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67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柱,四个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均套设连接有顶板,四个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顶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与顶板穿插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穿插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U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具有压块与连接套筒之间通过U型块与限位孔嵌设进行连接,U型块与U型槽内部安装的限位弹簧控制伸缩,从而方便压块的安装和拆卸,当压板损坏时,便于及时的更换压板,取代原有的通过螺栓安装,方便压块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乘用车
,尤其涉及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
技术介绍
乘用车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乘用车的概念等同于旧标准中的轿车,但在统计范围上又不同于轿车,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将旧标准轿车中的部分非轿车品种,如GL8、奥德赛、切诺基排除在基本型乘用车外,而原属于轻型客车中的"准轿车"列入了基本型乘用车统计。现有的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在安装的过程中一般通过压块进行压入,当时压块在长期的压入的过程中容易损坏,目前的压块一般通过螺丝进行安装,不方便安装和拆卸,同时压入卡箍的防尘罩不便于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压块一般通过螺丝进行安装,不方便安装和拆卸,同时压入卡箍的防尘罩不便于取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柱,四个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均套设连接有顶板,四个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顶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与顶板穿插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穿插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U型槽,两个所述U型槽的内部均嵌设有U型块,两个所述U型槽的一侧槽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弹簧,多个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对应U型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U型块的一端与对应限位孔嵌设连接,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与压块位置对正,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推板。优选的,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顶板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限位柱与对应的通孔穿插连接。优选的,所述压块顶端的尺寸与连接套筒的内径相匹配,且所述压块与连接套筒的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贴设有缓冲垫,四个所述缓冲垫的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压块由碳钢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底座顶端的边角处固定安装有套柱,所述套柱呈圆台状。优选的,所述电动气缸和电动推杆均通过外接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压块与连接套筒之间通过U型块与限位孔嵌设进行连接,U型块通过U型槽内部安装的限位弹簧控制伸缩,从而方便压块的安装和拆卸,当压块损坏时,便于及时的更换压块,取代原有的通过螺栓安装,方便压块的更换;2、本技术提供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凹槽内部安装的电动推杆推动顶板的升降,便于对压入成型的控制臂推出凹槽外,方便工作人员的取出,有效的提高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压块与连接套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固定柱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螺纹柱;3、螺母;4、顶板;5、电动气缸;6、通孔;7、限位柱;8、推板;9、套柱;10、固定柱;11、压块;12、连接套筒;13、U型块;14、限位孔;15、U型槽;16、限位弹簧;17、凹槽;18、电动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柱2,四个螺纹柱2的顶端均套设连接有顶板4,四个螺纹柱2的顶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3,顶板4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气缸5,电动气缸5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12,连接套筒12与顶板4穿插连接,连接套筒12的内部穿插连接有压块11,压块11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U型槽15,两个U型槽15的内部均嵌设有U型块13,两个U型槽15的一侧槽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弹簧16,多个限位弹簧16的一端与对应U型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套筒1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4,两个U型块13的一端与对应限位孔14嵌设连接,底座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的顶端与压块11位置对正,固定柱10的顶端开设有凹槽17,凹槽17的槽底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8,电动推杆18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推板8。底座1顶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柱7,顶板4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两个限位柱7与对应的通孔6穿插连接,通过限位柱7与顶板4顶端两侧开设的通孔6穿插连接,便于对顶板4进行限位。压块11顶端的尺寸与连接套筒12的内径相匹配,且压块11与连接套筒12的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通过压块11顶端的尺寸与连接套筒12的内径相匹配,避免连接处产生缝隙,并通过套设的密封圈,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底座1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贴设有缓冲垫,四个缓冲垫的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通过设有的缓冲垫,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压块11由碳钢材质制成,碳钢材质具有硬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底座1顶端的边角处固定安装有套柱9,套柱9呈圆台状,通过设有的套柱9方便工作人员拿取卡箍。电动气缸5和电动推杆18均通过外接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便于电动气缸5和电动推杆18的控制。本技术提供的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使用该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时,首先将乘用车控制臂放置入凹槽17的内部,然后将卡箍放置在需要嵌设的部位,接着人为的打开电动气缸5,通过电动气缸5推动压块11下降,通过压块11将卡箍压入职乘用车控制臂的安装部位,然后人为的打开电动推杆18,通过电动推杆18推动顶板4上升,通过顶板4上升将压入卡箍的乘用车控制臂推出凹槽17方便人为的取拿,当需要更换压块11时,人为的按动两个U型块13的一端,将U型块13完全按压至U型槽15的内部,使U型块13的另一端与限位孔14分离,接着将压块11从连接套筒12的内部拔出,将新的压块11再次插入至连接套筒12的内部,之后转动压块11,当U型块13端头处与限位孔14位置对正时,U型块13通过限位弹簧16的挤压力挤压至限位孔14的内部,完成压块11的更换。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压块11与连接套筒12之间通过U型块13与限位孔14嵌设进行连接,U型块13通过U型槽15内部安装的限位弹簧16控制伸缩,从而方便压块11的安装和拆卸,当压块11损坏时,便于及时的更换压块11,取代原有的通过螺栓安装,方便压块11的更换;凹槽17内部安装的电动推杆18推动顶板8的升降,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柱(2),四个所述螺纹柱(2)的顶端均套设连接有顶板(4),四个所述螺纹柱(2)的顶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3),所述顶板(4)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气缸(5),所述电动气缸(5)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12),所述连接套筒(12)与顶板(4)穿插连接,所述连接套筒(12)的内部穿插连接有压块(11),所述压块(11)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U型槽(15),两个所述U型槽(15)的内部均嵌设有U型块(13),两个所述U型槽(15)的一侧槽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弹簧(16),多个所述限位弹簧(16)的一端与对应U型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1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4),两个所述U型块(13)的一端与对应限位孔(14)嵌设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的顶端与压块(11)位置对正,所述固定柱(10)的顶端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槽底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8),所述电动推杆(18)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推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乘用车控制臂防尘罩卡箍气动压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柱(2),四个所述螺纹柱(2)的顶端均套设连接有顶板(4),四个所述螺纹柱(2)的顶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3),所述顶板(4)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气缸(5),所述电动气缸(5)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12),所述连接套筒(12)与顶板(4)穿插连接,所述连接套筒(12)的内部穿插连接有压块(11),所述压块(11)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U型槽(15),两个所述U型槽(15)的内部均嵌设有U型块(13),两个所述U型槽(15)的一侧槽壁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弹簧(16),多个所述限位弹簧(16)的一端与对应U型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1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4),两个所述U型块(13)的一端与对应限位孔(14)嵌设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的顶端与压块(11)位置对正,所述固定柱(10)的顶端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槽底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8),所述电动推杆(18)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推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明书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和瑞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