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15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帘架设置有外端盖;卷帘管设置在帘架内;两个导轨分别设置在帘架的两侧;拉条设置在两个导轨之间;帘布一端穿过帘架与卷帘管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拉条连接;牵引轮与卷帘管联动连接;第一导向轮,其设置在导轨上;牵引绳一端绕卷在牵引轮上,并且另一端经过第一导向轮后折回并与拉条连接;电动驱动组件设置在卷帘管内,电动驱动组件与外端盖固定连接,并且电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卷帘管联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整体结构巧妙合理,能够通过电动驱动组件来带动帘布拉开或卷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涉及一种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
技术介绍
即可防尘又可遮阳的遮阳帘在现有的车辆中广泛应用,其由帘架、帘布、卷帘管及扭力蓄能弹簧组成,卷帘管与帘架之间设置有扭力蓄能弹簧,帘布的内端固定连接在卷帘管上,帘布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拉条,扭力蓄能弹簧始终将帘布卷绕在卷布管上,即帘布始终处于自动回缩状态,伸展使用时,需用手拉伸后,扣在特定的扣合处才可使用,属半自动化。现有的车辆一般都设置有天窗,因天窗位置为水平状态,在使用时也是根据遮阳帘遮挡面积大小的需要而随意选择遮挡的高度,所以在伸展时需要在不同的位置上随意停留,这就提出新的难题。如专利号为201920791711.3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动式全遮蔽汽车天窗遮阳帘,虽然其结构看似合理、可行,但其卷簧设置在卷帘管(其称为内管)的最内侧,即连接件的内侧,此种结构的设计,卷簧是很难安装进去的,与卷帘管的内壁也无法固定,而且卷簧也会向内移动脱离转轴,造成故障而报废,所以此技术方案很难能真正实施及应用。然而上述的这种天窗遮阳帘是手动结构,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包括:帘架,其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外端盖;卷帘管,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帘架内;导轨,其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帘架的两侧;横架,其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之间;拉条,其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之间,并且所述拉条可沿所述导轨移动;帘布,其一端穿过所述帘架与所述卷帘管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拉条连接;牵引轮,其与所述卷帘管联动连接;第一导向轮,其设置在所述横架上;牵引绳,其一端绕卷在所述牵引轮上,并且另一端经过所述第一导向轮后折回并与所述拉条连接;电动驱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卷帘管内,所述电动驱动组件与所述外端盖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电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卷帘管联动连接。较佳的,所述卷帘管内固定设置有驱动受力块,所述电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受力块连接从而驱动所述卷帘管转动。较佳的,所述电动驱动组件包括壳体、电机以及减速器,所述电机以及所述减速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器联动连接,所述减速器与所述驱动受力块联动连接,所述壳体穿过所述牵引轮后与所述外端盖固定连接。较佳的,所述壳体的端部形成有安装轴以及固定端头,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牵引轮连接,所述固定端头穿设在所述外端盖上从而使所述壳体在所述卷帘管内保持静止。较佳的,所述帘架以及所述横架上均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电机电连接从而控制所述电机动作。较佳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电机电连接从而控制所述电机动作。较佳的,所述拉条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导向轮以及拉簧,所述牵引绳穿设至所述腔体内并经过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拉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整体结构巧妙合理,能够通过电动驱动组件来带动帘布拉开或卷拢。2、壳体的一端与外端盖固定连接,使得壳体在卷帘管内保持静止,减速器的输出轴位于壳体的另一端,电机带动减速器的输出轴转动,驱动受力块的端面上设置有轴孔,所以减速器能够带动驱动受力块转动,这样就能够通过电机来带动卷帘管正反转。3、拉条触发行程开关,行程开关能够使电机停止转动,从而使卷帘管停止转动,确保了遮阳帘的伸缩行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卷帘管与电动驱动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卷帘管与电动驱动组件的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动驱动组件的局部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拉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帘架;110、外端盖;120、卷帘管;121、驱动受力块;200、导轨;300、拉条;310、帘布;320、腔体;330、第二导向轮;340、拉簧;400、牵引轮;410、牵引绳;500、第一导向轮;600、电动驱动组件;610、壳体;611、安装轴;612、固定端头;613、轴承;620、电机;630、减速器;700、横架;800、行程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包括:帘架100、卷帘管120、拉条300、帘布310、牵引轮400、第一导向轮500、牵引绳410以及电动驱动组件600,在现有技术中,部分的遮阳帘也是采用了帘架100、卷帘管120、拉条300、帘布310、牵引轮400、第一导向轮500以及牵引绳410结构,但是均是手动遮阳帘,也就是说,虽然遮阳帘的结构相类似,但是使用者只能够通过拉条300来拉动帘布310移动,所以比较不方便,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电动驱动组件600,通过电动的方式来控制帘布310自动拉开或者自动关闭。其中,帘架100,其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外端盖110;在实际的结构中,帘架100呈横向长管状结构,在帘架100的两端具有外端盖110,外端盖110实际上就是帘架100的两个封头,在整个结构中,帘架100以及外端盖110保持静止不动。卷帘管120,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帘架100内;卷帘管120就是窗帘卷管,卷帘管120能够将帘布310卷起来,并且帘布310也可以从卷帘管120中拉出,在现有的类似结构的遮阳帘中,通常需要人手动将帘布310拉出,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主动的方式驱动卷帘管120正反转,从而使帘布310拉开或者卷起。导轨200,其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导轨200分别设置在所述帘架100的两侧;优选的,导轨200内设置有条形槽,并且导轨200的一端连接在帘架100的侧部。此外,在导轨200的末端还设置有横架700,横架700与帘架100位于导轨200的两端,整个遮阳帘框架包括两个导轨200、帘架100以及横架700,其围拢形成方框状结构,横架700与帘架100相对设置,拉条300能够在横架700与帘架100之间移动。拉条300,其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200之间,并且所述拉条300可沿所述导轨200移动;优选的,拉条300就是横条状结构,拉条300的两端穿设在导轨200的条形槽内,使得拉条300能够沿着导轨200的条形槽移动。帘布310,其一端穿过所述帘架100与所述卷帘管120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拉条300连接;优选的,帘布310的一端卷在卷帘管120上,而另一端固定在拉条300上,当卷帘管120转动时,能够将帘布310收回,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其特征在于,包括:/n帘架,其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外端盖;/n卷帘管,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帘架内;/n导轨,其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帘架的两侧;/n横架,其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之间;/n拉条,其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之间,并且所述拉条可沿所述导轨移动;/n帘布,其一端穿过所述帘架与所述卷帘管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拉条连接;/n牵引轮,其与所述卷帘管联动连接;/n第一导向轮,其设置在所述横架上;/n牵引绳,其一端绕卷在所述牵引轮上,并且另一端经过所述第一导向轮后折回并与所述拉条连接;/n电动驱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卷帘管内,所述电动驱动组件与所述外端盖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电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卷帘管联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其特征在于,包括:
帘架,其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外端盖;
卷帘管,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帘架内;
导轨,其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帘架的两侧;
横架,其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之间;
拉条,其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之间,并且所述拉条可沿所述导轨移动;
帘布,其一端穿过所述帘架与所述卷帘管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拉条连接;
牵引轮,其与所述卷帘管联动连接;
第一导向轮,其设置在所述横架上;
牵引绳,其一端绕卷在所述牵引轮上,并且另一端经过所述第一导向轮后折回并与所述拉条连接;
电动驱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卷帘管内,所述电动驱动组件与所述外端盖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电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卷帘管联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管内固定设置有驱动受力块,所述电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受力块连接从而驱动所述卷帘管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天窗电动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光吴炳发严美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