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秀珍专利>正文

送线机构和刺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42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送线机构和刺绣机。该送线机构包括线筒(1)、旋梭(2)、旋转轴(3)、挑线凸轮(4)、第一挑线摆臂(5)、第二挑线摆臂(6)、挑线杆(7)和面线调节机构,挑线杆(7)的挑线端设置有挑线孔(8),线筒(1)与挑线杆(7)之间设置有第一线框(9),面线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线框(9)和线筒(1)之间,并能够调节第一线框(9)和线筒(1)之间的线量。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送线机构,能够灵活调节线量大小,使得线量能够与布料匹配,提高刺绣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线机构和刺绣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绣花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送线机构和刺绣机。
技术介绍
对于刺绣机而言,目前常用结构是,通过旋转轴3’带动挑线凸轮4’4’旋转,第一挑线摆臂5’上的滚珠在挑线凸轮4’的凸轮槽内滚动,从而可以通过挑线凸轮4’的转动带动第一挑线摆臂5’和第二挑线摆臂6’摆动,进而通过第二挑线摆臂6’带动挑线杆7’上下摆动,当挑线杆7’的挑线端运动到最低点时,面线松出最多的线量给旋梭2’使用,当挑线杆7’的挑线端运动到最高点时,面线被拉紧,并从1’线筒抽取布面上使用的面线。上述的机械凸轮挑线行程固定,挑线时间固定,而绣花机绣作的布料有厚料有薄料,针距大小不断变化,布料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因此容易导致线量与布料厚度不匹配,影响刺绣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线机构和刺绣机,能够灵活调节线量大小,使得线量能够与布料匹配,提高刺绣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线机构,包括线筒、旋梭、旋转轴、挑线凸轮、第一挑线摆臂、第二挑线摆臂、挑线杆和面线调节机构,挑线杆的挑线端设置有挑线孔,线筒与挑线杆之间设置有第一线框,面线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线框和线筒之间,并能够调节第一线框和线筒之间的线量。本专利技术的送线机构,能够根据刺绣机的布料材质、厚度以及运行步骤等通过面线调节机构来调节第一线框和线筒之间的线量,可以调节面线拉紧时刻,使得面线线量能够根据不同的状况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针法、不同的布料,达到不同的绣作效果,提高刺绣质量。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送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送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送线机构的面线调节机构的一种状态结构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送线机构的面线调节机构的一种状态结构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面线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面线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面线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面线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线筒;2、旋梭;3、旋转轴;4、挑线凸轮;5、第一挑线摆臂;6、第二挑线摆臂;7、挑线杆;8、挑线孔;9、第一线框;10、第二线框;11、第三线框;12、第四线框;13、电机;14、齿轮;15、齿条;16、第一摆动臂;17、连杆;18、滑动杆;19、第二摆动臂;20、滚动体;21、U形槽;22、针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请参考图2至图8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送线机构包括线筒1、旋梭2、旋转轴3、挑线凸轮4、第一挑线摆臂5、第二挑线摆臂6、挑线杆7和面线调节机构,挑线杆7的挑线端设置有挑线孔8,线筒1与挑线杆7之间设置有第一线框9,面线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线框9和线筒1之间,并能够调节第一线框9和线筒1之间的线量。本专利技术的送线机构,能够根据刺绣机的布料材质、厚度以及运行步骤等通过面线调节机构来调节第一线框和线筒之间的线量,可以调节面线拉紧时刻,使得面线线量能够根据不同的状况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针法、不同的布料,达到不同的绣作效果,提高刺绣质量。送线机构还包括针杆22,挑线杆7能够转动地安装在针杆22的顶部,使得挑线杆7能够形成杠杆结构,当挑线杆7的第一端下压时,第二端上扬,第一端上扬时,第二端下压,实现面线调节功能。面线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线框10、第三线框11和第四线框12,第三线框11设置在第二线框10和第四线框12之间,且第三线框11相对于第二线框10和第四线框12的位置可调,面线依次从第四线框12、第三线框11、第二线框10、第一线框9穿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线框10和第四线框12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第三线框11能够同时相对于第二线框10和第四线框12运动,从而调整第二线框10和第四线框12之间的线量,实现对旋梭2的面线放线调节。