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闻林专利>正文

车用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23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5
一种车用燃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该燃料由下述组分混合配制而成:液化石油气80%、无水甲醇16%、乙醇2%、石油醚0.5%、二甲苯0.5%、甲基叔丁基醚1%。将上述组分带压灌装到钢瓶或储存罐内,在液相中相溶、改性。避免了产品机械搅拌等工艺,提高了燃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节省燃料、降低废气污染物排放。原材料来源广泛而低廉,产品可直接用于现在的车载发动机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燃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燃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摩托车等车用新燃料。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快速发展,车用燃料需求显得十分迫切,排气净化、环境保护、交通安全、节约能源已上升到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问题。目前,汽油和柴油是汽车发动机使用的主要燃料,燃料燃烧后排出的废气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城市污染甚至达到70%以上。同时由于燃烧率低造成燃料的浪费。我国是一个缺油的国家,如何利用提升现有资源,研究节能减排新燃料,就成了当务之急,利用现有资源,改进燃料特性,研制节俭高效车用新燃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车用新燃料,利用石油副产品,含氧化合物,有机溶剂进行科学合理配方,达到燃料组分相溶、改性,提高发动机功能,节省燃料、降低废气污染物排放。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用燃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该燃料由下述组分混合配制而成:液化石油气80%、无水甲醇16%、乙醇2%、石油醚0.5%、二甲苯0.5%、甲基叔丁基醚1%。所述的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副产品,其主要成分包括丙烷、丁烷、丙烯及同分子异构碳氢化合物。该车用燃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无水甲醇、乙醇、石油醚、二甲苯以及甲基叔丁基醚混合后,用灌装泵带压灌装至钢瓶或储罐内,与预先装入钢瓶或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混合,即制得车用燃料。工作原理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石油副产品液化石油气、无水甲醇、乙醇、石油醚、二甲苯以及甲基叔丁基醚进行科学合理配方,达到燃料组分相溶,改性,避免产品机械搅拌等工艺,提高了燃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达到节省燃料、降低废气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主要原料是石油副产品液化石油气,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及同分子异构等碳氢化合物,成分复杂、分子之间互相缠绕,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不稳定聚合,影响分子气化速度。添加大分子有机溶剂进行溶断,达到分子之间互不缠绕,保持燃料正压输出,改性过程均在钢瓶或储罐内的液相中进行,减少燃料汽化损失。汽油是以液态与空气混合进入汽缸燃烧,液态汽油的体积与空气进气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而气体燃料都是以气态与空气混合后,经进气管进入汽缸燃烧,气态本身的体积在整个进气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导致进入汽缸的空气量减少,发动机功能下降。本专利技术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汽缸燃烧。在液态时添加含氧化合物与石油副产品液化石油气进行相溶,增大汽化潜热,改善蒸发速度,把同体积内不易燃烧的长链碳氢化合物减少,使燃料充分燃烧,动力增强、能耗降低、废气污染物排放减少。相溶、增氧过程等均在钢瓶或储罐内的液相中进行。本专利技术组合成的组合物①石油副产品液化石油气是在液化石油气站内,按重计量灌装;②无水甲醇;③有机溶剂在室内室温下进行组分组合,按组分同时混容,用灌装泵带压灌装到钢瓶或储罐内,储存及销售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车用燃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该燃料由下述组分混合配制而成:液化石油气80%、无水甲醇16%、乙醇2%、石油醚0.5%、二甲苯0.5%、甲基叔丁基醚1%。该车用燃料制备方法步骤为:将无水甲醇、乙醇、石油醚、二甲苯以及甲基叔丁基醚混合后,用灌装泵带压灌装至钢瓶或储罐内,与预先装入钢瓶或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混合,即制得车用燃料。对本实施例所制得的车用燃料产品在四川省清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了相应的性能对比试验,通过在发动机上安装车用新燃料的供给装置后,分别燃用车用新燃料和93#商品汽油,进行发动机台架性能对比试验,考核本专利技术车用燃料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的影响。对比试验如下:试验一:1.试验样品车用燃料(以下简称新燃料)和该燃料的供给装置以及93#商品汽油(简称商品汽油)。2.试验日期及环境条件试验日期:2012年12月1日。台架试验室:干温:16-18℃,相对湿度55%,大气压力:96.5kPa。3.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表1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序号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1汽油机JL465QE-Y重庆江陵发动机有限公司2电涡流测功机GW63湘仪动力测试设备厂3发动机性能测试仪ET2000湘仪动力测试设备厂4带气体测量的不透光烟度计DICOM4000奥地利AVL公司4.试验参照标准GB/T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5.试验结果5.1净功率试验结果表2发动机净功率试验结果注(1):变化率=(新燃料性能-商品汽油性能)÷商品汽油性能×100%注(2):平均值是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至4800r/min转速段内各测试点的平均值。5.2负荷特性试验结果表3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结果5.3排放性能试验结果表4排放性能试验结果注(3):变化量=使用新燃料后该项目测试值-使用商品汽油后该项目测试值。结论:本专利技术车用燃料与93#商品汽油的对比试验表明:燃用本专利技术车用燃料后,发动机工作正常,无异常现象;燃用本专利技术车用燃料后,发动机最大功率(4800r/min)增加了4.78%,最大扭矩增加了1.50%;燃用本专利技术车用燃料时,发动机怠速排放符合GB18285-2005的要求,污染物中CO、HC含量低于燃用车用93#商品汽油的排放。试验二:经几个月同车行驶试验(一汽大众“捷达王”),车牌川AL**1B得知。1、车用新燃料加200元燃料行驶656公里。0.3元/km;3.28/1元。2、同车同费用的行驶公里数车用新燃料为90#汽油的1.64倍。3、尾气排气污染物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表5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燃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该燃料由下述组分混合配制而成:液化石油气80%、无水甲醇16%、乙醇2%、石油醚0.5%、二甲苯0.5%、甲基叔丁基醚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燃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该燃料由下述组分混合配制而成:液化石油气80%、无水甲醇16%、乙醇2%、石油醚0.5%、二甲苯0.5%、甲基叔丁基醚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燃料,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副产品,其主要成分包括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林
申请(专利权)人:闻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