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41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包括纤维层,纤维层包括经向上延伸的经向纤维单元和纬向上延伸的纬向纤维单元,所述经向纤维单元包括若干沿纬向排布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在经向上包括缓冲区和支撑区,第二纤维在缓冲区的长度小于第一纤维的长度,还包括纬向拉线,所述纬向拉线位于缓冲区,纬向拉线依次连接所有纬向排布的第一纤维,并将缓冲区的第一纤维拉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纬向拉线,在缓冲区处能够将起到防断具有抗拉性的第一纤维整理整齐,使所有第一纤维在缓冲区沿一个方向平整的依次排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
本专利技术属于安全气囊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
技术介绍
汽车上的副驾驶气囊安装在仪表板下方,发生碰撞气囊点爆开来的时候,气囊从仪表板里面爆炸打开,充气,对副驾驶乘员进行保护。此时,要求仪表板的打开必须干净、不得有塑料碎片等飞出,避免对乘员造成伤害。同样的随着人们对安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在对于汽车上的方向盘气囊、侧气囊、膝部气囊等各个气囊均要求在爆炸打开时,而不得有塑料碎片飞出。申请号为2018215661621的中国专利其为申请人在先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仪表板安全气囊框的网布,其包括纤维层和覆盖于纤维层上的覆盖层,所述纤维层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纤维单元和第二纤维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纤维单元具有相互绞织的至少两束第一纤维,所述第二纤维单元至少具有第二纤维所述第二纤维单元还具有与第二纤维在相同方向上延伸的第三纤维,纤维层还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四纤维,第四纤维与第一纤维单元和第二纤维单元编织在一起形成支撑区,同时还具有未与第一纤维单元和第二纤维单元编织的部分,此部分为缓冲区。第一纤维单元具有第一缓冲区,第一缓冲区的第一纤维被蜿蜒屈曲地设置,并且/或者第二纤维单元具有第二缓冲区,第二缓冲区的第二纤维被蜿蜒屈曲地设置,以便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仪表板安全气囊框的网布能够在安全气囊打开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碎裂的汽车仪表板面板脱离网布,产生碎片飞溅,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具体来说,当气囊打开后,第一缓冲区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缓冲区的第二纤维从原来的蜿蜒屈曲状态变成拉伸状态,从而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碎裂的汽车仪表板面板脱离网布。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蜿蜒屈曲地设置”指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区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缓冲区的第二纤维可以被设置成除了直线形以外的其他形状,例如半圆形、波浪形、锯齿形、折弯形、拱形等。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统可称为缓冲区,缓冲区的纤维需要进行热压整理平整,但此处实际在生产时是通过编织过程中起毛而成,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自身具有卷取的应力,其在缓冲区并非整齐的排列,在热压整平时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会出现相互交错重叠而导致不规则和不够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纬向拉线,在缓冲区处能够将起到防断具有抗拉性的第一纤维整理整齐,使所有第一纤维在缓冲区沿一个方向平整的依次排布的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包括纤维层,纤维层包括经向上延伸的经向纤维单元和纬向上延伸的纬向纤维单元,所述经向纤维单元包括若干沿纬向排布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在经向上包括缓冲区和支撑区,第二纤维在缓冲区的长度小于第一纤维的长度,还包括纬向拉线,所述纬向拉线位于缓冲区,纬向拉线依次连接所有纬向排布的第一纤维,并将缓冲区的第一纤维拉直。进一步的所述纬向拉线设置有一条,第一纤维在缓冲区呈三角形,且若干第一纤维在缓冲区依次按顺序沿纬向排布。进一步的所述纬向拉线设置有n条,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条纬向拉线使第一纤维在缓冲区呈多边形。进一步的所述纬向拉线与第一纤维编织在一起固定。或者所述纬向拉线与第一纤维粘接在一起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纤维的抗拉强度大于第二纤维和纬向拉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纤维包括相互绞织的两束或两束以上的纤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纤维的材质包括芳纶、涤纶、尼龙、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纤维的材质包括芳纶、涤纶、尼龙、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纬向拉线的材质包括芳纶、涤纶、尼龙、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缓冲区增设纬向拉线,在生产时,纬向拉线与所有在缓冲区的第一纤维依次连接固定,再沿纬向将所有第一纤维拉直,使所有第一纤维在缓冲区呈规则的三角形依次排布,第一纤维在缓冲区不会出现叠层现象,非常规则平整,且在气囊爆开时纬向拉线和第二纤维均可发生断裂,不会影响缓冲区的涨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的结构示意图(未爆开时);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的结构示意图(爆开时);图4为本专利技术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的结构示意图(两根纬向拉线同向);图5为本专利技术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的结构示意图(两根纬向拉线反向)。附图标记:1、支撑区;2、缓冲区;3、经向纤维单元;31、第一纤维;32、第二纤维;4、纬向纤维单元;5、纬向拉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包括纤维层,纤维层包括经向上延伸的经向纤维单元3和纬向上延伸的纬向纤维单元4,所述经向纤维单元3包括若干沿纬向排布的第一纤维31和第二纤维32,所述第一纤维31在经向上包括缓冲区2和支撑区1,第二纤维32在缓冲区2的长度小于第一纤维31的长度,还包括纬向拉线5,所述纬向拉线5位于缓冲区2,纬向拉线5依次连接所有纬向排布的第一纤维31,并将缓冲区2的第一纤维31拉直。本专利技术中的纬向纤维单元4可以包括第三纤维,第三纤维在支撑区1与第一纤维31和第二纤维32编织在一起,使支撑区1结构强度稳定,不会松散。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中在缓冲区2的两侧均为支撑区1,两支撑区1之间的宽度由第二纤维32在缓冲区2的长度而定,此时第一纤维31在缓冲区2的长度远大于第二纤维32的长度,通过设置纬向拉线5,图1中所述纬向拉线5设置有一条,这根纬向拉线5将所有第二纤维32的中间向图1中左侧拉扯,当然也可以为右侧,只要在纤维层所在平面,垂直或略倾斜于纬向均可,使第二纤维32在缓冲区2呈三角形,且第二纤维32在缓冲区2被拉直,此时若干第一纤维31在缓冲区2则呈规则形状依次沿纬向排布,不会出现相互叠加交错现象,非常平整。而在气囊爆开时,第二纤维32将被拉断,同时纬向拉线5也可以被拉断,使缓冲区2处的第一纤维31顺利的被撑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包括纤维层,纤维层包括经向上延伸的经向纤维单元和纬向上延伸的纬向纤维单元,所述经向纤维单元包括若干沿纬向排布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在经向上包括缓冲区和支撑区,第二纤维在缓冲区的长度小于第一纤维的长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纬向拉线,所述纬向拉线位于缓冲区,纬向拉线依次连接所有纬向排布的第一纤维,并将缓冲区的第一纤维拉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包括纤维层,纤维层包括经向上延伸的经向纤维单元和纬向上延伸的纬向纤维单元,所述经向纤维单元包括若干沿纬向排布的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在经向上包括缓冲区和支撑区,第二纤维在缓冲区的长度小于第一纤维的长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纬向拉线,所述纬向拉线位于缓冲区,纬向拉线依次连接所有纬向排布的第一纤维,并将缓冲区的第一纤维拉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纬向拉线设置有一条,第一纤维在缓冲区呈三角形,且若干第一纤维在缓冲区依次按顺序沿纬向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纬向拉线设置有n条,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条纬向拉线使第一纤维在缓冲区呈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安全气囊的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纬向拉线与第一纤维编织在一起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辉成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牛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