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35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7
本申请涉及铝基合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及其制备工艺。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Si,Fe,Cu,Mn,Mg,Cr,Zn,Ti,其余为Al以及不可除去的杂质;其制备工艺为:根据最终产品的组分称取原料进行熔炼,将配料完成的熔体进行精炼,将熔体加入挤压机后进行挤压,对挤压后的挤压材进行固溶处理,对固溶处理后的挤压材进行淬火处理,对淬火处理后的挤压材进行拉伸处理,对拉伸处理后的挤压材进行时效处理,将经过时效处理的挤压材进行机械加工制成铝合金板。本申请的铝合金板可用于橡胶圈的模具,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及其制备工艺
本申请涉及铝基合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模具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目前生产橡胶圈时,使用的模具材质均为45号钢。45号钢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355MPa、热轧硬度229HBS、退火硬度197HBS因含硫、磷等有害杂质较少,因而质量较高,其强度、塑性、韧性均比碳素结构钢好,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常用于制造较为重要的机械零件。但是45号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模具由于长期接触空气,会发生氧化锈蚀,从而使生产得到的橡胶圈尺寸不稳定,无法达到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模具的耐腐蚀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及其制备工艺。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Si≤0.25%,Fe≤0.41%,Cu1.26-1.71%,Mn≤0.3%,Mg2.1-2.5%,Cr0.18-0.28%,Zn5.1-6.0%,Ti≤0.16%,Zr0.1-0.2%,其余为Al以及不可除去的杂质;其中,Zn/Mg比为2.3-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铝合金板代替45号钢的方式,使得模具不易生锈,保证了橡胶圈的尺寸稳定性。Zn、Mg元素形成强化相(MgZn2)η相及它的亚稳态相η',Al和Zn、Mg元素形成三元固溶体T(AlMg2Zn3)强化相,在合金温度降低的同时,这些相的溶解度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在晶体内会析出弥散强化相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强度。随着铝合金强度的增加,其韧性、塑性以及抗应力腐蚀性能显著减小,所以需要合理的控制铝合金中Zn和Mg元素的含量及二者的质量比,从而控制铝合金的性能。Zn/Mg比为2.3-2.5时,铝合金综合性能最佳。Zn含量大于6.0%时,合金的塑性、断裂韧性及疲劳性能明显下降,耐蚀性能也较差。Mg含量大于2.5%,会促使应力腐蚀开裂,降低抗应力腐蚀性能。Cu元素能够与Al、Mg结合形成Al2CuMg相,从而改善Zn、Mg含量过高时降低的抗腐蚀性能及塑性等问题,同时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在Zn含量高的铝合金中,Cu原子能够溶入GP区域,在GP区温度范围得到稳定的同时,还起到了减缓时效析出的作用。Cu原子还能溶入η及η'强化相中,晶界和晶内的电位差因此得到降低,从而减弱了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少量的Cr、Ti、Zr和Mn元素,有利于铝合金的热处理和加工工艺,能够提高铝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其中,Mn、Zr、Cr元素是弥散相形成元素,在合金中形成的弥散相大小为0.01-0.lμm,这种弥散相能够抑制铝合金晶粒的长大和再结晶的发生,在提高铝合金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其韧性。铝合金中含有0.18%~0.28%Cr,能够使得铝合金晶粒中形成一些弥散强化相,从而细化晶粒。微量元素在Al-Zn-Mg-Cu系合金中加入的量都很少,对合金热处理强化的效果影响很小,但由于对固溶体组织及分解动力学的影响较大,在热变形和高温加热过程中,这些微量元素一部分留在过饱和固溶体中,另一部分会以弥散的金属间化合物析出,这些弥散相能够影响到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变化,同时也提高了合金再结晶的温度。Ti元素也能够细化铝合金的晶粒,将少量的钛加入铝合金中,在熔体降温时,会发生如下包晶反应:L+TiAl3→αAl。αAl合金晶粒细化是由于Al3Ti相提供的形核核心的作用,提高了铝合金的韧性、热稳定性以及抗疲劳性能。这是因为随着Ti含量的增大,生成的TiAl3粒子作为形核核心增多,固溶体过冷度增加,使得晶粒变细。