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33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的制造方法,包括:(1)对铁水进行预处理使其S含量在0.001%以下,然后进行LF精炼和连铸,得到板坯;(2)对所述板坯进行热连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方法得到的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屈服强度≥390Mpa,屈强比≤0.8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生产的低屈强比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的化学成分稳定,钢质纯净,表面质量良好,氧化铁皮致密不易脱落,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不需对钢板表面进行二次处理,成型后可直接涂覆涂料,极大地提升了下游应用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轧制
,具体涉及一种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GB/T19879-2015《建筑结构用钢板》,建筑结构骨架用钢材要求具备能抵御如地震、海啸等自然力破坏的能力,为了确保在上述自然力发生时抵抗破坏,结构件用钢需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同时要求具有较低的屈强比。建筑用结构件厂为了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除强度要求外,还要求热轧钢板具有优异的可加工、焊接性能,尤其是要求较高的表面质量,要求表面无微裂纹、重皮、结疤等缺陷。为了方便成型后直接喷涂涂料,进一步要求钢板表面的黑色氧化铁皮致密且厚度不超过板卷厚度的1%。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及其制造方法。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的制造方法,包括:(1)对铁水进行预处理使其S含量在0.001%以下,然后进行LF精炼和连铸,得到板坯;(2)对所述板坯进行热连轧。可选地,在步骤(1)中,LF精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可选地,在步骤(1)中,连铸过程全程投入动态轻压下,末端采用电磁搅拌工艺。可选地,将所述板坯红送至热连轧。可选地,在步骤(2)中,对所述板坯进行热连轧包括:对所述板坯加热、除鳞、初轧、精轧、冷却和卷取。可选地,在加热炉中对所述板坯加热,加热炉均热段温度是1100~1250℃,驻炉时间是120~300min,出炉温度是1150~1200℃。可选地,初轧采用单机架进行;精轧采用7辊连续精轧。可选地,冷却采用高密层流冷却至300~60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屈服强度≥390Mpa,屈强比≤0.85。可选地,热轧板卷的厚度≥20mm,热轧板卷表面的氧化铁皮的厚度10-50μm。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生产的低屈强比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的化学成分稳定,钢质纯净,表面质量良好,氧化铁皮致密不易脱落,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不需对钢板表面进行二次处理,成型后可直接涂覆涂料,极大地提升了下游应用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热轧板卷的表面质量状态。图2显示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热轧板卷的截面进行SEM分析的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通过下述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除下述内容外,其余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或装置。下述名词术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专利技术中的“%”均指“重量%”。针对目前在钢板应用过程中对钢板的强度、可加工和焊接性能、表面质量等的要求日益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专门针对Q390级结构钢,对冶炼工序和热连轧工序进行了改进,从而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的制造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在本专利技术中,Q390级钢的化学成分为:C:0.06-0.08%,Mn:0.6-1.0%,Al:0.02-0.06%,Cr:0.30-0.35%,Ti:0.010-0.050%,P:≤0.01%,S≤0.005%,尤其的,为保证表面质量,要求Si:0.003-0.05%,其余为Fe。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的制造方法,包括:(1)对铁水进行预处理使其S含量在0.001%以下,然后进行LF精炼和连铸,得到板坯;(2)对所述板坯进行热连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1)冶炼工序冶炼工序依次包括铁水预处理、LF精炼和连铸,从而得到板坯。具体如下:铁水预处理:将铁水原料兑入转炉中,以石灰和金属镁作为脱硫剂,对铁水进行预处理,直至硫含量在0.001%以下。在整个预处理过程中,吹氩以防止铁水和空气接触。通过使硫含量在0.001%以下,从而极大提升了钢水纯净度,避免由于偏聚造成热脆等严重缺陷。LF精炼:预处理之后的钢水送入LF炉(钢包精炼炉)进行冶炼。在LF炉中进行精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在钢水离开LF炉之前,进行弱搅拌,促进大夹杂上浮,确保钢水的纯净。连铸:LF精炼之后的钢水借助中间包由LF炉送入连铸机,进行浇铸得到连铸板坯。在连铸过程全程投入动态轻压下,末端采用电磁搅拌工艺。动态轻压下的投入,很好的改善了连铸板坯的中心偏析,提升了铸坯内部质量。通过末端电磁搅拌工艺,铸坯可以获得中心较宽的等轴晶带,对于中心疏松效果明显。连铸板坯红送至热连轧原料库进行轧制。(2)热连轧工序热连轧工序依次包括板坯加热,除鳞,初轧,精轧,层流冷却和卷取。具体如下:板坯加热:将板坯装入加热炉,加热炉均热段温度设置为1100~1250℃,驻炉时间120~300min,出炉温度控制在1150~1200℃。通过前述的加热炉工艺,在连铸坯表面生成一层均匀且疏松的一次氧化铁皮,便于高压除鳞机去除,避免了由于氧化铁皮压入造成的热轧表面缺陷。除鳞:板坯出加热炉后,通过高压水除鳞设备进行除鳞。高压水除鳞设备布置了两排高压水除磷喷嘴,后排喷嘴布置在前排喷嘴间隙处,确保一次氧化铁皮去除干净。初轧(即粗轧):采用单机架进行。轧制过程中初轧机架间冷却水全开,轧后除鳞水全开,确保二次氧化铁皮除净。精轧:采用7辊连续精轧,在精轧过程中机架间冷却水全开,确保精轧生成的氧化铁皮除净。层流冷却和卷取:高密层流冷却至300~600℃卷取。所谓高密层流冷却,是指在现有成分下,通过一定的控冷工艺,使成品强度达到390Mpa;卷取后热轧板卷带温堆垛在库区,冷却过程类似回火工艺,对保证低屈强比有明显效果。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屈服强度≥390Mpa(例如390~500Mpa),屈强比≤0.85,厚度≥20mm(例如20~25.4mm),其表面质量良好,氧化铁皮致密且厚度10-50μm。采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厚度≥20mm的厚规格热轧卷板各项性能满足GB/T19879-2015《建筑结构用钢板》中390Mpa级钢要求,并且热轧卷板表面质量良好,氧化铁皮致密不易脱落,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不需对钢板表面进行二次处理,成型后可直接涂覆涂料。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下述各实施例采用的Q390级热轧板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对铁水进行预处理使其S含量在0.001%以下,然后进行LF精炼和连铸,得到板坯;/n(2)对所述板坯进行热连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Q390级低屈强比厚规格黑皮钢热轧板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对铁水进行预处理使其S含量在0.001%以下,然后进行LF精炼和连铸,得到板坯;
(2)对所述板坯进行热连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LF精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连铸过程全程投入动态轻压下,末端采用电磁搅拌工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板坯红送至热连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对所述板坯进行热连轧包括:对所述板坯加热、除鳞、初轧、精轧、冷却和卷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在龙付培茂焦向彬张斌赵彦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