸杆驱动气缸二的缸体,以带动气缸二进行升降运动;气缸二驱动连接有内撑夹爪,内撑夹爪在气缸二的驱动下可撑紧工件内孔或缩回,以取、放所述工件;相邻两个移载单元之间通过可调节连杆进行连接。该移载机构从而可以实现工件的在不同工位之间的转移,满足自动化检测设备中的对工件不同部分检测的各检测工位之间的位置自动切换,以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移载机构
本技术涉及工件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同步移载机构。
技术介绍
零件加工成型后,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壁缺陷(如:划伤,沙眼,裂纹等诸多缺陷),这类产品也即不合格品,若后续安装在设备中存在安全隐患。如常见的电机定子,属于核心零部件,其内外侧壁及两个端面都需要检测,还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检测,工作量大,易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导致检测效率及检测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移载机构,以能够应用在自动化检测设备上,实现工件在不同工位之间的转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同步移载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载单元,移载单元包括气缸一、气缸二、滑动底板、水平轨道,滑动底板滑动装配在水平轨道上,滑动底板由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气缸一的缸体固定在滑动底板上,气缸一的缸杆驱动气缸二的缸体,以带动气缸二进行升降运动;气缸二驱动连接有内撑夹爪,内撑夹爪在气缸二的驱动下可撑紧工件内孔或缩回,以取、放所述工件;相邻两个移载单元之间通过可调节连杆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连杆包括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杆,两螺杆的轴向均是沿水平轨道的长度方向,两螺杆的螺纹段相对设置并通过调节螺母连接在一起,两螺杆的非螺纹段分别连接在两个移载单元的滑动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螺杆采用鱼眼螺杆。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底板上还设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滑动轴承或滑套及与其配合的导向杆,导向杆设有平行的两根,分别位于气缸二的两侧,导向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板与气缸二的缸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与滑动轴承配合,滑动轴承固定在滑动底板上。进一步地,滑动底板上设有缓冲器安装板,缓冲器安装板下侧设有缓冲器,对气缸二的向上运动缓冲限位。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采用丝杠螺母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同步移载机构,气缸二在气缸一的驱动下,可以进行升降运动,并带动内撑夹爪伸入工件内孔中,内撑夹爪在气缸二的驱动下,可以伸开以撑紧工件内孔壁,进而可以实现工件的抓取;气缸一方向动作,将工件上提。当需要对工件转移工位时,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滑动底板沿水平轨道移动至设定位置,气缸一再次向下驱动气缸二,则工件下落至设定工位,内撑夹爪在气缸二的控制下可收缩,以释放工件,内撑夹爪脱离工件后在气缸一的驱动下向上运动,从而可以实现工件的在不同工位之间的转移,满足自动化检测设备中的对工件不同部分检测的各检测工位之间的位置自动切换。附图说明图1是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设备的俯视图;图3是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设备中的上端面检测工位处的示意图;图4是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设备中的侧推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同步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第一移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设备中的旋转台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设备中的外壁取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外壁取像单元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设备的下端面检测与内壁检测工位处的示意图;图11是下端面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12是内壁检测装置与工件转移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11、上料输送带,12、下料输送带,13、剔除输送带;2、工件;3、侧推上料机构,31、工件支撑板,32、工件推板,33、第二气缸,34、第一气缸,35、驱动块,36、挡板,4、缓冲工位,41、工件定位板,5、内壁检测装置,51、第四相机,52、第五相机,53、第四相机支架,50、工件转移机构,501、机械抓手,502、第六气缸,61、外壁取像装置,60、外壁取像单元,63、条形光源,631、条形壳体,64、面光源,641、面板,642、取像孔,65、第二相机,651、第二相机支撑板,66、角板,661、弧形连接孔;67、固定底板,68、立杆,69、第一夹块;62、自动夹紧旋转台,621、支撑台板,6211、夹爪活动孔,623、气动夹爪,624、第五气缸,625、同步带,626、减速马达,7、上端面检测装置,71、第一相机,72、第一光圈,8、下端面检测装置,81、第三相机,82、第三取像孔,83、第三相机支架,831、固定轴,832、第二夹块,833、水平杆,834、第三夹块,835、竖向杆,836、第五夹块,837、第四夹块,9、同步移载机构,90、水平轨道,94、鱼眼螺杆,95、调节螺母,96、马达,91、第一移载单元,911、内撑夹爪,912、滑动底板,913、第三气缸,914、第四气缸,915、滑动轴承,916、导向杆,917、缓冲器安装板,918、缓冲器,10、工件剔除机构,101、第七气缸,102、踢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例: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同步移载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下以其应用的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图12所示,一种工件表面缺陷检测设备,包括侧推上料机构3、同步移载机构9、上端面检测装置7、外壁检测装置6、下端面检测装置8、内壁检测装置5、工件转移机构50及工件剔除机构10。图3和4所示,侧推上料机构包括工件支撑板31、第一气缸34、工件推板32、第二气缸33、工件识别传感器、工件挡板36,工件支撑板位于工厂内的上料输送带11的上侧,上料输送带11为用于输送加工后的工件的输送带,在上料输送带的输送作用下,移动到工件支撑板31位置时,工件能够转移至支撑板上,被安装在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工件识别传感器感应到;在挡板的挡止下,工件会暂时停留在工件支撑板上。定义工件的输送过来的方向为由前至后。工件推板由第一气缸34驱动,可沿左右方向运动,工件推板32的右端设有V形槽口,用于卡工件2的外周。当工件识别传感器感应到有工件输送过来时,工件推板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向右推动工件至上端面检测工位。在工件推板及挡板的配合下,工件能够被推送至该设定的上端面检测位置。上端面检测装置7位于上端面检测工位的正上方,并固定在工作台上侧的支架上。上端面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相机71、第一光圈72,第一相机71的镜头朝下,用于对工件的上端面,也即上部,进行拍照取像。第一光圈为环状,中部为透光孔,满足对工件上部取像的要求,但同时可遮挡其周围部件,达到精准取像目的。同时,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第一光圈上设置光源,向下朝工件上端打光,便于取像。侧推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33,第二气缸33的行程大于第一气缸34。第二气缸33的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同步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移载单元,移载单元包括气缸一、气缸二、滑动底板、水平轨道,滑动底板滑动装配在水平轨道上,滑动底板由直线驱动机构驱动;/n气缸一的缸体固定在滑动底板上,气缸一的缸杆驱动气缸二的缸体,以带动气缸二进行升降运动;/n气缸二驱动连接有内撑夹爪,内撑夹爪在气缸二的驱动下可撑紧工件内孔或缩回,以取、放所述工件;/n相邻两个移载单元之间通过可调节连杆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同步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移载单元,移载单元包括气缸一、气缸二、滑动底板、水平轨道,滑动底板滑动装配在水平轨道上,滑动底板由直线驱动机构驱动;
气缸一的缸体固定在滑动底板上,气缸一的缸杆驱动气缸二的缸体,以带动气缸二进行升降运动;
气缸二驱动连接有内撑夹爪,内撑夹爪在气缸二的驱动下可撑紧工件内孔或缩回,以取、放所述工件;
相邻两个移载单元之间通过可调节连杆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连杆包括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杆,两螺杆的轴向均是沿水平轨道的长度方向,两螺杆的螺纹段相对设置并通过调节螺母连接在一起,两螺杆的非螺纹段分别连接在两个移载单元的滑动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孟飞白冰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盛达电气技术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