但如果钛含量过高,合金凝固时会出现粗大的TiAl3粒子,合金晶粒长大,合金的强韧性能明显下降,因此铝合金中Ti元素的添加一般为微量。Zr能够与Al结合形成Al3Zr化合物,该化合物存在2种形态和结构:一种是四方结构的Al3Zr,可抑制晶粒长大,使得铸态晶粒得到显著的细化效果;另一种为球形粒子,呈LI2结构,和基体成共格关系,能够很好的抑制合金的再结晶,在时效当中,次生的Al3Zr粒子可促使η'(MgZn2)相的析出。因此,Zr元素的添加不仅提高了合金的强度,还改善了塑性及伸长率。同时0.2%锆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可焊性,减小焊接裂纹。适量Ce元素的加入对铝合金铸态晶粒细化、晶内偏析及净化铝合金晶界,去除晶界夹杂物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能很好的提高铝合金力学性能及韧性。Ce的含量为0.15-0.25%时,Ce能够在铝合金中产生大量的位错对,导致铝合金断裂过程中扩展途径和裂纹萌生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提高铝合金的韧性。当Ce的添加量为0.15-0.25%时,Ce主要聚集在铝合金的晶界处,并与Fe、Si等杂质元素结合形成稀土化合物,降低了杂质元素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从而起到净化晶界的作用。此外,Ce还会与铝合金中的其他元素形成金属化合物,改变合金中相成分,时效后在基体中会析出弥散分布的新相,从而对铝合金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Ce在α-A1中的固溶度能够达到0.05%,溶解度有限,分配系数K0<1,当熔体发生凝固时,在结晶前沿会有大量的溶质聚集,枝晶延伸受到阻碍,有利于枝晶的熔断,从而使得晶粒得到细化,稀土与铝形成的化合物(CeAl4)与α相有很好的共格关系,能够起到异质形核的作用,进而细化晶粒。当Ce的添加量过多,使得铝合金中Ce的含量超过0.25%时,Ce会先在铝合金内部先形成许多球状化合物,导致Ce在固液界面前沿的富集量大大减少,从而导致生成的组织粗大,经时效后由于晶界处块状化合物难以熔化,导致应力集中,从而降低了铝合金的韧性。优选的,还包括0.1-0.2%Sc。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0.1-0.2%的Sc,能够使得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结构都发生改变,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抗应力腐蚀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这是由于铝合金熔体中加入Sc元素之后,可以形成大量稳定的A13Sc初生相,该相的点阵常数与铝非常接近,可以作为铝合金异质形核的核心,在铝合金凝固过程中,作为结晶的晶核,因此可以有效细化铝合金的晶粒,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细化晶粒可以在合金变形中发生更多的均匀滑移,从而降低Al-Zn-Mg-Cu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其次Sc对铝合金的再结晶有明显的影响,Al-Zn-Mg-Cu中添加Sc、Zr等微量元素之后,再结晶得到有效抑制,从而使合金的耐蚀性得到提高。最后,Sc的加入还可以对合金的晶界析出相产生影响。Sc的添加,可以使AI-Zn-Mg-Cu合金晶界析出相的体积分数减小,晶界析出相之间的间距变大,分布更加离散,从而提高了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也能够改善合金的晶间腐蚀性能。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Si≤0.25%,Fe≤0.41%,Cu1.26-1.71%,Mn≤0.3%,Mg2.1-2.5%,Cr0.18-0.28%,Zn5.1-6.0%,Zr0.1-0.2%,Ti≤0.16%,Ce0.15-0.25%,其余为Al以及不可除去的杂质;其中,Zn/Mg比为2.3-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Si≤0.25%,Fe≤0.41%,Cu1.26-1.71%,Mn≤0.3%,Mg2.1-2.5%,Cr0.18-0.28%,Zn5.1-6.0%,Zr0.1-0.2%,Ti≤0.16%,Ce0.15-0.25%,其余为Al以及不可除去的杂质;其中,Zn/Mg比为2.3-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1-0.2%Sc。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根据最终产品的组分称取原料进行熔炼;
S2、将配料完成的熔体进行精炼,精炼过程中采用炉内自动精炼的方式对熔体进行除气、除渣作业,精炼所用气体为氩气;
S3、将熔体加入挤压机后进行挤压;
S4、对挤压后的挤压材进行固溶处理;
S5、对固溶处理后的挤压材进行淬火处理;
S6、对淬火处理后的挤压材进行拉伸处理;
S7、对拉伸处理后的挤压材进行时效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建明吴广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胶点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