在送线机构工作过程中,第二线框10与第四线框12固定不动,第三线框11在电机13的带动下,可以在传动结构例如摆动臂或者连杆等运动到任意位置的时候,移动到不同位置,实现对第三线框11的位置调节。当第二线框10、第三线框11、第四线框12在一条直线上时,第二线框10与第四线框12中间的线量最短,当第三线框11移动到最大距离B的时候,第二线框10与第四线框12中间的线量最多。本实施例能够通过控制第二线框10与第四线框12中间的线量来调整面线的松紧时刻,比如挑线杆7最低时,面线被旋梭2拉走使用,如果在挑线杆7到达最低之前,第二线框10与第四线框12中间的线量变多,相当于面线被提前拉紧,而且能从线筒1内抽取部分线量。同样道理,如果挑线杆7到达最低之前,第二线框10与第四线框12中间的线量变小,挑线杆7到达最低点的时候,第二线框10与第四线框12中间的线量又开始变大,相当于面线被推后拉紧。同样道理也适用于挑线杆7再最高点的时候可以让面线提前拉紧,也可以让面线推后拉紧。通过改变面线拉紧的时刻,能达到不同的绣作效果,从而适应不同的针法,不同的布料。第二线框10和第四线框12同轴设置,第三线框11与第二线框10和第四线框12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可调。第三线框11相对于第二线框10和第四线框12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第三线框11并非在第二线框10和第四线框12的中心轴上移动,而是相对于该中心轴发生偏移,根据偏移量的不同,能够带出不同长度的面线,从而调整面线的预拉量,根据所需面线预拉量的不同,调整第三线框11相对于中心轴的偏移量,就可以使得面线能够适应不同的针法,不同的布料。面线调节机构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位置调节机构与第三线框11连接,并调节第三线框11的位置。该位置调节机构能够对第三线框11进行位置调节,进而实现对面线线量的调节。在一个实施例中,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电机13、齿轮14和齿条15,齿轮14设置在电机13的驱动端,齿条15与齿轮14啮合,并在齿轮14的驱动作用下沿直线运动,第三线框11设置在齿条15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齿条15包括齿条端和直条段,其中直条段两侧设置有导向块,能够对齿条15的运动形成导向,使得齿条15沿直线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三线框11沿直线方向运动,将面线向外拉出,或者使得第三线框11与第二线框10和第四线框12形成一条直线。在一个实施例中,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电机13、第一摆动臂16、连杆17和滑动杆18,第一摆动臂16的第一端连接在电机13的驱动端,第一摆动臂16的第二端与连杆17的第一端铰接,连杆17的第二端与滑动杆18铰接,带动滑动杆18沿直线方向往复运动,第三线框11设置在滑动杆18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导轨的方式实现对滑动杆18的滑动导向,保证滑动杆18沿着直线方向往复运动,实现对面线长度的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筒(1)、旋梭(2)、旋转轴(3)、挑线凸轮(4)、第一挑线摆臂(5)、第二挑线摆臂(6)、挑线杆(7)和面线调节机构,所述挑线杆(7)的挑线端设置有挑线孔(8),所述线筒(1)与所述挑线杆(7)之间设置有第一线框(9),所述面线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线框(9)和所述线筒(1)之间,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线框(9)和所述线筒(1)之间的线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筒(1)、旋梭(2)、旋转轴(3)、挑线凸轮(4)、第一挑线摆臂(5)、第二挑线摆臂(6)、挑线杆(7)和面线调节机构,所述挑线杆(7)的挑线端设置有挑线孔(8),所述线筒(1)与所述挑线杆(7)之间设置有第一线框(9),所述面线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线框(9)和所述线筒(1)之间,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线框(9)和所述线筒(1)之间的线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线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线框(10)、第三线框(11)和第四线框(12),所述第三线框(11)设置在所述第二线框(10)和所述第四线框(12)之间,且所述第三线框(11)相对于所述第二线框(10)和所述第四线框(12)的位置可调,面线依次从第四线框(12)、第三线框(11)、第二线框(10)、第一线框(9)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框(10)和所述第四线框(12)同轴设置,所述第三线框(11)与所述第二线框(10)和所述第四线框(12)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线调节机构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三线框(11)连接,并调节所述第三线框(11)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电机(13)、齿轮(14)和齿条(15),所述齿轮(14)设置在所述电机(13)的驱动端,所述齿条(15)与所述齿轮(14)啮合,并在所述齿轮(14)的驱动作用下沿直线运动,所述第三线框(11)设置在所述齿条(15)的端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秀珍
申请(专利权)人:马秀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