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11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聚氨酯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二异氰酸酯60~90份;聚酯多元醇380‑450份;小分子扩链剂10~30份。所述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制得:步骤A:将聚酯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在50~60℃搅拌均匀;步骤B:加入二异氰酸酯,并将温度升高至60~90℃继续反应120~180分钟,并补加溶剂直至聚氨酯树脂粘度达到100~160Pa.s/25℃,反应结束,得到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用于服装合成革用的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产品,其产品的兼顾低模量且高耐磨、耐温、耐溶剂的特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制备的合成革手感柔软接近真皮质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服装革领域用的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聚氨酯合成革行业的发展,聚氨酯树脂在合成革方面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服装、箱包、鞋、家具、汽车等多个领域。随着服装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品味的提升,对服装用合成革的手感、真皮感、与基材粘接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以保证其更接近天然皮革。然而,目前低模量的聚氨酯树脂,其强度、耐磨、耐溶剂等物性较差,反而限制了一些对产品物性有较高要求的服装领域的应用。例如,普通的低模量聚氨酯树脂,其手感虽然柔软,通过干法制备成合成革,其强度、耐磨、耐温、耐溶剂都无法满足要求;在后续的压花加工过程中,合成革表面易出现发亮、粘辊现象;使用过程也会导致革表面易发黏沾灰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感受和寿命。如何在保证低模量聚氨酯树脂柔软手感的前提下,提升树脂的耐磨、耐温、耐溶剂等性能,是行业面临的重点问题和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用于服装合成革用的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产品,其产品的兼顾低模量且高耐磨、耐温、耐溶剂的特质,采用本专利技术产品制备的合成革手感柔软接近真皮质感。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二异氰酸酯60~90份;聚酯多元醇380-450份;小分子扩链剂10~30份。其中,所述的聚酯多元醇包括聚酯多元醇A和/或聚酯多元醇B;聚酯多元醇A和聚酯多元醇B质量比为1:1-9:1。所述的聚酯多元醇A为1,6-己二酸与至少两种二元醇A聚合反应得到数均分子量4000-6000的聚己二酸系聚酯二元醇。所述的聚酯多元醇B为1,4-环己二甲酸与至少一种二元醇B聚合反应得到数均分子量1000-3000的环己二甲酸系聚酯二元醇。所述的二元醇A、二元醇B分别独立为3~15个碳原子数量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元醇。所述的直链的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元醇为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4-环己二甲醇;所述的支链的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元醇为2-甲基-1,3-丙二醇,1,3-丁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所述的二异氰酸酯选自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以及其异构体和/或衍生物和/或改性聚合物中的一种及以上。所述的小分子扩链剂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或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制得:步骤A:将聚酯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在50~60℃搅拌均匀;步骤B:加入二异氰酸酯,并将温度升高至60~90℃继续反应120~180分钟,并补加溶剂直至聚氨酯树脂粘度达到100~160Pa.s/25℃,反应结束,得到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所述的步骤A的溶剂添加量为聚氨酯树脂和溶剂总重量的30%~40%;所述的步骤B的溶剂添加量为聚氨酯树脂和溶剂总重量的30%~4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树脂制备的合成革在保证模量在较低的情况下,不仅具备柔软的手感且保持优异的耐水解和耐磨性的特质。此外,革表面防黏效果好,在后续压花过程中产品不易不变色、不粘辊,热天不发黏沾灰,满足高档服装用合成革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二异氰酸酯60~90份;聚酯多元醇380-450份;小分子扩链剂10~30份。其中,所述的聚酯多元醇包括聚酯多元醇A和/或聚酯多元醇B;聚酯多元醇A和聚酯多元醇B质量比为1:1-9:1。所述的聚酯多元醇A为1,6-己二酸与至少两种二元醇A聚合反应得到数均分子量4000-6000的聚己二酸系聚酯二元醇。所述的聚酯多元醇B为1,4-环己二甲酸与至少一种二元醇B聚合反应得到数均分子量1000-3000的环己二甲酸系聚酯二元醇。所述的二元醇A、二元醇B分别独立为3~15个碳原子数量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元醇。所述的直链的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元醇为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4-环己二甲醇;所述的支链的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元醇为2-甲基-1,3-丙二醇,1,3-丁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所述的二异氰酸酯选自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以及其异构体和/或衍生物和/或改性聚合物中的一种及以上。所述的小分子扩链剂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或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制得:步骤A:将聚酯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在50~60℃搅拌均匀;步骤B:加入二异氰酸酯,并将温度升高至60~90℃继续反应120~180分钟,并补加溶剂直至聚氨酯树脂粘度达到100~160Pa.s/25℃,反应结束,得到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其中,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所述的步骤A的溶剂添加量为聚氨酯树脂和溶剂总重量的30%~40%;所述的步骤B的溶剂添加量为聚氨酯树脂和溶剂总重量的30%~40%。所述的步骤B的二异氰酸酯可一次性加入或分次加入;二异氰酸酯指数控制在0.95~1.05:1。述的步骤A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以加快反应速率。所述催化剂包括环保金属类催化剂以及胺类催化剂。所述金属类催化剂包括金属有机铋、有机锌、氧化银、特殊有机锡中的一种或多种;胺类催化剂包括热敏延迟DBU盐胺类、凝胶胺类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的步骤A和/或B中添加助剂改善聚氨酯树脂性能。所述的助剂包括抗氧化剂、硅油、爽滑剂或流平剂的一种及以上。所述的硅油优选为反应型硅油。所述的反应型硅油为佳谦5223、Silok4351、Silok4372或道康宁OFX-0531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245、抗氧剂1010、抗氧剂1035、抗氧剂1076或抗氧剂1098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爽滑剂为大分子乳化硅油、高分子量硅酮乳液。所述的硅油为大分子乳化硅油、高分子量硅酮乳液,例如,为道康宁DC-51或ilok-51H4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流平剂为有机硅型流平剂或丙烯酸型流平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n二异氰酸酯 60~90份;/n聚酯多元醇 380-450份;/n小分子扩链剂 10~3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树脂包括如下重量份:
二异氰酸酯60~90份;
聚酯多元醇380-450份;
小分子扩链剂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多元醇包括聚酯多元醇A和/或聚酯多元醇B;聚酯多元醇A和聚酯多元醇B质量比为1:1-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多元醇A为1,6-己二酸与至少两种二元醇A聚合反应得到数均分子量4000-6000的聚己二酸系聚酯二元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多元醇B为1,4-环己二甲酸与至少一种二元醇B聚合反应得到数均分子量1000-3000的环己二甲酸系聚酯二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元醇A、二元醇B分别独立为3~15个碳原子数量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元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用柔软合成革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链的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元醇为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4-环己二甲醇;所述的支链的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元醇为2-甲基-1,3-丙二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飞龙张初银方飞杜飘扬张兵吴震潘伟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