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薄壁水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97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薄壁水钻头,包括管体和尾盖,所述管体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尾盖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尾盖与所述管体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尾盖与所述管体之间设置有两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L形条和移动杆,所述L形条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移动杆穿过的移动孔,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所述尾盖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限位机构,便于对尾盖进行限位,避免了水钻头在使用中会产生震动导致尾盖出现松动的情况,提高了尾盖固定在管体上的牢固性,降低了安全隐患,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薄壁水钻头
本技术属于水钻头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薄壁水钻头。
技术介绍
薄壁水钻头又称空心钻头,主要用于建筑物中,水、电、暖、煤气、空调、管道安装时打过墙孔,高速公路、机场跑道、桥梁、隧道等基础工程的钻孔、套料、取芯,石材、陶瓷等非金属应脆性材料打孔,使用过程中必须加水,配套在固定式钻机或手持式钻机上使用。现有的水钻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尾盖拧下来将管体内部的废料挖取出来,然后再将尾盖拧紧固定在管体上,而水钻头在工作的时候管体会发生震动,会导致拧紧在管体的的尾盖产生自旋,导致尾盖松动,造成尾盖固定不牢固,埋有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薄壁水钻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薄壁水钻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钻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尾盖拧下来将管体内部的废料挖取出来,然后再将尾盖拧紧固定在管体上,而水钻头在工作的时候管体会发生震动,会导致拧紧在管体的的尾盖产生自旋,导致尾盖松动,造成尾盖固定不牢固,埋有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薄壁水钻头,包括管体和尾盖,所述管体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尾盖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尾盖与所述管体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尾盖与所述管体之间设置有两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L形条和移动杆,所述L形条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移动杆穿过的移动孔,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所述尾盖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二魔术贴与所述第一魔术贴之间粘贴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拉板,所述移动杆的外壁套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板,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L形条。优选的,所述管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打孔齿,所述打孔齿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块,所述防护块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打孔齿的底部穿入的凹槽,所述防护块的内壁设置有挤压垫圈。优选的,所述管体的正面设置有铭牌,所述管体为钢管。优选的,所述尾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母。优选的,所述管体和所述固定螺母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防锈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限位机构,便于对尾盖进行限位,避免了水钻头在使用中会产生震动导致尾盖出现松动的情况,提高了尾盖固定在管体上的牢固性,降低了安全隐患,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计的防护块、凹槽和挤压垫圈相结合,便于在需要移动水钻头时可以对打孔齿进行防护,避免了在移动中打孔齿容易碰到外界物体导致磕碰,造成损坏打孔齿的情况,防护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了打孔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L形条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尾盖和固定螺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尾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打孔齿和防护块连接图;图7为本技术的防护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块;2、管体;3、L形条;4、固定螺母;5、铭牌;6、尾盖;7、拉伸弹簧;8、拉板;9、弧形板;10、移动杆;11、第一魔术贴;12、移动孔;13、第二魔术贴;14、打孔齿;15、凹槽;16、挤压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薄壁水钻头,包括管体2和尾盖6,管体2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尾盖6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尾盖6与管体2之间螺纹连接,尾盖6与管体2之间设置有两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L形条3和移动杆10,L形条3的内部开设有供移动杆10穿过的移动孔12,移动杆10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板9,弧形板9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魔术贴13,尾盖6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魔术贴11,第二魔术贴13与第一魔术贴11之间粘贴连接,移动杆10的另一端设置有拉板8,移动杆10的外壁套设有拉伸弹簧7,拉伸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板8,拉伸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L形条3,通过设计的限位机构,便于对尾盖6进行限位,避免了水钻头在使用中会产生震动导致尾盖6出现松动的情况,提高了尾盖6固定在管体2上的牢固性,降低了安全隐患,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管体2的下表面设置有打孔齿14,打孔齿14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块1,防护块1的内部开设有供打孔齿14的底部穿入的凹槽15,防护块1的内壁设置有挤压垫圈16,通过设计的防护块1、凹槽15和挤压垫圈16相结合,便于在需要移动水钻头时可以对打孔齿14进行防护,避免了在移动中打孔齿14容易碰到外界物体导致磕碰,造成损坏打孔齿14的情况,防护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了打孔齿14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管体2的正面设置有铭牌5,管体2为钢管。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尾盖6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母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管体2和固定螺母4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防锈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将拉板8向外移动,此时拉伸弹簧7开始拉伸,拉板8带动移动杆10移动,移动杆10带动弧形板9移动,弧形板9带动第二魔术贴13跟着向外移动,当拉板8向外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停止移动,这时将尾盖6旋紧固定在管体2上,然后放开拉板8,这时拉伸弹簧7复位,带动拉板8向内移动,带动移动杆10移动,移动杆10带动弧形板9移动,弧形板9带动第二魔术贴13跟着向内移动,随后第二魔术贴13便粘贴在第一魔术贴11上,这时便可对尾盖6进行限位,当需要拆卸尾盖6时,将拉板8向外移动,拉板8带动移动杆10移动,移动杆10带动弧形板9移动,弧形板9带动第二魔术贴13跟着向外移动,这时第二魔术贴13便脱离第一魔术贴11,然后将尾盖6从管体2上拧开即可;当需要移动水钻头时,将防护块1放在打孔齿14的下方位置,并让凹槽15与打孔齿14的位置对齐,然后向上移动防护块1,随后打孔齿14的底部便穿入凹槽15的内部,这时挤压垫圈16对打孔齿14起到挤压紧固的作用,便可固定好防护块1,当使用时,将防护块1用力向下移动,随后打孔齿14的底部便脱离凹槽15,然后即可将防护块1取下来便可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薄壁水钻头,包括管体(2)和尾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尾盖(6)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尾盖(6)与所述管体(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尾盖(6)与所述管体(2)之间设置有两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L形条(3)和移动杆(10),所述L形条(3)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移动杆(10)穿过的移动孔(12),所述移动杆(10)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板(9),所述弧形板(9)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魔术贴(13),所述尾盖(6)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魔术贴(11),所述第二魔术贴(13)与所述第一魔术贴(11)之间粘贴连接,所述移动杆(10)的另一端设置有拉板(8),所述移动杆(10)的外壁套设有拉伸弹簧(7),所述拉伸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板(8),所述拉伸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L形条(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薄壁水钻头,包括管体(2)和尾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尾盖(6)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尾盖(6)与所述管体(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尾盖(6)与所述管体(2)之间设置有两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L形条(3)和移动杆(10),所述L形条(3)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移动杆(10)穿过的移动孔(12),所述移动杆(10)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板(9),所述弧形板(9)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魔术贴(13),所述尾盖(6)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魔术贴(11),所述第二魔术贴(13)与所述第一魔术贴(11)之间粘贴连接,所述移动杆(10)的另一端设置有拉板(8),所述移动杆(10)的外壁套设有拉伸弹簧(7),所述拉伸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板(8),所述拉伸弹簧(7)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孙峰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刚锋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